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四讲《德意志意识形态》
1第四讲《德意志意识形态》2一、文本概况(一)写作与发表情况《形态》的写作始于1845年11月,主体部分于1846年4月结束,1847年1—4月,恩格斯补充了第二卷的最后一章。马恩生前没有发表这一文本,该文本于1932年在前苏联首次出版。(二)写作背景与目的1、背景:马克思1845年的活动及德国理论界的状况1845年2月,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去了,3月写下了《评李斯特》,4月写作了《提纲》,之后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7—8月随恩格斯前往英国的曼切斯特,除社会活动外,又进行了紧张的经济学研究,写下了《曼切斯特笔记》。31845年6—10月,德国理论界一片喧闹和混乱。6月,赫斯发表了《晚近的哲学家》一书,他在书中批评费尔巴哈忽视了人的本质异化在经济现实特别是在金融和货币关系中的表现,指责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只关注观念中的类与个人间的矛盾、冲突,而忽视了现实实践。在同一月,费尔巴哈回应了1844年底施蒂纳的批评,指出其所谓“感性”即个人,以表明自己没有否定个人。尤里乌斯指出,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之间一条主线,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结合,批判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把个人与类本质相对立的“二元论”,指出承认“类存在物”也是一种宗教。10月,鲍威尔著文批评费尔巴哈没有与黑格尔真正界划开来。因为费尔巴哈讲的“类”、人的本质,仍然是某种超4验的东西,其所谓类本质还是黑格尔的“绝对”、康德的“自在之物”、基督教的“上帝”,不过是一种换了名称的宗教而已。鲍威尔也指责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本主义是用“类”来压迫个性。同月,施蒂纳也发表了文章作回应。恩格斯将上述德国理论界的状况戏称为“莱比锡宗教会议”。马克思在4月的《提纲》中已经发生了哲学革命,面对喧闹的德国理论界,尽管其主要的理论兴趣已转向到经济学方面,但他与恩格斯还是回到了旧哲学面前作出反应。2、写作目的通过自我反思、批判,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彻底将自己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从而全面建构自己的新世界观。(三)文本的重要地位1、1844年的《手稿》是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黑格尔以来的异化理论,特别是赫斯的经济异化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一次尝试。费尔巴哈人本学中的内在唯心主义此时尚未被马克思发现,更谈不上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在这里是被马克思作为试图超越蒲鲁东、赫斯等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的批判路径来使用的。2、1845年的《提纲》,是马克思拟定的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清算了自己的哲学信仰,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从而实现了思想的重大转折:从隐性唯心主义过渡到了唯物主义;恩格斯因此而把它看作是新世界观的第一次萌芽。但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并没有将《提纲》写作出来。53、写作《提纲》的半年之后,马恩合作写作《形态》,这是对《提纲》中的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系统而具体的阐发,《形态》中的第一章是马恩对自己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同时也是唯一的一次正面的系统表述,因此,《形态》是我们真实了解马哲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6二、文本结构与线索(一)《形态》全书的文本构成:共两卷、八章1、第一卷:一篇序言、三章主要内容: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但重点是费尔巴哈,马恩认为只有费尔巴哈才值得认真对待。第一章(即教材节选部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批判十分重要,因为新世界观的产生是在否定、超越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第二卷:五章主要内容:批判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二)文本结构在写作中的变动情况马恩最初只是想对德国哲学界的混战提出自己的看法、界划他们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异质性,没准备写一大部头,所以最初的内容只是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三人,但写着写着内容就增多了、丰富了,于是第一章专门批判费尔巴哈,二、三章专门批判鲍威尔与施蒂纳。8(三)《形态》中的线索1、马克思在哲学上受到了冲击,费尔巴哈的类哲学人本主义被施蒂纳等人批判,使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实现了一个转换,即从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直接否定转向到了基本肯定,承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客观逻辑,否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和人本主义,这反映在如下事实中:在第一卷的三章中,马恩十次援引政治经济学以反对施蒂纳;2、与以往形而上学进行彻底决裂,将《提纲》中的历史性逻辑展现为一种完整的“历史科学”。《形态》的前提是走出哲学(张一兵)。马克思指出:“须要‘把哲学搁在一旁’,须要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这表明马克思开始摆脱欧洲哲学史中从爱利亚学派开始的那种走向事物背后的彼岸理念论,返回到真实生活本身,他基于经济学和现实历史而建立的新的历史科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三、《形态》第一章的有关问题(一)第一章的主要任务1、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背后的隐性唯心史观,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创立新世界观。2、系统阐述马哲的新世界观。上述两个目标没有在形式上完全实现,没有完成其完整的理论建构,恩格斯后来也谈到这一点,说这一章没有写完。(二)第一章的结构1、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这一部分是对《提纲》的展开和深化。2、正面阐述马恩的新世界观(1)马恩对马哲基本原则的“制定”(广义唯物主义的历史本体规定),体现的是哲学语境中的思路;(2)从分工出发现实地历史地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体现的是经济学语境中思路;12(三)第一章的两个开头问题教材节选部分内容是新编版本,它是第四、第五手稿特殊结合的结果。这两个开头实际上是马恩在写完第一章,也即制定完哲学新世界观之后,试图从总体上概括自己观点的两个不同角度的努力。这一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1314(四)第一章的写作过程及问题第一章的写作不是一次完成的,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完成。它的写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共由5个手稿构成,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本乃是后人将第四、第五手稿结合在一起的怪物。写作过程的大致情形是:1、第一阶段:1845年11—12月,第一手稿。本意是批判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并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写作中初衷改变了,把批判鲍威尔和施蒂纳的两部分单列成章,此即第一卷的二、三章,而把评述费尔巴哈的和阐述自己观点作为第一章,第一章是第一手稿的核心。2、第二阶段:1846年1—4月,第二、三手稿。补写了二、三章的开头,特别是写第三章时写了两个一般性的理论性评述,正面阐述唯物史观,后来又将这两部分移到了第一章。3、第三阶段:1846年6—7月,第四、五手稿。修订草稿时,写下的两个誉清稿,第四手稿共5页,无统一编码,包括现在被删掉的“导言”。第五手稿除包含第四手稿的内容外,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第四、五手稿是马恩作完新哲学的构架后,试图为第一卷所写的开头(即引言),以说明第一卷哲学批判的针对性,但第四、五手稿在相同的开头后,却出现了两种从不同思路出发的“开头”,这是问题的难点所在。第一个开头写着写着就中断了,为什么会中断呢?15可能的原因是:(1)从这一思路出发的概述已经完成;(2)感到从这一思路出发进行的概括与后面的系统表述在逻辑上不一致,需要重新写一个“开头”。第二个开头(即第五手稿)是不同于第一个开头的独立理论表述,这一表述是从历史进程的具体发展来说明新世界观的。这两个开头可能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阐述新哲学的,前者是共时性视角,即社会结构性视角,体现的是从现象道本质的哲学逻辑分析的思路;后者则是历时性视角,即社会历史的过程性视角,用三种社会形态的具体发展过程来进行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体现的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思路。16四、引言与两个开头(一)【Ⅰ】(引言)P20—211、对德国1842—1845年三年间理论界状况的概括(1—3段):黑格尔哲学体系解体过程中,德国理论界的混战,以及参与混战者将这一混战意义的夸大。2、表明该书的写作目的(4段):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揭露青年黑格尔运动的渺小卑微及其地域局限性。Note:(1)“德国以外的立场”:即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立场;(2)P21脚注2:只有费尔巴哈才值得认真对待;(二)第一个开头:P22—241、对“德国的批判”的批判:P22第1段德国的批判都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句话暗示:马克思要脱离旧哲学进行现实批判。说明:“德国的批判”的历程——三年代,黑格尔派分裂为老、青两派。首先,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否定了宗教与哲学一致的观点,这成为黑格尔派解体的标志。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批判施特劳斯“福音全书来自实体”的观点,主张一切取决于“自我意识”。费尔巴哈又批判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仍是唯心主义的,不过是替代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而已,主张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青年黑格尔派的另一代表施蒂纳,批评鲍威尔、费尔巴哈都不彻底,忽18视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认为只有“我”才是唯一真实的最高存在,宣扬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认为,施特劳斯“实体”、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施蒂纳的“唯一者”以及费尔巴哈的“类”,都不过是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的别名,都摆脱不掉神秘主义,因为他们总是抽象地谈论问题。2、青年黑格尔派只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P23第2段):他们认为宗教统治着一切,是社会弊端的总根源,他们将宗教的范围夸大、扩大了。3、P23—24第3、4段:从“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的观点出发,青年黑格尔派把批判的任务归为改变人们的意识,他们实际上是将对现实的批判归结为对天国的批判,颠倒了意识与现实的关系。19为什么说青年黑格尔派是最大的保守派(P24第3—4行)?4、P24(第5段):德国哲学家们的根本缺陷——没有想到哲学与现实的联系。20(三)第二个开头:对社会形态的实际分析(P24—29)1、P24脚注2:“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在第一章中,马克思没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词,他在此处所讲的“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指的是与以往历史理论都不同的、与唯心主义相对的新的历史哲学。德国的历史探讨很多,最知名的是黑格尔,但所有这些探讨都是在纯粹精神(意识)的抽象哲学范围内探讨的,他们把意识形态当作是独立自存、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212、马克思新的历史哲学的前提:“现实的个人”(第1—5段)。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个人”?(1)针对性:“抽象的人”。这是马克思在受到施蒂纳对费尔巴哈之类哲学批判后,所做的一个调整。(2)内容:“现实的个人”以生产为基础(3、4段),所以具有现实性;这个“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所以不同于费尔巴哈仅将人理解为感性对象而不理解为感性活动的片面观点。3、马克思论分工:第6—7段(1)《手稿》谈分工,是以哲学(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类哲学)来解释政治经济学,这种谈论仍然是抽象的。《形态》谈分工,则是把政治经济学作为建构新历史理论的基础。(2)马克思将分工的发展程度看作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第6段),认为民族内部的分工会引起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同时也是城乡分离)、商业同工业的分离(第7段)。可见,马克思在此所讨论的分工是同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手稿》中与异化劳动这一抽象相联系。4、马克思建立在分工学说基础上的社会分期理论:三种所有制形式(第8—段)(1)部落所有制(第9段):生产、分工很不发达,其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2)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10—11段):分工较发达——私有制发展——公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已充分发展(蓝本:西欧社会);(3)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12—15段):第一,封建制度的产生(第12段):体现的是贵族与农奴的对立;第二,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城市中的所有制形式:同业公会所有制——手工业的封建组织第三,小结:封建时代所有制的主要形式(第14段):农村、城市。Note:第四种所有制,即资产阶级社会私有制是在第二手稿中的来描述的,原处于第一卷的第三章。补充材料:两种考察历史的思路1、洛克(自然状态)、卢梭、早期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抽象考察;2、马克思(《
本文标题:第四讲《德意志意识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