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随着《蓝海战略》一书的热销,“蓝海理论”成了一种时髦的谈资。但目前蓝海战略的最大受益者倒不是企业,而是一些策划咨询机构,咨询机构似乎又有了一种新谈资,可以向企业进行贩卖。从竞争理论上讲,蓝海战略是可以成立的,但在现实的商业环境下,真正的蓝海又是不可能存在的,企业千万不要迷信象牙塔理论上构建的“蓝海”。因为从人类积累财富的三个阶段历史(农耕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后工业时代)看,产品的竞争、工匠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资本的竞争、知识产权的竞争都无处不在,有人就有消费需求,有消费需求就注定形成商业竞争,不论何种经济范畴体制,也不论那个国家的历史,都找不到摆脱竞争的“蓝海”。幻想一种没有竞争的“蓝海”存在是荒唐的,“蓝海理论”给企业的启迪意义更多在于一种思维角度创新的意义,而不是在产业中真正存在着一种蓝海。按《蓝海战略》一书作者的观点,蓝海的真正意义是区隔出一片经营空间,这个空间是无竞争的,那么在商业和市场上怎样才能做到无竞争对手呢——获得经营空间?我认为这个区隔的空间可能有三种:一是超大规模企业和进入门槛极高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中不具备可效仿性,可以获得阶段性的蓝海。为什么说阶段性?是因为够极别的对手没有出现,一旦出现就颠覆“蓝海”,如斯科在华为没出现之前竞争较少,华为一出,斯科和华为都面临“红海”二是高度获得政府行政力量支助的垄断企业,如中国的钢铁、石油、电力、铁道、电信行业,都是出在国家帮助其建立的蓝海中生存。这种条件是有先天优势的,不具现实意义。三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企业,具备强大“稀缺价值”的新技术,而对手一时难以复制。那么又大量处在这三种可能之外的中小企业,他们根本不具备获得拥有蓝海的三种资源,那么他们怎样去拥有“蓝海”呢?我认为创建一个具备“稀缺价值”的品牌就是最大的蓝海,因为“稀缺价值”的品牌是区隔其它品牌的最好方法。拥有一个其它品牌无法复制的品牌,就是拥有最大的蓝海。中国很多企业惧怕做品牌,中国一些大师也鼓吹“中国企业不做品牌而去做制造”,但没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就好比一个没有“户口”的“黑人”,只能苟且偷生。一个哲人说过:“由理性走向信仰,由自明走向启示,由雅典迈向耶路撒冷的是一条布满荆棘、坎坷和险象环生的道路,其中有眼泪、诅咒、悲哀,更有苦役和绝望的深渊。尽管这条路漫长无尽头,但仍然吸引着为数不少的思想家去尝试跋涉。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只有那些始终坚信信仰的人,才有可能摆脱一切束缚,采摘到生命之果,而这样的人却屈指可数。”从做产品制造到做品牌的过程也正是如比。
本文标题:品牌就是最大的蓝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