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郑杰校长谈学校管理一般办学有两个思路:一条是自上而下,基于理论办学,先有理念,画出美妙的图纸,然后在学校进行施工。我的思路是基于问题解决,客观和理性地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并形成理念,从而带动学校的发展。陶行知是中国最后一个大教育家。他是一个三无校长,一是没有政府荣誉,二是无科研课题,他最善于用平白的语言告诉教育的道理和本质;三是无高级职衔,我们不少地方都在评什么校长职级,我感觉这些标准都是按“残疾人”感觉,评“几级校长、名校长”。名校长不是评出来的。成不了教育家,往往都是我们太在于什么荣誉、称号,我们内心非常浮躁,所以我始终这样站在民间立场上,做老师校长的代言人,至于能不能成名成家,那让历史来说。中国教育、学校面临很多问题。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好校长。问题就是你想的和现实对的差异。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各有各的说法,我找了一些公约部分。好学校有三条标准:一是高效能,二是讲人道,三是可持续。好学校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高效能。在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情况下,你的产出有多大,这就是效能。现在在评优质学校,我主张评高效能学校。现在有很多投入很大的学校,我把它称作学校中的癌。癌细胞很漂亮,但他要吸收其它细胞的营养,这是有害的。学校也是这样。很多所谓的优质学校是用钱堆出来的。我们搞教育经常埋怨:学校校舍等不好,你就要思考怎么样才能使学校高效能。当员工的目标和管理者的目标相一致的时候,这时候效能最高。而其目标不一致时,则效能较低。效能低下是任何一个组织系统的常态,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与员工的目标不一致,因为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行政部门把校长任命到一所学校,由他来管理,校长会请很多的员工来完成工作,这样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为他是被委托的,他代理我一部分的工作。理性的人,他会认为他在单位工作,目标大多是希望工资最大化、休暇最大化。因为他是被委托的,所以他要求工资大最大化、休闲最大化是正常的。而管理者恰恰相反,他的目标是是少给员工点钱让他多干点活。历史上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下属的目标跟自己一致。怎么样让员工的目标跟自己的目标一致呢?我罗列几种方法:第一个办法是把自己神化。把自己神化有一个好处,能使下属处于休眠状态,一味跟着自己走。管理学中强调管理者有魅力,“魅”是一个“鬼”字旁,其暗喻不言而知。我不主张这个办法,也不反对。第二个办法是职工入股,我们知道许多企业的改制,职工入股,最后分红,这样的做法就是使他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挂在一起。入股就是基于员工与管理者的目标不一致而使其一致性。第三个办法,就是任人唯亲,我用的人都是我自己人。这是一个办法,这个时候社会资本最低,这个资本就是诚信度。第四个办法,就是桃园三结义,宋江何德何能?关键是他是大哥,哥门义气,感情留人。我和学校的员工都成了哥们,容易目标一致。第五个办法,政治思想工作,说白的一点叫做说服,你的目标跟我的目标不一致,我就要说服你。说服法,以前这种方法非常有效,现在不太好用,这是因为必须使其全校教师都共同认识一个真理。政治思想工作背后必须要有绝对真理支撑,现在其威力不怎么大,是因为我们不太认为有绝对的真理。有时我们用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方法去说服他,怎么能让人相信?第六个办法,是在每一个员工后面派一个员工去监督他,“科层制”。这种模式类似“金字塔”,但有一个问题。对学校来说,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地方,不是为校长服务,而这种方式是人人对上负责,层层对上负责,做不到层层对下负责,很多先进理念不能实现。在校内也存在官本位,所以在校园里课程的改革就要受阻碍。第七个办法是自主管理,这种方法是我所主张的,它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校长授权让员工自主管理,但这种管理又区别于放任自流。有时专制最好,它好到能造长城,有时它最坏,坏到焚书坑儒。自主介于之间,员工自主管理,好的能表现出来,恶的也能反映出来。自主应有三条标准:第一我选择,第二我按照我的方式,第三我负责任。我对所有的后果负责任。中国人累,我们经常是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效能不高,就是不自主,人在不自主的状态下他的工作效能是低的。但是这种方法让人担忧的是,我让老师自主选择,选择错了,如不干活等,他用最差的方式去做,他又逃避责任,那怎么办?所以在自主管理之前要有一整套的制度,来抑制人的恶的东西。然后再放权。好学校的第二条标准就是讲人道,就是为他人创造幸福,不制造痛苦。中国人不怎么重视幸福,我们常常把人们的幸福叫做银行,不重视此刻当下的幸福,常常是牺牲了现在的幸福,为了遥远的看不到的幸福,使幸福错过了季节。我们大人从小就对孩子说:你要好好上学,考一个好中学。而孩子们小时候的幸福就是“玩“,失去了童年,当他儿童时代没有玩够,等他年纪大了,他就要想办法补偿。初中时代的幸福就是“破坏”,这个时候每个人在寻找自我,人越是跟周边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找到自我。一个民族没有破坏就没有希望。我四十岁以前把当校长应犯的错误都犯一遍,四十岁以后不不犯错误了。高中是一个什么季节“谈恋爱”的季节,我们对孩子说“你不能谈恋爱,要好好学习”。全世界只有大概只有我们中国认为“学习比恋爱重要”。人们常常错过谈恋爱的季节。我是高中时候就谈恋爱,所以我身心很健康。高中时谈恋爱不要付什么代价。人道主义的核心思想“为他人创造幸福,不是制造痛苦。”一所学校校长到上海,许多人问他:你们那里德育怎么搞,他说:我们教师是牧师般一样关怀。我们缺失的就是这种人道主义。人的幸福感是可以测量的。第三,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可持续”,就是你的学校有了今天,有没有明天?有些学校是以牺牲明天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有些校长在他的任期内很好,但他走了以后学校就要衰败下去。假如一所好学校都是校长说了算、听校长的话,那学校就可能没有明天了。“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学校”,一个学校的命运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非常危险的,把它放大,我们可以不可以说,“一个好市长就有一个好城市”等,这显然是不通的。我的观点是:一套好制度就是一所好学校。什么制度是好制度?制度有三种形态,最初级的形态是人们的习俗,第二是道德,第三是成文的,通过强制力来推行的。以前的制度没有从道德形态向成文的法制形成。好制度,就是代表正义的制度。正义就是有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要制定一套规章制度来管学校,我们就要思考:学校谁是好人?给好人什么好报?谁给他们好报?学校里到底谁是好人要区分,给好人哪些好报要区分,由谁来给好人以好报。谁是好人有五种:一是工作数量大的人,比如多上课,要给他好报,否则不正义。二是工作质高的人。三是贡献大的人,这所学校缺什么,他能给你什么,他就是贡献大。第四是责任大的人,比如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等,校长教导主任责任大就要给他好报。责任大小关键看你在岗位上做一件破坏的事的影响有多大。责任大的人要有好报,这样才能使他有责任心,否则人们不愿意承担责任,当然与其同时对他的处罚也大。我们学校有这样“问责制”,如果学校一个老师监考失职,则按领导关系一个个向上受惩罚钱。第五个是“稀缺的人”。为了政治稳定,必须要安排一些不愿意接纳的人,怎么样安置他们呢?举例说明:我校有几个特殊教师,按工作性质学校要求他每天四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游荡一小时,好处就是学校校泰民安。他是不可替代的稀缺人。我这个校长是一个读书人,门口有一个恶少,我没办法。但他来了,门口恶少不来了,他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人才”。他的变化特别大,我让他读圣经,他改好了。估计恶少也不怕他了(戏言)。他的位置也相应重要起来,我们学校也想办法按置他的家人,让他也得到好报。我们学校最缺什么?最缺名师,一所名校没有名牌教师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个规定:你被评为名师,我就给你一个和我一样的办公室,一切待遇跟校长一样。你的收入给你翻一倍。有些老师就说:凭什么?一所学校不就是靠我们这些默默教师撑着吗?我这样回答:这符合价值规律,现在名师少,这样奖励以后越来越多,那时你们这些默默无闻就珍贵了,第二个不要用“默默无闻”替代“无庸”。我们中国人往往存在两个话语系统,一个是在台上说的,一个是在办公室说的,我们得向这个话语系统宣战。热爱教育事业,只有两种人才有资格说,一种是给你很多钱,你也不动心的人,这才叫爱教书。第二种人就是给你一个任命状,你不要,你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就爱站讲台,不爱坐主席台。一个人连名利都没享受的老师,不可以说淡泊。以上这是五种好人。学校要给这些好人好报,多给我些钱,要让好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第二个是给他“名”,第三个是给他“权”。这是在调动他的积极性。假定有个老师在你面前,他说什么也不要,这样的人叫无赖。每个人的弱点被你掌握,把握每个人的需求,激发他们的需求,引导他走到你指定的目标。第四个好报,给他机会;第五个好报,给他设施设备条件,有时这些条件仅仅代表身份,比如买好一些的私驾车就是身份。学校教师拥有笔记本电脑就是身份的象征。第六个好报,是自由。这个世界只有两个地方有自由,第一给他时间上的自由,比如说学校是坐班制,让好人自己给自己排课表,晚一点上班,早一点下班,时间要给他自由。这对好人是一种激励。第二个自由是给他空间,沙特有一句名言“他人是地狱”,给好人单独的办公室,如果没有条件,给他隔开,让他以为很自由。这些好报其实叫做“资源”,把这些资源如何配给好人,有两种:一种是计划的手段来配置资源,这种配置是不公正的,计划是校长辨别,然后再配置,这样不公正的,除非那个配置资源的人是“神”,而那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在配置资源是用看的见的手。我们用的“内部市场”,来配置学校的资源。学校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好制度。好制度就是好人有好报的制度,代表正义。我认为我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就是做了三本手册,:质量手册、人力资源手册、课程手册,形成一本书《三本手册管学校》,但是学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49万字,学校的工作不用问我,翻制度就行了。但是有了这些制度以后,人们会不会执行它?让老师都来执行,必须转变价值观,这就是制度之上。三种价值观在冲突。“法”“理”“情”哪个最重要?法就是制度,理就是讲道理,情就是通情理。我们遇到冲突时,我们常人是情理法,而法理情才能实现制度治校。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法理情。制度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背后就是价值观。这个制度如果没有认同,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假的、没有用的,没有执行力。什么时候校长可以有自己的情感,就是规章制度不产生作用或管不到的地方时,才能产生个人情感和方法。学校要解决问题,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离好学校的标准有多远?……我们把问题梳理,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招不到学生。学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多可能选择三个战略:一是个体战略,我考察了好多学校,通过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带动学校发展;二是组织战略,通过变革内部管理;三是系统管理,通过引进外部力量,使外部能量和学校能量实现统一。三个战略无所谓好坏,对校长来说,要选择一个主战略。校长最大的能力不是知道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也不是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而是知道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候选择正确的做法。回顾我们学校的发展,我感觉成功重要的是进行了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开始选择系统战略的,后来选择组织战略,现在选择的个体战略。我们学校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把学生招进来,当时我们提出的是“三十八个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是“四十六个一个都不能少”。我不知道什么是根本利益,只知道具体利益,我想到200多个老师。我要代表他们的具体利益,他们要工作。要解决生存问题,首先我们分析家长和学生为什么不选择“北郊学校”?我发现一个规律,家长们选择品牌,我们不能批评家长不理性,他们的选择正说明了他们的理性。因为品牌很可靠,我们就考虑我们北郊学校成为一个品牌就能招到学生。接下来考虑“如何把北郊学校变成一个品牌校”?品牌是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如果一个商品大家都不知道,它就不是个品牌,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北郊,这就是传播。第二是美誉度,你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听到这个名字,不能产生美好印象,那你就缺少美誉度。办法一是把学校的理念系统做好,把学校的理念变成文字,这个文字要有诗意,举例一些办学理念(略),这些话不能产生美好的联想,因为你这个校长比较
本文标题:郑杰校长谈学校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6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