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包装员工复习题库第一部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一、填空题:1、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的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2、检验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事后把关。3、统计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预防把关。4、2000版标准对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5、产品通常划分为四类,即: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6、从过程的定义看,过程应包含三个要素:输入、输出、活动。7、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8、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标准的特征是指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明确性。9、“三工序”原则是指检查上工序、控制本工序、服务下工序。10、现场管理中的“6S”管理活动是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11、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是指策划、实施、检查、处置。12、工厂能够提供给顾客什么服务呢?PQCDS是基本服务,也就是产品能以最佳的品质、最快的速度以及最大的安全感、最合理的价格提供。13、在整洁美观的工厂里,不良品会非常的显眼,从而能及时进行改善。14、地、时、物得以最有效的运用,成本自然会降低。15、整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指区分要用与不要用的东西,不要用的东西清理掉。16、整理活动的推行要领之一是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17、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循环、转让、烧毁、掩埋。18、收集脏污的方式是:收集式、杜绝式。19、和谐的氛围是素养的基础。20、素养是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21、我国自1979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二、名词解释21、整理:(区分要用与不用的东西,不要用的东西清理掉。)22、整顿:(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的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示。)23、清扫:(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24、清洁:(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贯彻执行并维持成果。)25、素养:(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26、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7、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28、过程控制:(是指对影响过程质量的所有影响因素,包括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和测试方法、环境加以控制。)29、不合格品:(指企业的物资、生产的半成品、进入市场的最终产品的某一项特性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30、纠正:(消除现有的不合格所进行的处置。)3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所采取的措施。)233、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34、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35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三、判断改错题36、质量不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错、质量是……最基本的概念)37、固有特性中,“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暂时的属性。(错、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38、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对)39、质量特性是:“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对)40、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具有连续性、延伸性、操作性。(错、具有法制性、统一性、准确性)。41、标准的特征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对)42、通用的产品类别有四种: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对)43、质量管理体系以生产过程为基础(错、以文件为基础)44、质量管理体系是不断改进的(对)45、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客观存在的(错、是客观存在的)46、质量管理体系是由过程网络构成的(对)47、判定为不合格品的要做好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理和通报。(对)48、PDCA循环可以分为4个阶段,17个步骤来实施。(错、4个阶段、7个步骤)49、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对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对)50、“三按”生产是指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要求生产。(对)51、过程控制可分为质量预防、维持和保证。(错、预防、维持、验证)52、QC小组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对)53、QC小组分为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对)54、QC小组活动程序应遵循4个阶段10个步骤。(对)55、因果图是表示质量问题与影响质量的原因关系的一种图形。(对)四、简答题56、简述生产现场“6S”管理活动的内容。57、包装质量管理实施的6项制度是什么?58、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体现哪两个思想?答:1、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2、为顾客服务的思想。59、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理解?答:1、明确规定全企业各层次管理职责权限。2、建立全企业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60、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三全一多样”是指什么?答: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61、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什么?答:1、是由过程网络构成的。2、是客观存在的。3、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为基础。4、质量管理体系是不断改进的。62、质量改进的目的是什么?答:质量改进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的有效性和效率,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63、用的产品类别分别是什么?答:分为四类。分别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64、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中的三大内容是什么?答:一是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二是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12个方面的质量管理3体系基础;三是,10大部分80条术语。65、简述“三工序“要求的内容。答:检查上工序、控制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做到不合格品不投入本工序生产,检查上工序是否提供的是合格品。66、简述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答:对不合格品,要按规定做好记录、标识、隔离、处置、报告。要严防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确保不合格品经过处置控制。五、问答题6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答: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68、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答:1、把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实现更高效的预期目的。2、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进行全员参加的、全过程的、全企业的、以质量为中心的系统管理。3、突出以顾客为中心。4、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5、强调持续改进。6、用数据说话。第二部分包装生产操作工艺一、填空题1、为规范包装生产操作规程,保障包装生产正常进行,提高包装生产质量,向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包装生产操作,按《国窖.1573包装生产技术操作及工艺要求》企业标准和《包装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工艺要求》企业标准执行。2、包装生产产品质量按《曲酒成品酒包装质量抽样检查》企业标准执行。4、包装生产人员进入现场要求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卫生状态符合“四勤”、“六不准”及国家卫生健康要求。5、组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工序组长报告,工序组长向大组长报告,大组长向工艺质管员报告,工艺质管员向中心领导报告。6、质检中心在每条线设专职检验员一名,负责该生产线质量监控。7、包装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瓶酒(内在质量),或是包装材料达到5%比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转换品种后再进行生产,并报告相关部门。8、启动洗瓶机和水泵,每日生产前对叠片式过滤器(锰砂过滤罐)进行反冲10分钟,排出污水。完毕后开启自来水30分钟补充水源入池。9、包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瓶酒渣子酒必须逐瓶倒入渣子酒桶平面网孔(专业酒桶),严禁堆砌倒入渣子酒桶,避免酒质产生异味。渣子酒桶内达2/3渣子酒时打入生产扁罐。10、每日生产前必须核对液面标样,等待检验员测定酒度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11、严格按标样高度灌装,目测任意10瓶瓶酒液面不低于标样,不高于标样液面3毫米。12、压盖机运转时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调试,不允许运转时调机,不能调试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413、照光工序(一道照光)压盖后的瓶酒送至案板,一手拿毛巾,一手拿酒瓶,先用毛巾擦抹干净酒瓶上的水渍,在足够的光源下进行目测,倒立角80度度左右,从从下往上至酒液面为止,照光时间约为4秒/瓶,剔除不合格品,并隔离,放置于不合格周转箱内返回到打酒工序。14、贴标采用一对一操作法,即一道光贴标擦标二道照光三道照光缠颈花(或徽章)外观检查。15、使用专用气动铆枪生产时,每日必须对铆枪加润滑油一次,也可根据使用情况增加次数。16、贴防伪标的程序:贴瓶签贴盒签贴箱签三人共同完成,并根据所包装规格确定为一组。(一组为一箱(件)不能分开)17、启动喷码机喷箱先要打开空气阀门,调整空气压力,正确调出当日生产日期及编号、随机码,并得到确认。18、堆码整齐,堆码层数不得超过6层,每批成品酒抽5件过秤计量。堆码批与批这间要留有安全通道,对于特殊要求的品种须单独划批堆码,标识清楚、数字准确。19、包装生产检验批的划分实行不得跨桶,跨品种、跨日期、跨车间、跨班组的五不准跨的原则。20、包装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事故,应坚持先返工、后生产的原则。21、公司质量方针“质量领先、用户第一、服务周到、确保质量”。二、名词解释1、不合格:按照成品酒企业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项目检查,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即为不合格,并分为A类、B类、C类不合格。2、不合格品:每瓶酒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该瓶即为不合格品。3、产品:通过按标准生产或加工后投放市场,无质量问题反馈或投诉的商品。4、废品:生产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要求,并且不能修复的半成品。5、三检:自检、互检、巡检。6、三按:按标样、按标准、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7、装箱单(合格单):每件成品酒出厂前都必须装入产品合格单,单上标明了检验合格、符合国家卫生及质量要求,并注明了生产车间、班组、及批号。8、标样:包装生产时由质检员提供的标准参照物,标样提供了包装所生产的品种,规格,以及瓶酒液面、包材图文、配套、质量等多种信息,并按此样进行生产。9、清场:包装生产在换品种、规格、酒度以及放假休息都要清理现场,把生产物品彻底清离生产线,以免造成混批生产而返工,清理完成后必须由工艺质管员检查签字认可后方可生产。10、工艺要求:是指各工序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其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三、判断题:1、包装生产操作技术工艺规程要求:五个过程,13个工序(√)2、包装生产关键控制环节是:放酒、灌装、检验、装盒(箱)(√)3、全检酒出现质量问题由检验员负责。(×)4、首件必检制是指每日生产的第一件酒必须实行全检。(×)5、班前会班组全体成员必须参加,洗瓶工序、放酒或反冲片式过滤器人员可不参加班前会。(×)6、换等级、换酒度、冲洗管道、过滤器、灌酒机所产生的渣子酒必须打入扁罐用于包装生产,避免散酒浪费。(×)7、更换储酒罐桶号时,低等级换高等级必须经组长同意可直接进酒。(×)8、压盖机压破酒瓶时,立即清除机上破瓶、玻渣、瓶中的酒作油污酒处理。(×)9、成品酒中如出现A、B类缺陷,一、二、三道照光人员将承担相应的责任,C类缺陷由三道照光人员承担责任。(√)510、包装所生产的品种如瓶盖上不能喷印激光日期编号,可以把生产日期编号打印在商标背面。(√)11、生产中时监测水压、水质及水眼的工作状况,每日二次。(×)12、操作速度均衡,瓶内余水不超过3滴/每分种。(×)13、叠片式过滤器每月拆开清洗一次。(×)14、灌酒每日生产前必须核对液面标样,等待检验员测定酒度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15、压盖时应逐瓶查检瓶酒液面的高度,将超过液面标样的瓶酒剔除并返回到上道工序重新灌装。(×)16、一道照光操作人员每分种不得超过16瓶。(√)17、二道照
本文标题:包装员工复习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7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