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加“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与课堂经验荟萃暨山东、河北名校现场观摩活动”有感为了深入推进我县“三名”工程建设的快速前进,让“名教师”工程人选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境界,11月30日至12月4日,我县教体局组织“名教师”工程人选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与课堂经验荟萃暨山东、河北名校现场观摩活动”,这已经是自“三名”工程组建以来的第二次外出学习了。这次观摩、聆听的虽然在规模方面不是全国知名的高校、大校,但在教学质量方面却早已是全国闻名、响彻长空的名校了。这次我们听取了昌乐二中副校长张祥军、郑州102中学校长崔振喜等七位校长的精彩报告,并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和衡水中学两处学校。虽然短短五天时间,但感触却让人刻骨铭心、心潮澎湃,真是让人由衷的敬佩和发自内心的信服。真是“润物细无声”,名校的“成长之路”如春雨般无声的激励了我,他们的思想引领着我,他们的一言一词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的故事更是叫我终生难忘,感慨千头万绪。一、高尚人格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特征。所谓名校肯定要有名师,各方面发展也都是非同一般才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全国各大名校都是因为培养出了很多名人、伟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我参观聆听的这几所学校也不例外,他们的中考、高考无不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闻名遐迩。如此的教学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呢?我认为衡水中学副校长郗会锁说的很好,好的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人格,伟大的成绩背后一定有伟大的人格;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乌申斯基说过:“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因此可以看出人格的作用有多大。三流的老师教知识,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一流的老师教思想,只有老师的人格高尚,才能培养才人格高尚的学生,只有学生的人格高尚,才能考出优异的成绩;不难看出,人格其实也是一种力量。都说态度决定高度,那么我认为态度必定来自高尚的人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以拥有高尚的人格为荣,应该以拥有高尚的人格为骄傲,我们应该以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为自豪。但要想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的学生,首先,自己要具备高尚的人格,我们要为拥有高尚的人格而努力,要为“教书育人”而成就高尚的事业。二、良好的文化传统是学校成功的制胜法宝。如果说老师的成功是因为自己拥有高尚的人格,那么,我认为一所学校的成功是因为学校多年的优良文化传统。传统是什么?衡水中学的回答是,传统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替,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丘吉尔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传统是一所学校前辈的血汗,是前辈们的影子,是这所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这所学校乘风破浪的指南针,更是学校老师们用之不竭的财富。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一个学校一旦失去文化传统的支撑将不能长存。优良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继承,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掘。中华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们的教育和学校也会因我们的光荣传统而蒸蒸日上,让我们为学校的发展、学校光荣文化传统的传扬而奋斗。三、“教学模式”不能“拿来主义”。谈到教学模式,有很多学校、很多老师侃侃而谈,也有很多的专家不以为然,各抒己见。如今的教育日新月异,与时俱进,改革的春风拂煦着每个校园,各项成果如雨后春笋,各个模式遍地开花,全国各地几乎无不效仿,甚至一些学校是为了“功利”而在搞什么所谓的模式,这样做岂不让先人们失望,让后人们遭殃吗?所谓改革,我认为改的是思想,革的是观念,不是什么形式主义,更不是什么表面现象,那样的话,教育还有什么意义,老师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不能“拿来主义”,鲁迅先生曾经严厉的评判过这种行为。任何事情都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别人的鞋子穿的自己的脚上不一定合适。我们要善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行。有的专家和老师说,只要套上模式二字,就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创新了,我认为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但也不是就一定否定借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造自己得体而漂亮的衣服穿到身上才会好看。想说的话很多,但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谈起;想做的事不少,却不知从哪入手。教育不是小事,改革不是易事,成功更是难事。为了教育,曾有多少前人含恨而去,茫茫今朝,我们如何做起。迷茫是会有的,困难总是伴着成功一道而来,办法总比困难多,精诚为止,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只要我们抱有希望,我们的学校就会走向成功,我们的教育就会恩泽千秋。以上纯属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见谅。本文由全职高手会员整理发布
本文标题:名校是怎样炼成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2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