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对中国企业建设强势品牌的探讨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中国企业建设强势品牌的探讨姓名:陈太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陈乙20050401对中国企业建设强势品牌的探讨作者:陈太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参考文献(19条)1.参考文献2.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梁绍明.陈振忠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20013.于建原营销管理19994.里斯特劳特定位20025.里斯特劳特新定位20026.埃里克·乔基姆塞勒品牌管理20027.王成荣中国名牌论19998.岳文厚品牌魅力20029.Sam·Hill.ChrisLederer品牌资产200410.苏勇.陈小平品牌通鉴200311.邵景波.姜明辉.尹杜鹃中国企业品牌理念和管理误区[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3(5)12.陈洁从分散到整合:品牌管理的新阶段[期刊论文]-南开管理评论2000(2)13.李刚浅析如何走好品牌创新之路2002(03)14.袁以美论品牌延伸策略[期刊论文]-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5.韩光军论品牌延伸1997(01)16.范秀成论西方跨国公司品牌管理的战略性调整[期刊论文]-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7.肖明超打造强势品牌的秘诀18.缺乏品牌管理意识,本土企业难成世界强势品牌19.品牌DNA核心价值设定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许统邦.杨庆芳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商场现代化2006,(1)加入WTO,中国企业将和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同台竞技,被人们称为经济原子弹的品牌将成为国际战场的主要利器,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打造强势品牌将是其生存之道.2.学位论文陈建和通过设计为企业创建强势品牌2007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强势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而国内众多本土企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原始工业积累,有些在硬件上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但是在软件上,对于品牌意识先天不足,以致在实际操作中无从着手。实践证明,要建立强势品牌继续参与竞争,设计成了品牌国际化中最有力的武器。一个品牌背后承载了文化、历史,同时也代表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等等巨大无形价值,这些无形价值为品牌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个性,并由此造成产品差异。在建立强势品牌的过程中,品牌与设计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品牌与产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又应如何传播品牌价值,做到被目标消费者的认可?本文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己经建立和正在寻求建立强势品牌的本土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在基于理论分析之后,介绍了国外强势品牌的历史渊源,包括国外著名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本土品牌目前尝试的几种国际化模式,指出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并制定不同的品牌战略。然后对影响建立强势品牌的因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主要围绕企业通过设计如何确定并选择价值、提供价值、传播价值、交付价值,并辅以具体的案例加以说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的强势品牌要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品牌所宣传的核心价值。最后论文提出了建立强势品牌的框架,重点对品牌价值提供部分的建立进行了探讨。3.学位论文辰辉提升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问题研究2002该文在深入调研中国企业和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企业品牌管理的成功案例,依据中国企业品牌管理的发展和现状,将整合营销传播(IMC)和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等最新理论的精华融入到品牌管理研究中,对中国企业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以取得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创新性的设计出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品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指标体系,分析了研究品牌竞争力提升问题的现实意义,概述了提升品牌竞争力战略部署.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来评价企业品牌竞争力在竞争中的相对水平,以便为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战略提供指导.第三部分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加强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来为品牌竞争力提升奠定根基.第四部分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来增强品牌竞争力.4.期刊论文吉保华企业竞争的关键:打造强势品牌-商场现代化2007,(22)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何打造强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品牌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的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强势品牌的思路.5.期刊论文姜奎提升和完善企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品牌-管理学家2010,(7)对于打造品牌,很多中国企业一直有相同的兴趣.但什么是行之有效的战略,什么是适宜的营销方式,不同的企业却面临不同的困惑.对于每个企业来说,由于所在的领域不同,所拥有的产品不同,所面对的客户不同,品牌战略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况.6.学位论文刘翠萍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品牌——文化视角研究:中美文化特点及其对品牌建设的影响2007当今世界经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且主要是品牌的竞争。若想获得丰厚利润,并长久立足于市场,必须打造强势品牌。中国企业欲进军海外市场、占据海外市场,必须有叫得响的国际品牌。遗憾的是,中国尚未培育出一个世界品牌。带着疑虑,笔者开展了此项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品牌?论文主要从文化视角,通过对比中美文化特点及其对品牌建设的影响进行研究——因为美国拥有过半的顶级国际品牌。论文首先从品牌和品牌建设角度切入,指出打造强势品牌、知名品牌、顶级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保证,还要有差异化、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去吸引人,更要有不断的创新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令其活力永驻、生命常青。阻碍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和社会的原因,不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接下来,论文对中美文化特点及其渊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当代中美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崇尚和谐、无为与不争的思想,不注重个性、不追求卓越、不努力创新的做法,以及大众文化中的一些短视、急功近利成分都不利于品牌建设。相反,美国文化中的张扬个性、发奋图强、开拓进取、积极创新、追求多样化、对外扩张的雄心和野心等因素则对品牌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从企业层面佐证,论文对52个美国国际品牌背后的企业价值观及20个中国最佳品牌背后的企业价值观通过统计、对比、实证等方法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中国没有世界品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价值观——一些企业不重视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一些企业的价值观不利于品牌建设,还有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实施不得力。概括而言,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中国企业没有世界品牌的首要原因在于多数中国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满足于国内的巨大市场;其次是中国企业不注重创新,研发投入与美国企业比较相去数十倍甚至更多:再次是中国企业毫无特色,产品、服务雷同,营销行为跟风严重;最后是中国企业家官本位思想盛行,创业激情不足,当官愿望永驻。当然,中国企业不是没有建立国际品牌的潜力——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通过吸取别人文化成分中有利于品牌建设的因素,通过构筑有利于品牌建设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文化实施机制,中国企业可以造就世界品牌,因为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建立国际品牌的经济实力。7.期刊论文竺彩华.李静宜谈中国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外交学院学报2004,(1)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跻身于中国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正走出国门.在与外国企业竞争过程中,中国企业明显地感到了一种难以跨越的障碍:品牌劣势.缺乏强势品牌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努力培育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8.学位论文孙立娟从东软的发展过程看强势品牌塑造2004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一些品牌发展的困难,即如何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势品牌的企业,来促进公司的发展?该文从东软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品牌塑造过程,总结出一些关于强势品牌塑造的方法和模型.包括建立品牌组织,品牌识别与定位,品牌结构的挑战,和品牌创建等,其中强调从企业基础的品牌平台建立来创建企业的品牌.今天市场日趋复杂,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企业需要更完善的品牌管理系统,使品牌反映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并持续有效地加以传播,能够真正的为企业创造资产.9.期刊论文雷兴长.李正凯中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16)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国际服务外包获得了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开始积极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承接方企业的角度思考,中国企业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时有优势和劣势,也面临机遇和威胁.为了大力拓展业务,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主动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培养和引进外包人才、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科技、打造外包企业强势品牌、成立服务外包协会、与国际外包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10.学位论文杨云海升达品牌培育案例研究2007一、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中国木地板产业经过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地面铺装材料的主导产品,形成了一批令世界瞩目的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质量标准,培育起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木地板市场,强势品牌的地位已逐步显现,品牌消费时代已向我们走来。由于木地板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关于品牌塑造方面的研究不多,但品牌的研究和塑造又是任何木地板企业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升达公司通过10年的建设,升达品牌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取得了强势品牌的地位。本文借助现代管理与营销知识,通过对升达品牌培育途径和方法的分析,尝试对升达公司的品牌培育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从现实意义讲,对处于高速成长和激烈竞争状态的中国木地板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理论研究角度讲,可补充来自中国企业实践的案例材料;对于其它正在探索如何培育品牌的中国企业而言,也可获得有借鉴价值的案例总结与分析。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价值、品牌文化的角度,对升达公司的品牌培育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木地板行业发展趋势和升达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升达品牌的方法和途径。1、运用凯勒的USP定位理论和余明阳先生的品牌四周期理论等,分析和总结了升达公司的产品定位策略、目标消费者价值定位策略和竞争者定位策略。2、根据品牌具有独特性、整体性、内在稳定性的特点,从升达品牌的名称、商标、外在表现和内在的一致性等方面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升达品牌的个性。3、从品牌核心竞争力、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理念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升达品牌的价值表现。4、系统地分析了升达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诠释了升达品牌“自然是榜样”的品牌灵魂、“领先、生态、关爱”的品牌内涵。5、通过对木地板行业和升达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运用品牌管理理论,提出了提升升达品牌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品牌管理机构建设、品牌评估和品牌危机管理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三、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以木地板行业的一家企业为例,从该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如何培育品牌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在这个行业中的各地板企业为抓住这一机会,大都采取了增加产量、拓宽渠道、价格促销的经营策略,很少系统地研究品牌问题。本研究抛砖引玉,为木地板企业今后塑造品牌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品牌培养是中国企业具有共性的问题。从进入市场经济30年时间,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由过去利用劳动力与资源优势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转向以品牌、创新竞争中,如何在成长中的市场上,既能兼顾企业当前的收入和盈利需要,又要有效培育自己的品牌,仍是中国企业还在探索或摸索的问题。本文提供的这些品牌培育与建设经验,可为其他中国企业所借鉴。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a684dfb-00e7-477c-8ead-9df90147c974下载时间:2010年9月22日
本文标题:对中国企业建设强势品牌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