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3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31.单选题1.12.0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您答对了a周代b夏代c商代d秦代周朝是我国礼仪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宗法制的完整出现就在周朝。本题考点在宗法制的发展。第四章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第一节。1.22.0秦朝官僚体制中,“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您没有作答a太宰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御史大夫是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本题是考查第四章中国制度文化的。1.32.0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您没有作答a周代周公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d宋代张载见教材225页。要掌握“天人合一”的内涵和外延。1.42.0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您没有作答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如果对儒家传统价值观掌握的不好的话,做这个题可以用排除法,详见2007年1月真题解析。教材229页。1.52.0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您没有作答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b“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c“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排除法。见教材“中庸”不是周公提出来的,是孔子提的;“中庸”是价值观不是理想人格,更不是教学原则与方法。见教材229页。1.62.0古代宗法制度完善于()您没有作答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宗法制的完整是从周代开始的。本题考查对第四章制度文化中细节的掌握。160页1.72.0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官制出现在()您没有作答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隋唐时期全面实行三省六部制,本题主要考察古代官僚政治中如何处理集权内部权力分配问题的,秦汉官制是公卿制,而明清则是废除中书省,取消相权,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第四章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第一节。1.82.0东晋葛洪所撰重要道教理论著作是()您没有作答a《老子五千文》b《抱朴子·内篇》c《神农本草经集注》d《太平洞极经》本题考查对道教文化的掌握。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老子五千文》和《太平洞极经》也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经典。《神农本草经集注》则是陶弘景写的关于医药学方面的道教名著。第五章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237页。1.92.0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您没有作答a树立权威b发展农业c休养生息d沟通天神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宗教祭祀、沟通天神,其次是军事征伐。见教材162页。1.102.0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正确说法是()您没有作答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不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d它是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排除法解题。详见教材159页。1.112.0《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您没有作答a规范性b调和性c延续性d等级性这些关于死亡的说法是人为的制造的等级符号。教材196页。1.122.0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诸侯国是()您没有作答a齐国b鲁国c晋国d秦国齐国最早推行什伍制见教材167页。1.132.0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您没有作答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本题考查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显然是A。古代建筑有三个突出特点:木结构、左右对称和强烈的人文性。第五章第六节,传统艺术审美。275.1.142.0五服制度中最轻的丧服是()您没有作答a斩縗b缌麻c大功d齐縗五服具体指的是古代丧葬制度中的五种服制——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1.152.0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您没有作答a张鲁b陶弘景c张道陵d葛洪见教材238页。陶弘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1.162.0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您没有作答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天人合一观念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古代哲人认为,了解“天人合一”的根本道理,就有了做人的最高境界,把美好的理想凝聚于心中,努力实现于人世,即使并不能实现,也不能没有对理想的追求。第五章第二节,228页。1.172.0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您没有作答a张衡b张角c张鲁d张道陵本题考查道教发展历史的一个知识点。东汉顺帝元年,张道陵在鸡鸣山倡导道教,信徒尊称他为“天师”,故该教又名“天师道”。之后又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第五章第三节,237页。1.182.0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您没有作答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太尉、太常、太仆d尚书、中书、门下区别于“三公”。1.192.0尊崇自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其哲学基础是()您没有作答a天人合一b知行合一c中庸之道d抽象思维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古代艺术家都比较渴望和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本题考查对我国传统审美思想的掌握。第五章第六节,286.1.202.0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您没有作答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昭穆制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宗法制。见教材162页。1.212.0中国古代思想家多曾思考过礼的起源问题。其中,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的思想家是()您没有作答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因为他曾《礼论》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本题考查对古代制度文化的掌握。第四章第一节,186页。1.222.0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您没有作答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见教材160页。学会正确理解“宗法制在周代逐渐完备”这句话。1.232.0周代,人们按四时祭祀祖先,春祭叫()您没有作答a尝b禘c礿d烝教材235页提到: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1.242.0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您没有作答a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上下与天地同流d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A、B、C体现的是整体思维模式。1.252.0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您没有作答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生产生活文化d制度文化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精神文化。1.262.0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您没有作答a《周礼》b《左传》c《论语》d《孟子》《左传》最早提出礼的重要作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1.272.0人生在世,应该有所害怕,有所畏惧。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思想家是()您没有作答a孔子b孟子c老子d周公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当然,孔子所说的“天命”不完全是宗教角度的。第五章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243页。1.282.0唐代有位诗人曾被贬江州,后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您没有作答a柳宗元b白居易c杜牧d王维本题表面是考文学常识,实则是考查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的影响。白居易曾被贬江州,写下著名的《琵琶行》,其中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来说自己,后皈依佛教,号“香山居士”。教材在第五章第三节讲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时援引了白居易的例子来说明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的影响。242页。1.292.0“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一语反映的是皇帝的()您没有作答a司法权b军事权c行政权d财经权此语出自顾炎武《日知录·财用》。考查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掌握。见教材165页。1.302.0三省六部制中,六部隶属于()您没有作答a三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尚书省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省,礼、吏、户、兵、工、刑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是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教材第166页。2.多选题2.14.0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您没有作答a宗族祭祀b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d军事征伐e发展文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就是祀和戎。本题考查对第四章制度文化中细节的掌握。162页。2.24.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您没有作答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本题考查对“精神文化”概念外延的掌握。以上选项都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故全选。第五章。2.34.0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您没有作答a《老子》b《论语》c《商君书》d《孙子》e《周易》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之辩证思维的掌握。《周易》、《论语》、《老子》、《孙子》都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第五章第一节,219页。2.44.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您没有作答a致知b格物c明德d亲民e止于至善AB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八个步骤的一部分。见教材257页。2.54.0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有()您没有作答a文官制度b武官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e审计制度考查对科举制度的全面掌握。见教材340页。2.64.0下列关于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您没有作答a它是有组织的社会规范系统b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d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e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本题考查制度文化的概念。第四章,159页。2.74.0诞生礼俗包括()您没有作答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d满月礼e周岁礼本题考查民间礼俗规约的诞生礼,诞生礼俗包括求子礼俗、催生礼、洗三、满月礼、百岁礼和周岁礼一系列仪式。2.84.0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您没有作答a中书b门下c尚书d内阁e枢密院“三省六部”屡次被考,必须全面掌握。见教材166页。2.94.0属于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您没有作答a吉b凶c宾d军e嘉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吉、凶、宾、军、嘉”,见教材190页2.104.0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您没有作答a陶渊明《归园田居》b毛泽东《沁园春·雪》c范仲淹《岳阳楼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的艺术审美观念。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和尊崇自然是古代审美的三大观念。其中尊崇自然的例子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创造了文人回归田园自然的典范,而柳宗元“永州八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和苏轼《石钟山记》则通过对山水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毛泽东《沁园春·雪》不属于古代文学。第五章第六节,286、287页。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