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新《保密法》知识测试题
新《保密法》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______修订通过,自_______起施行。()A、1999年8月5日,2010年4月29日B、2010年4月29日,2010年10月1日C、2010年4月30日,2010年10月1日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_______知悉的事项。()A、县处以上领导干部B、共产党员C、一定范围的人员3、《新保密法》共有_______。()A、五章三十五条B、六章四十条C、六章五十三条4、《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_______的义务。()A、国家秘密B、党和国家秘密C、商业秘密、工作秘密5、《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A、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B、宪法C、刑法6、_______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__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_______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7、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___,机密级不超过_______,秘密级不超过_______。()A、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B、三十年;二十年;十年C、二十年;十五年;十年D、十五年;十年;五年8、国家秘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动解密和审查解密。在审查解密过程中,机关、单位对一些保密期限即将届满、仍需继续保密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在_______重新确定保密期限。()A、原保密期限届满前B、原保密期限届满后9、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_______批准。()A、本机关、单位的涉密载体管理人B、机关、单位负责人C、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10、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_______批准;禁止携带_______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A、本机关、单位的涉密载体管理人;秘密级B、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机密级C、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绝密级D、本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绝密级11、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重要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_______。()A、3年到5年;2年到3年;1年到2年B、2年到3年;1年到2年;1年以下C、3年到4年;2年到3年;1年以下D、3年到4年;1年到2年;1年到2年12、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_______,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A、删除B、保存C、停止传输13、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_______;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_______。()A、处分;刑事责任B、警告;行政责任C、警告;刑事责任14、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_______,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A、保密责任状B、保密承诺书C、保密协议书15、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_______时即视为解密。()A、会议决定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同意C、正式公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计40分):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_______的方针,既依法管理,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A.积极防范B.突出重点C.依法管理D.确保国家秘密E、又便利各项工作F、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2、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是指_______,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A、机关、单位负责人B、文件起草人员C、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3、国家秘密载体包含_______等载体。()A、纸介质B、光介质C、电磁介质4、机关、单位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_______。()A、保密期限B、解密时间C、解密条件5、绝密级国家秘密未经_______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A、原定密机关、单位B、上级机关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6、下列_______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7、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管理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单位应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A、严格参加人员审查B、严格涉密载体管理C、严格场所设备检查D、严格保密要求E、严格新闻报道审查8、涉密人员应当具有()。A、良好的人际关系B、良好的政治素质C、良好的品行D、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9、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_______,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A、发生重大失泄密案件B、对应当定密的不定密,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C、发生泄密隐瞒不报10、有______________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E、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F、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G、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H、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I、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J、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三、判断题(每题3分,计30分):1、法律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4、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5、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6、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7、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8、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9、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10、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本文标题:新《保密法》知识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3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