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章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第一节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概述•第二节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目标儿童语言的发展与他们对所运用语言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要让儿童想说、喜欢说,就要创建一个愉悦的交往环境,使儿童在轻松的环境中运用和发展语言。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儿童谈话的欲望和积极性,树立他们说话的信心,使儿童产生与人交谈的愿望,并且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一节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概述(一)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总目标1.儿童有与人交谈的愿望,乐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目标首先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谈话,表达自己的见解。谈话活动都会设定一个中心话题,儿童作为谈话活动的参与者,应该学会围绕话题展开谈话活动,同时围绕话题不断扩展谈话的范围,拓展儿童的谈话经验。其次,儿童要在谈话活动中学会大胆、有序地提问。2.儿童能够围绕主题,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有序地表达和提问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基本规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方式,主要包括:轮流说话,安静地听别人说话,不随意插嘴,能对别人说的话做出一定的反应,能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等。遵循谈话规则是谈话活动能够进行下去的首要前提,而学会倾听的技能则是儿童遵循谈话规则的主要表现。因此,在谈话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儿童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知道认真倾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其次,让儿童学会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地倾听,准确、快速地掌握别人说话的内容,在倾听中理解,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进行谈话,提高语言交往水平。3.儿童能学会用语言进行交谈的基本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2)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3)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5)初步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1.小班(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3)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4)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5)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6)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2.中班(1)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他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能主动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3)能围绕主题谈话,会用轮流的方式交谈,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4)逐步学会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3.大班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特点新奇性是指话题要有一定的新鲜感。使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往往是一些新颖的生活内容,如果一个话题被反复地提起和谈论,儿童不免会产生消极情绪。(一)谈话活动的话题是具体、有趣的1.新奇性经验性是指儿童对于谈话的话题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即对于谈话的话题有话可讲。完全陌生的话题不可能激起儿童谈话的兴趣,如“玩具车的构造”“爸爸的公文包”等,儿童在进行谈话时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2.经验性趣味性是指谈话活动的话题要有趣。有趣的话题往往与儿童最近生活中共同关心的人、事、物等有关,例如,一定区域内儿童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共同经历的事,或者电视中最新放映的动画片等,就能够使儿童产生交流和分享的动机。3.趣味性不要求儿童统一认识,也就是说,不管儿童的原有经验是什么,只要没有跑题,他们都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例如,在“我喜欢的糖果”谈话活动中,儿童可以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感受,谈论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口味、包装纸等。(二)谈话活动的交谈氛围是宽松、自由的1.不要求儿童统一认识谈话活动鼓励儿童自由交谈,积极说话,表达个人想法,但并不要求他们一定使用准确无误的句式或完整连贯的语段,即谈话活动的关键在于儿童是否围绕话题敢说、想说,而不是怎么说。2.不特别强调规范化语言儿童在围绕中心话题交谈时,思路相对开阔,再加上他们的语言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儿童在运用各自经验进行谈话时,就会出现种类繁多的语言表达形式。(三)谈话活动的信息交流注重多元化1.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在谈话活动中,儿童所交流的对象的范围较大,有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论个人看法,有时与几个同伴以分组的形式交谈,也有时与同桌或教师进行个别交谈。2.谈话活动的对象范围较大任何一个学前儿童的谈话活动,都有可能包括教师与儿童交谈、儿童与教师交谈、儿童与儿童交谈等多种语言交往方式。3.谈话活动的交往方式较多在谈话活动中,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谈话的思路,这样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和空间,比直接地说出接下来的内容更有启发意义。(四)谈话活动中教师往往起间接引导作用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或转换话题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谈论自己的相关经验,例如,在“我的星期天”谈话活动中,教师说出自己在星期天喜欢做的事情和原因等,向儿童暗示谈话时组织交流内容的方法。这种指导方法不同于其他语言教育活动,是谈话活动的独特之处。2.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儿童做隐性示范日常个别谈话是指教师利用晨间来园、晨间活动、游戏、盥洗、离园等一些零散的时间,与个别儿童就某个话题进行交谈。但这种交谈不是随意进行的,教师要提前考虑好本次与哪些儿童交谈,谈什么,在交谈中发展他们哪方面的语言技能和情感态度。(一)日常生活中的谈话1.日常个别谈话三、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类型日常集体谈话比个别谈话的话题更自由,形式也更活泼,它可以是师生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同伴间的谈话。这种谈话同样遵循“自由参加”的原则,即儿童可以参加谈话活动,也可以从事其他活动。2.日常集体谈话在进行这一类的谈话活动时,教师要先确定活动的主题,并提前告知儿童,给他们预留一些准备的时间。(二)有计划的谈话活动1.话题要事先设定好有计划的谈话活动是指教师制订一定的教育活动方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地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谈话的话题范围很广,只要是儿童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都可以选择。在开展有计划的谈话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我们一直关心和强调的问题。2.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儿童交往能力的好坏取决于语言交流的密度,也就是对话交流的数量。因此,在有计划的谈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儿童自己说,还要让他们积极地与同伴或教师交流,语言交流越多,儿童交往表达欲望就会越强烈,在交谈中获得的有用经验也会越多,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3.增加儿童语言交往的密度讨论活动的话题在符合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难度。(三)讨论活动1.讨论的话题一般为开放性的问题在活动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在交往时,要求儿童清晰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倾听和分析他人的见解并进行反驳或接纳,从而使语言交往延续下去。这种语言交往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一一对应的。2.讨论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语言交往活动与所讨论的话题的开放性相对应,教师对儿童提出的看法也采用了开放的态度,即教师将指导的重点放在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上,对儿童的某些富有想象力的想法采取接纳和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儿童的想法合理与否。3.教师的要求要宽松,指导要适度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话题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即教师通过说一段话或提出一些问题来唤起儿童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引导儿童顺利进入谈话主题。(一)创设情境的方式第二节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用实物创设谈话情境,即教师通过墙饰布置、挂图、幻灯、玩具、录像等向儿童提供与谈话主题相关的可视形象,启发儿童谈话的兴趣和思路。2.用实物创设谈话情境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即通过开展一些小游戏或表演活动,来提供一些与谈话内容有关的情境,从而引起儿童表达的愿望。3.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以语言、实物、游戏或表演的方式创设谈话情境时,必须以有利于儿童谈话为前提。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开启儿童谈话的情境。一般情况下,对于儿童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的话题,或儿童最近关注较多的话题,可以不采用实物的方式创设情境;对儿童谈话难度大的话题,则要考虑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谈话情境方式的选择谈话情境的创设是为引出话题服务的,应避免出现许多与谈话内容无关的摆设,要紧扣谈话的中心话题;同时,避免过于热闹,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也就是说,谈话的情境创设应尽可能地简单明白,便于直接连接话题内容。2.注意创设的情境与要进行的话题之间的关联性在儿童分组或一对一地自由交谈时,允许儿童说出任何与话题有关的想法。这时,不需要教师做示范、提示或者纠正儿童说话中出现的错误,让儿童充分地、自由地交谈。(一)放手让儿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二、引导儿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当儿童自由交谈时,教师可以让儿童自己选择交流对象。这种形式的交流更有利于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交谈,同时也可以保证谈话气氛更加宽松和融洽。(二)鼓励每个儿童积极参与谈话活动,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谈话活动是以口头语言操作为主的,但是根据儿童活动的特点,在谈话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其他方式的操作活动因素,会更有利于调动儿童的兴趣,增强他们表达的积极性。(三)适当加入儿童“动作”的内容在谈话活动中,自由交谈虽然给儿童提供了开口说话的机会,但是有些语言能力较差的儿童却恰恰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常常出现部分儿童只听不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坚持“交谈对象自由选择”的原则时,要有意识地将语言能力较差的小朋友跟语言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带动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四)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性差异当儿童看到教师在场时,即使教师并未说话,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所说的话的价值。可以说,教师在场意味着谈话活动的正式性,能够对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五)教师在自由交谈活动中的职责1.教师必须在场教师虽然不能以真正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谈话活动中,但是教师可以采取轮番巡视的方式参与各组的谈话,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给儿童以鼓励,也可用皱眉、凝视等暗示那些没有很好进入谈话状态的儿童。2.教师要参与谈话教师记录儿童谈话情况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运用已用的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和儿童谈话水平的差异,为下一阶段谈话活动的指导做准备。3.教师要记录儿童谈话情况三、引导儿童围绕中心话题拓展谈话范围教师以拓展儿童的谈话范围为目的,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儿童感兴趣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这样儿童才会有话可说。(一)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谈话活动的谈话范围不能完全局限于儿童已知的生活经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儿童展示与话题相关的东西,即拓展儿童的经验。(二)拓展的内容应更全面,注意丰富儿童的经验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预设许多与话题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儿童对于谈话的主题有哪些独特的感受或者疑问,教师则常常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以至于谈话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还有许多的困惑。因此,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儿童“问”的机会,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儿童围绕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三)在谈话过程中鼓励儿童提出问题,并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Thankyou!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4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