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渔父》教案2018/11/1Ftt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分析两者的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体会“渔父”形象的丰富意味。2.教学难点:对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自学完成以下任务:一、疏通读音(早读跟读两遍)二、疏通文意(抄写翻译一遍课文;完成金榜预习自测区。早读订正,并检测。)三、整体感知概括屈原和渔父的形象特征,并举例分析。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两千年前的汨罗江畔,一位诗人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孤独。雨无情地抽打着他枯瘦的身躯,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他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他的热血化作滔滔的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孟子思考过,他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司马迁思考过,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他选择了生存。在我们以往的课文里,文天祥也思考过,史铁生也思考过。今天学习《渔父》,让我们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来看看屈原的思考。二、文学常识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自沉于汨罗江。“楚辞”与《楚辞》: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楚辞》,中国第二部诗歌总集,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屈原作品为主。但《渔父》未必是屈原所作。关于本文:见教材注释①。《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提点一些重要文言点,自读自默,当堂检测。四、诵读表演:《屈原既放》课本剧如果你是一位演员,请想象自己就是屈原或渔父,进行声音表演。(展示两组)五、“形象”探讨1、本文以怎样的文体形式塑造屈原和渔父形象的?明确:对话体。这是“骚体”或“赋”的一种特点,主客问答形式,如《赤壁赋》苏子与客。2、在本文中举例说明,屈原形象塑造的方法和怎样的一种形象?第一段屈原形象:(1)动作描写:“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生动地翻译一遍,点拨疑难字词:游(行走);泽畔(湖边)),形象——情绪低迷,孤独惆怅,有些颓唐。(2)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象——脸色憔悴、身形枯瘦。小结形象——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3)语言描写:“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形象——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痛苦的清醒着。洁身自好、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第二段渔父形象:(1)语言描写:“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难点:凝滞(拘泥)、物(外物)、与世推移(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形象——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顺应自然。(2)语言描写:“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形象——与世俗同流合污、乐观豁达。“何故深思高举”,形象——与世无争,明哲保身。(3)对比手法:屈原形象——激进、要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第三段屈原形象:(1)比兴手法:“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形象——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守节。(2)语言描写:“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形象——高洁,不苟合,不妥协,坚持理想。“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形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刚烈,理想主义,矢志不渝,以死明志。(3)对比出渔父形象——妥协、现实主义,明哲保身,以隐守志。第四段渔父形象:(1)神情描写:“莞尔而笑”,形象——心平气和、淡泊。(2)动作描写:“鼓枻而去”“歌”形象——豁达、乐观、洒脱,与世无争。“遂去,不复与言”,形象——隐者,淡泊,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超然。(3)语言描写:“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沧浪之水浊兮,可以……”形象——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自在闲适,淡泊无争,明哲保身。小结: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其中主要是语言描写,其次有动作描写和外貌及神态描写。屈原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形象,可以代表痛苦地清醒着的,心忧天下的儒者形象。他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可以代表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道家信徒,他有着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文章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C两个形象在对比中互相显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两种内涵虽不同,魅力却无穷的伟大的文化灵魂。六、拓展1、“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思考屈原的舍生取死。语出自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屈原是否也曾挣扎过?他的结局让很多人都觉得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比如像渔夫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隐逸之乐;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能选择苟活吗?2、“渔父”形象的文化意蕴“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来源:Zxxk.Com]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七、作业复习巩固文言基础,摘抄有关屈原精神的诗句。
本文标题:渔父教案(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76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