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四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一节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第二节测验题目的确立与编制技术第三节测验的实施第一节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测验目标二、确定测验内容三、测验设计四、编制试题五、制定答案和评分标准六、组织审卷七、校对、付印一、确定测验目标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验的出发点和依据。(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三)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的分类法加涅的分类法梶田叡一的教育运动技能认知领域评价综合分析应用理解知识智力技能认知策略(问题解决)高级规则规则概念辨别言语信息智力技能技能领域适应练习模仿观察态度领域形成价值情结组织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观念反应接受行为后果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态度体验目标精神运动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提高目标精神运动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基础目标精神运动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A、五分法知识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创造B、四分法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层次性:目标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各目标中的子目标也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层中分层。累积性:每一层次的目标包含了较低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同时又增加了本层次所特有的新的行为要素。超越性:这一分类既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各门学科。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教学总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具体教育目标,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水平作详尽、明确规定;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描述教育目标,力求具体、可测、可操作。如:理解元素周期律会排列元素次序能讲出成序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归纳元素哪些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讲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内部原因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也还可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即:ABCD结构模式: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behaviour)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condition)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度(D-degree)2、学习目标B:行为表述基本方法: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说明行为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下定义。用实例说明CAI系统的功能特点。难点:行为需具有可观察性的特点,行为动词的选用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C:条件的表述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静等)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辞典等)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D:标准的表述D: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如何、在多少时间内、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次序正确率精确度时间限制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二、确定测验内容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这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确定。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测验目标测验内容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目标知识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创造合计100测验内容合计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内容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合计知识理解知识分析综合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应用合计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内容块)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合计知识理解知识分析综合应用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平面空间两条直线空间直线和平面空间两个平面23384322131599535423515153535合计218728188910100设计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基本原则要求:命题原则1:明确测验的目的,使试题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测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知识和能力。命题原则2: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即要对测量目标有充分的覆盖面,且各个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二)测验材料的收集测验材料的收集必须遵循的原则:测验材料要适合测验目的测验材料要能够代表该教材的全部内容测验材料要有普遍性测验材料要适合学生程度并能鉴别学生的学习水平测验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三、测验设计1、命题三要素情境:注意材料的选取,要有真实性,要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生活,切忌胡编乱造。立意:注意试题的价值取向,要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设问:注意问题的指向性、科学性,不出偏题、怪题。三、测验设计2、命题设计的内容:测验形式的确定测验题目形式的确定测验具体题型的确定与题目编制测验题目量的确定测验时间的确定测验题目的编制先按试题的形式及内容分类,从易到难排列第二节测验题目的确定与编制技术一、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二、测验题型的确定三、较通用的题型及其编写原则四、试题编制的组织管理一、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1、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考试目的相一致;2、应以双向细目表为准,尽可能不随意增减;3、同类试题的编写格式要统一;4、试题表述,必须用词恰当,表意明了;5、试题不能照抄教材和练习上的陈题;6、试题应各自独立,各题之间不能有关联;7、试题和答案不能重复,不能给其他试题提供暗示;8、涉及内容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9、出题要有余量,以供审题时筛选;10、试题要便于施测、作答、评分。表3.3封闭式题型与开放式题型优劣比较封闭式开放式信度较高较低效度较低较高覆盖面较宽较窄陈述性知识较适宜较不适宜程序性知识较不适宜较适宜猜测可能性测验时较大测验前较大常模的建立较易较难二、测验题型的确定桑代克等人总结了各类题型的应用范围如表3-3二、测验题型的确定1、客观性测验题目的编制(约占60%左右)试题应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或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有意义的内容和知识点;务必使每道试题自成一体,不可互相牵扯;试题文字力求浅显易懂,题意明确;试题的答案应该是明确且唯一的;试题应按教育目标的要求,内容不能超过受测者的知识和能力。二、测验题型的确定2、主观性测验题目的编制(大约占40%左右)试题应考查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问题;把问题和实际情景结合起来,强调知识的应用;要给被试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余地;要使答案的复杂程度与被试的成熟程度相符。三、较通用的题型及其编写原则1、选择题2、是非题3、配对题4、填空题5、论述题6、作文题1、选择题选择题是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选项”所组成的试题,其功能是测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认、比较和辨别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推断力。一般又可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选择题编写的原则要求:选择题编写的原则要求:题干简明,且意义完整并能表达一个确定的问题。题干不要滥用否定结构,要尽可能地采用正面陈述。诱答项应具有似真性,降低猜中正确答案的概率。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同一测验中每个测验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牵连。选项的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精炼。应尽量避免使用“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一般来说,无意提供的暗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语法结构上的不一致;2)各选项在逻辑上不同,如正确答案中加以“如”、“有时”、“通常”等修饰词,诱答项中加以“总是”、“从未”、“所有”、“绝对”、“准”等修饰词,或正确答案使用与题干相同的词;3)答案的长度有明显差异;4)各题正确答案在选项中有一定的规律等。诱答项应具有似真性,降低猜中正确答案的概率使用学生共同的错误观念或过失来作为诱答项。以学生惯用的模糊性用语叙述诱答项。在正确选项和诱答项中使用同样“精确的”、“重要性”等堂皇的用语来叙述。诱答项的长度和措辞的复杂性与正确性与正确选项相似。在诱答项中使用额外的线索。如固定的用词,具有科学味道的答案,以及和题干有语义上的联系等。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2、是非题是非题:是指由一个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判断真或假,是或非,对与错,等等。它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学生判断句子的正确性的能力。优缺点:编制容易,可适用于各种教材。记分客观,取样广泛。但仅能测量知识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果,而无法测量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很大。编写原则:是非题编写原则:(1)考核的内容应是重要的知识,应有考核价值。(2)题目应多是测量理解能力,而非记忆性的知识。(3)试题中只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一个重要概念。(4)试题应做到是非界限分明,用词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语句,以免引起对正确答案的争议。(5)题目陈述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应尽量采用正面叙述,避免用否定和双重否定的语句。(6)正句和误句的排列要随机化,且数量应大致相等。3、配对题配对题是指把一系列的题干列成一列,把配备的选项列在另一列,即数个题干共同使用相同的几个选项,要求所有选项均构成为每一题干的似真项。它常用于测量和判断某些术语的意义,某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所取得的成就,化学元素符号等记忆性知识。编制原则:配对题编制原则:(1)在一道题中,要求各个题干(包括选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这种同质性可以保证所有的选项都能成为任何一个题干的似真答案。否则,会增加或降低试题的难度,而不能达到考核目的。(2)选项的数目要多于题干的数目,而且不限制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次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被试成功猜测的概率。(3)在题干、选项之间如果有逻辑顺序,就按逻辑顺序来安排选项。(4)要以清晰的指导语指出题干与选项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对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的次数的规定。(5)选项的词语要短,相对而言,题干的词语应较长些。(6)一个试题的所有部分应安排在试卷的同一页上。4、填空题填空题的一般形式是提供一个留有空隙的不完整的陈述句,要求考生将空缺的字、词、
本文标题: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9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