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实施方案摘要:通过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积极探索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让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外也能愉快地自己学习英语,不断提高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能力。关键词:英语;作业;设计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可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小学英语,主要存在以下个弊端:①重教轻学;②关注课堂的精彩,忽视课外的活动;③作业形式单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花了很多精力,而对课外作业的研究相对较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为听录音、背单词和课文、抄写单词和句子,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感到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他们对作业缺乏兴趣,把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每次批改作业,我们总会发现不少学生是在应付作业或干脆不做作业。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设计好作业,让作业有针对性、趣味性、复现性及层次性,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1]放在首位。目前,英语已成为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除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教学活动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有效的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二、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综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抄抄背背的作业方式只停留在机械记忆上,忽视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洛克通过实验证实:受欢迎的作业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凯洛夫曾指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作业从根本上用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指出:“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法”。因此,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墙报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而一些教研部门和学校,也进行了此课题的相关研究,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孙勇)《英语作业设计的新形式[2];江苏灌南县张店小学(孙素玲)《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主张》;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乔继华)《试析小学英语作业批改方式的改进》;江苏省宜兴市新芳小学(蒋健妹)《让小学英语作业批语魅力四射》等课题的研究,引起了小学一线教师的关注,他们的研究均有成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一)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小学英语作业的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让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课外也能愉快地自己学习英语,不断提高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能力。(二)基本内容1.研究影响小学英语作业的效率高低的原因2.研究设计小学英语作业的方式3.研究小学英语作业的类型4.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2.观察法:观察班级的反应,采用描述性记录法,收集一定的事实资料和依据,并加以整理,对比学生对传统的家庭作业和优化后的家庭作业的反应。3.问卷调查法:按照事先制订的问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有关事项的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得出某些实验的结论。4.个案研究法:选取四年级有代表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连续观察,并按时间进程记录其发展变化情况。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措施(一)课题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阶段(2013年6月1日-2013年6月31日)广泛搜集资料,了解小学各科课外作业的形式。第二阶段:分析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1.以问卷形式调查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作业形式。2.结合教学班的实际,从众多课外作业的形式中选择认为有效、可行的几种,展开实验。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4月)1.及时在课堂及课外展开课题实验。2.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的研究。3.总结得失,调整方案。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二)主要措施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成员,责任层层落实,分工明确。2.教师认真学习2011年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自我研修,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注重小学英语理念知识的积累。3.精心备课,善于抓住每个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家校通的作业,与家长及时沟通。4.运用媒体资源,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作业多样化。5.注意资料收集,做好阶段小结。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原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各种典型案例。同时,经常不定期地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进行阶段研究交流,努力对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进行较为深入的小结,为以后的研究及时进行调整提供依据。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课题预期成果形式序号完成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3.6《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实施方案研究方案原小燕22013.9问卷形式调查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作业形式问卷课题组全体成员32014.4个性化作业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作业论文课题组全体成员42014.5《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原小燕52014.6论文、教案汇编成果汇编课题组全体成员(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主持人是个年轻、肯干、不怕苦,责任心强的阳光教师。2.李艳萍老师、林少冰老师均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本课题的研究。3.学校教学设备完善,拥有两个计算机房,每个教室均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4.拥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5.学校支持并保证课题顺利开展,能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课题开展所需条件。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主持人:原小燕(负责课题申报、实施方案撰写、实验过程的指导及管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成员:李艳萍、秦元芬(负责课题以问卷形式调查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作业形式指导、管理工作及负责备课模式的研究)林少冰、覃颖(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的图片、文本和录象,负责课外作业形式的研究,课例的研究)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内容(上)册,(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孙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3,(3):24-27
本文标题:《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问题对策》研究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7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