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化学能与热能》练习试题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键:436kJ;I—I键:153kJ;H—I键:229kJ。下列对反应H2(g)+I2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B.该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I2与H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HI具有的总能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对反应的加热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发生能量变化,且总表现为吸热C.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时吸热,有时放热D.化学反应总是放出热量3.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4.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能放出xkJ的能量C.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6.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时的热量变化,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H2O分解为H2与O2时放出热量B.生成1molH2O时吸收热量245kJ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小于水的能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这是吸热反应B.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1molBa(OH)2与1molH2SO4反应释放的热量为Q,则Q为它们反应的中和热D.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8.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9.一定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1,等量的H2在同样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值为Q2,则Q1与Q2的关系为()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ΔH为()A.-1638kJ/molB.+1638kJ/molC.-126kJ/molD.+126kJ/mol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氯气通入H2O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发出红光,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热量B.1molH2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180kJ热量,则键能(E)的关系为E(H—H)=180kJ+2E(H—Cl)-E(Cl—Cl)C.干燥的碘粉与铝粉混合无明显现象,滴上一滴水会冉冉升起紫色的碘蒸气,最后得到白色AlI3。说明碘和铝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精确实验测得H2O在常温下也能微弱电离:H2++OH-,该过程是放热过程12.已知H++OH-===H2O生成1molH2O放出热量57.3kJ,下列反应中符合该特点的是()A.1mol稀H2S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水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4分)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个或3个以上原因)。(3)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为说明该反应吸热,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方案)。(4)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5)实验中即使不“结冰”,提起烧杯的时候,发现烧杯与玻璃片也“黏在一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试用简单的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为“结冰”而黏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认为是否有不妥之处?若有,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方法,若没有,此问不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8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B.HBr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15.(10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有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6.(8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日益减少,促进人们去研究能源的利用率和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核能等)开发。(1)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________,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减少污染,提高燃料利用率,下列措施可以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①将城市居民燃煤改为使用气体燃料②若将原来烧天然气的灶具改烧石油液化气,应增大空气进入量和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③研制燃料电池④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3)某些科学家对以下3个化学反应很感兴趣:①3FeCl2+4H2O=====500℃Fe3O4+6HCl+H2②2Fe3O4+3Cl2+12HCl===6FeCl3+6H2O+O2③6FeCl3=====300℃6FeCl2+3Cl2科学家想利用上述反应来制取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作为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2分)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依题意,断裂1molH—H键和1molI—I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kJ+153kJ=589kJ,生成2molH—I键放出的能量为299kJ×2=598kJ,因598kJ589kJ,所以H2与I2反应生成HI的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2.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是伴有能量的变化,有的吸收能量,有的放出能量,且能量通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3.答案:C解析:Na2SO4·10H2O失水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吸热反应;NH4NO3吸收水并溶解于水中,是一个吸热的物理变化过程,整个过程中只是Na2SO4·10H2O的分解反应和NH4NO3溶于水的过程,而并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C项错误。4.答案:C解析:由图像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放热。5.答案:C解析:A、D是放热反应,B、C是吸热反应,但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CO2=====△2CO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6.答案:C解析:根据能量变化可知
本文标题:《化学能与热能》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