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绿色生态园》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五、教与学建议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本单元建议课时数:5课时信息窗1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本40-41页新授课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小纸板。教学过程:课前口算:41×20=61×30=11×80=12×40=50×20=640÷8=140÷7=280÷7=350÷7=120÷6=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二、你说我讲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学生板演:96÷2÷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五、教学反思:信息窗1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本42-43页练习课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掌握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口算:560÷8=210÷7=333÷3=550÷5=666÷6=200÷4=0÷2=630÷7=880÷2=390÷3=50×30=11×80=12×4=40×4=50×5=一、导课:今天我们完成课本42和43页剩余的练习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好!二、我会算(计算题):1、完成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50×30=64÷2=80÷4=11×80=66÷3=12×4=40×4=50÷5=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师说答案,同桌互相批改!2、完成第8题:不计算,在○里填上“>”“<”或“=”。50×4+2○50×(4+2)240-(65-5)○240-(65+5)27×4×6○27×(4×6)320÷2÷4○320÷(2×4)通过观察,思考怎么才能不计算却能非常迅速的掌握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完成第11题。14×6×325×2×12360÷8÷9240÷8÷390÷(2×3)21×35×2本题是乘除混和运算,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养成混和运算之前先想运算顺序的学习习惯。三、我会做:1、完成自主练习中的第3、4、5、7、9、11、12、12题。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师生共同交流答案!2、完成自主练习10学生读懂题目意思后独立思考解答,教师点拨。每盒装的瓶数23469每箱装的盒数98664装的箱数四、我会想:聪明小屋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观察桌子的张数与人数之间的关系,一张桌子可做4人,每增加一张桌子,人数增加2人,当增加8张桌子时,一共可以做20人,所以一共需要拼9张桌子。学生想法很多,质押合理就给予肯定。五、课堂总结和评价: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教学反思:信息窗2乘除混合运算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本44-45页新授课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教具: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口算:200÷5180÷6810÷9220÷2333÷323×2010×2143×1020×23×2332×1040×1220×3380×2030×23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生2:我想买9千克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二:提出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三、尝试与探索: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1)、18÷3=6(元)6×9=54(元)(2)、9÷3=3(元)18×3=54(元)(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引导重点:(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五、练一练:自主练习第1题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包数钱数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师生共同交流答案!六、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教后反思:信息窗2乘除混合运算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本46-48页练习课第4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3、通过练习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教学过程:课前口算:16×5=50×10=40×21=32×2=360÷9=23×30=24×20=64÷2=20×60=30×800=15×20=400×20=23×20=12×40=32×30=420÷7=一、导课:今天我们完成课本42和43页剩余的练习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好!二、我会算(计算题):1、自主练习第7题是口算题50×40=36÷3=20×9=270÷7=13×3=14×2=300÷5=240÷8=2×60=2×2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师说答案,同桌互相批改!2、自主练习第10题32×15÷664÷4×13180÷(3×2)72×(20+13)120÷4+68224-124÷4本题是四则混合运算,本题考查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三、我会做:1、自主练习第2题。(1)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2)把条件和问题整理在表格中(3)组织学生交流做法,重点指导学生讲一讲2、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对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在进行分析。强调:让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在求什么3、完成自主练习4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理解题目意思,知道解决什么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自主的完成。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绿色生态园》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