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市农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0
在市农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在市农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牢记党员身份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在市农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路伟(2016年7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书记讲党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重要任务。今天,我就“牢记党员身份,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这一主题,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谈一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前不久,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迎来了95周岁的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天,我们集中组织收看了现场直播。7月8日上午,市委农工委中心组及时召开专题学习(扩大)会,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了集中学习,并对农委系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工作部署。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和主线,总结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三个“伟大的历史贡献”,并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我们党面向未来的新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南。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农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坚持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9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9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9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面貌一新,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同时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作为一个拥有440多万个党组织和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我们能否经受住挑战和考验,能否完成历史交给的任务,关键取决于党员的素质。所以,中央决定在全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做合格党员。那么,怎样才算合格呢。关于党员合格的标准问题,我们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有过很多论述。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陈云同志提出了六条具体标准:在理想信念上,“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在利益和人生观上,“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纪律上,“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在责任上,“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在发挥作用上,做“群众模范”;在指导实践上,要“学习”,“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等等。在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这“四讲四有”,简洁明了地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了起来。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要求具体、内容全面,从政治合格、遵守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和作为合格一一进行了界定,强调了政治要过硬、遵纪要从严、品德要高尚、作为要积极。下面,我逐项谈一谈个人的学习体会。一、坚定信仰,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合格党员党员合格,首要的是政治合格。讲政治、有信念是对一名党员最重要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从宣誓入党的那一刻起,始终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问题、什么困难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坚定理想信念,补强精神信仰之“钙”信仰对一个政党,可以说生死攸关。在很多人看来,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信仰的胜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堪称奇迹。从“南陈北李”的不谋而合、初始叙事,到嘉兴南湖一叶扁舟上十几个人的慷慨激昂,竟能引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历经95年拼搏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足见信仰力量之神奇巨大。失去信仰是可怕的。大家知道的1991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后来,有人在总结苏联亡党亡国教训的时候说,苏联共产党在拥有35万余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执政;在拥有550多万名党员的时候,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亡党亡国。苏联覆亡,各国政党、学术团体和研究组织,都在研究思考其巨大谜团。大家普遍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背叛和脱离,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让这个泱泱大国瞬间坍塌、瓦解崩离。殷鉴不远,令人警醒。信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影响如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怎么样呢。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人生天地间,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不是因为体健而强大,而是因为思想而强大。马克思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然而思考和信仰有何关系呢。我认为,人类思考的极致其实就是信仰,我们所有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会统一到信仰上来。一个人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带来精神上缺“钙”,精神缺了“钙”,就导致政治上迷茫、道德上失范、生活上放纵。比如,“河北第一秘”李真在剖析犯罪根源时写道:“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认为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时及早作经济准备,如有不测也万无一失”,他在忏悔时说,“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丧失它会毁灭一生。”还有人精神空虚,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曾经请一个“预测大师”帮他算能官达何职。我们看这些“出了事”的干部,哪一个不是精神信仰缺了“钙”,哪一个不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失了灵。我们要引以为戒,“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之“钙”,我们必须要理直气壮地讲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讲理想信念,时时刻刻都要检视自己,坚决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一劳永逸,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用一辈子去修好这门功课,补强精神之“钙”,坚持久久为功、须臾不可放松。(二)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党性修养之“魂”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一场著名的公开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从党性的高度,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篇文章在《解放》周刊上连载,并被列为延安整风中干部必读的22个文件之一,供全党学习。从此,党性的锻炼和修养,成为共产党人的普遍用语和自觉追求。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包括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品质、组织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一个党员的党性修养高低决定了他能为党做多少贡献,党性修养高的人,你把他放在任何岗位上都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完成任务。而党性修养不够的人,有的不仅不能做出贡献,反而对党的事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他指出,“《孟子》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我看这句话说得不错。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不应该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那样伟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质,认为高不可攀,就自暴自弃,畏葸不前。如果这样,那就会变成‘政治上的庸人’不可雕的‘朽木’”。因此,党性修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不断修炼得到提高的,而理论武装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筑牢党性修养之“魂”的重要基础。怎样加强理论武装呢。我认为关键是不断加强学习,学什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这是“两学一做”要求的必学内容,要深入学、系统学、全面学,牢固树立党章党规意识,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学党史、学国史。学史可以明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要从国家的革命建设中去体会党执政兴国的征程,从党的发展脉络中去感悟信仰的力量。三是学先进、学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向革命先辈学,向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学,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2月,习总书记在索契冬奥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提到,“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个人时间被工作占去之外能做到的就是经常读书”,他列举了克雷洛夫、普希金等11位俄罗斯作家及其代表作,令俄罗斯民众惊叹不已。习总书记言传身教为我们做了榜样。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事务太忙,没有时间学。其实,学习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要有通过学习来提高党性修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希望大家养成爱学习、勤学习的好习惯,在学习中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性修养之“魂”。(三)对党忠诚老实,彰显政治品质之“本”党章把对党忠诚老实明确为党员义务,入党誓词也要求党员要对党忠诚。怎样才算对党忠诚老实。邓小平同志说,“忠诚”不是发誓、赌咒,而是将全部真性情率直而老实地向党坦白出来,就是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凡是有利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办;不利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反对,就斗争。另外还要老实,“唯物主义本身就叫‘老老实实’,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执行人更必须老老实实”。习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老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2012年,有一部叫《忠诚与背叛》的电影引发热议,它讲述了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背景下,在国民党党部、国民政府和军队中任职的共产党员面临诸多诱惑,党内不断出现了投敌叛变等情况,因此中央认为创设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势在必行。同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由王荷波、杨匏安等10名同志为委员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在那白色恐怖、艰苦卓绝的环境下,10名同志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经受住了出生入死、血与火的考验,先后有8名成员英勇牺牲,却无一人叛党投敌,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党旗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在影片中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到,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样类似的事迹举不胜举,包括当年在**白公馆、渣滓洞被杀害的一大批革命先烈,先辈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捍卫了忠于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镌刻了
本文标题:在市农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话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3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