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3.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总是340m/s6.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大于34米B.大于17米C.等于17米D.等于34米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8.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9.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规律是A.音调逐渐升高B.声音越来越大C.音调逐渐降低D.声音越来越小10.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13.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4.下列有关声的物理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声速大小与声音的响度有关,响度越大声速越大B.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是0dBC.人耳要听到声音只需要声源振动和介质D.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空气中距发声体距离一定、发散程度相同时,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响度越大D.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第5页共6页◎第6页共6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6.以下几个和声音有关的实验现象:A、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B、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是_____;能说明音调和频率有关的实验是_____(均选填字母)。17.“隔墙有耳”说的是_____能够传声;“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_____。18.声音传播的快慢用_____来描述。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_中传播最快,其次是_____,在_____中最慢。19.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相同/不同)的。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钢管/空气)传来的。20.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固体中最慢。_____(判断对错)21.声音铁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2.下面几幅图显示的情景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些实验:(1)观察图甲,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2)观察图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3)图丙所示的实验,说明了_____。2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的装置,(1)乒乓球能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2)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高度_____,发现音叉振幅越大,响度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24.每年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小梦家总能看到附近广场上有很多市民放烟花,他在家看到烟花后2.5s听到声音,请问小梦家离该广场大概多远?25.小红姑姑家在一家油气厂,不久前去玩时发现了一段长364米的大型铁质空管,感到很好奇。联想到声音的传播知识,于是他和表弟做了一个实验:表弟在管的一端敲打,他在另一端将耳朵贴在管上听并同时计时,结果他先后听到了_____次响声。这一结果说明_____若前后听到的时间差为1秒,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多大___?(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10页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4)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C、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音调、响度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不一定越大;故C错误;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2.C【解析】【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防止、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防止噪声的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10页B、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C、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故C错误;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C。3.A【解析】【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声音的传播速度增大时,传播相同的距离,声音传播时间变短。【详解】A、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声速增大),在传播相同的距离时,声音的传播时间变短,所以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变短了,故A正确;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所以打雷时还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故B错误;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仍然比光速慢,故C错误;D、由于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与声音的传播快慢无关,故D错误。故选:A。4.A【解析】【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水传播到人耳的所以能够说明液体(水)能够传声,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确;D.“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正确。故选A。5.B【解析】【详解】A.要想听到回声必须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回声与声音的响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B.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B正确;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3页,总10页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频率太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C错误;D.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温度为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故选B.【点睛】(1).要想听到回声必须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2)了解次声波的频率范围;(3)15℃时,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与温度有关.6.C【解析】试题分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人耳才能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即t=0.1s,在0.1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vt=340m/s×0.1s=34m,声音在0.1s内传播的路程是人和高墙距离的2倍,则人和高墙距离为:s1=s=×34m=17m.考点:回声;回声测距的应用点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现象.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根据s=vt测量高大障碍物的远近、海底的深度、远处冰山的距离等.7.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是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我们就听不到,选项A说法错误;超声波也是声波,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选项B说法错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选项C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考点:声现象8.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
本文标题:2018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