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5
1/7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5班级姓名;成绩:卷首语:同学们,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啦!请仔细审题,认真完成,加油哦!书写展示(5分)1.书写端正,保持卷面整洁。(3分)2.认真抄写句子,做到正确、端正、美观,并把它记在心里。(2分)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基础积累(35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lǐmàoxiūsètiānfùsuíxīnsuǒyù()()()()gāngqiángqíngyìguījufùjīngqǐngzuì()()()()二、按要求选一选。(10分)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含情脉.脉(mài)和.着风声(hè)B.差.役(chāi)废寝.忘食(qǐn)C.汲.取(jí)迸.发(bèn)D.放肆.(sì)敛声屏.气(píng)2.下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完壁归赵浑黄一体B.精神抖擞任老任怨C.入木三分程门立雪D.自强不吸兴致勃勃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将序号填入句子后面的括号里。项目书写展示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真情表达合计(100分)得分2/7A.不但……而且……B.因为……所以……C.只有……才……D.即使……也……(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2)做题目不掌握方法,()你做再多的题目,()是无济于事的。()4.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填序号)A.排比B.夸张C.比喻D.拟人(1)清风轻轻拂过柳树的发梢。()(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5.下列关于作品和作家、作品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B.《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C.《红楼梦》黛玉葬花D.《三国演义》武松打虎三、古诗名言积累。(5分)1.莫等闲,2.最喜小儿亡赖,3.天行健,4.路曼曼其修远兮,5.,不脱蓑衣卧月明。四、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0分)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的带子——河!……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的窗子前都是、。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3.《半截蜡烛》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阅读理解(30分)3/7(一)杨氏之子(7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1分)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惠:①受到的好处。②智慧。③敬词。甚聪惠.()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二)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6分)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或选择正确选项打“√”):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xìng)。(2分)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1分)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现在多比喻。“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原意比喻意)。(3分)(三)最后一课(17分)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4/7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1)满腹经纶:(2)饱学之士:2.四个弟子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请你在文中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分别用5个以内的字来概括。(4分)3.联系上下文,完成下列练习。(4分)(1)“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5/7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这句话是说()A.哲学家很满意弟子的答案,让他们回去马上行动。B.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比一比,谁的除草办法最好。C.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通过实践来证明,还有更好的办法。(2)文章题目用“最后一课”是因为()A.哲学家在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B.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明白了: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C.这既是哲学家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同时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们明白了: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4.认真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如果“灵魂”对应“旷野”,那么“纷扰”“美德”又分别对应什么?(2分)灵魂——(旷野)纷扰——()美德——()5.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3分)真情表达(30分)选题一:写写热门话题。“二胎政策来了”,你是激烈地反抗?还是坦然地接受?让我们写一写热门话题。要求:内容具体,文通句顺,书写整洁,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选题二:生活需要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文通句顺,书写整洁,不少于400字。6/77/7参考答案一、礼貌羞涩天赋随心所欲刚强情谊规矩负荆请罪二、1.B2.C3.(1)B(2)D4.(1)D(2)B5.D三、1.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溪头卧剥莲蓬。3.君子以自强不息。4.吾将上下而求索。5.归来饱饭黄昏后四、1.忽飞忽落明如玻璃群马疾驰襟飘带舞2.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3.剧本对话(一)1.世说新语2.②3.B4.B(二)1.发出xīng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三)1.(1)形容人很有才学。(2)学识渊博的人士。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3.(1)C(2)C4.杂草庄稼5.示例: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