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新员工入职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新员工入职质量基础知识培训目录I.引言II.质量的定义,什么是质量?III.对质量的认识和理解IV.质量的意义及其特性V.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现代全面质量管理VI.如何创造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来蕴养质量意识VII.如何通过自己的了解,来实现质量管理的价值观VIII.为什么选择IX.结束语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泛指一切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质量Q:站在顾客立场,制造令顾客称心满意的产品以产品和服务为媒体完全实现对顾客之承诺。quality2.什么是质量有两种含义:第一,产品本身的质量,即合格与否。第二,生产产品过程的质量,即生产过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按设定的标准进行实施。①质量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战略。②质量是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武器。③质量是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④质量是人民生活的保障。3.对质量的认识和理解两种理解:a).质量意味着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实现收益增加。但提供更多或更好的质量特征会导致成本上升。b).质量意味着合格或没有缺陷,提高质量通常会降低成本。综合分析来看,第一种质量是顾客满意的源泉,第二种质量是顾客不满的原因。质量等级指对同一用途或功能的事物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而对质量要求所作的有意识的区分。不同的等级意味着不同的购买能力或消费层次。Customer顾客外部顾客·直接顾客·最终顾客企业内顾客·下工序质量的意义及其特性质量的意义:提高质量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质量有利于员工的发展;提高质量进顾客满意的保证;只有合法经营并持续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组织才会持续发展。特性:①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②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③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④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⑤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质量=产品特性+避免缺陷如:适用性,满足客户需求,把正确的事做正确质量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产品的质量特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性能b)寿命c)可靠性d)安全性e)经济性服务质量特性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时间性b)安全性c)经济性d)舒适性e)功能性f)文明性魅力质量特性和必须质量特性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将质量特性分为魅力特性和必须特性。a)魅力质量特性:如果充分的话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b)必须质量特性: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就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特性。必须质量特性比魅力质量特性更容易确定。魅力质量特性有可能变化为必须质量特性。4、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现代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a)质量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质量管理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把质量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或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同时强调必须体现以下两个思想:a)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b)为顾客服务的思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质量管理追求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致性稳定性整齐划一受变化影响小工序或流程INPUTxOUTPUTy2、全员的质量管理企业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实现全员的质量管理,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2)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任务和职权,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3)要开展出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还有很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如合理化建议制度和质量相关的劳动竞赛。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查能够●发现不良●减少不良流出●为改善提供依据×检查不能●减少不良●杜绝不良流出仅靠检查不能保证质量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的上层、中层、基层管理乃至一线工通力协作,其中尤其以高层管理能否全力以赴起着决定性作用。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高层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制订出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政策和质量计划,并统一组织。中层管理则要贯彻落实领导层的质量决策,运用一定的方法找到各部门的目标和对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并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业务进行生产。2)产品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的有关部门中的,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和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深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必须善于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验,不断改进本组织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多方法的质量管理”要求的是“程序科学、方法灵活、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如何创造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来蕴养质量意识质量文化是指组织全体员工在质量方面所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质量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①物质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基础层面,即外层;②制度文化层,是质量精神文化层和质量物质文化层的中介;③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质量意识的发展过程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符合要求,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满足及超越客户期望,让其感到满意。顾客有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之分。质量意识的发展过程: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习惯出来的(全员参与)最上面一层就是质量意识的最高目标!什么是顾客顾客可以是企业外部的或内部的。在公司外部:公司产品的直接或间接用户就是我们的顾客。在公司内部: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你的顾客。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合格品的影响1、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我们买东西时最关心的是什么?我们买手机为什么想买苹果等大品牌的手机?价格?产品质量?如果产品质量低会带来什么后果?销售价格低、客户不满意、顾客减少→公司利润降低→公司亏损→公司倒闭→我们怎么办?产品质量低到规格以外,即不符合要求,就产生了不合格品。2.不合格品产生什么影响呢不合格品的处理来看影响:1)不合格品流出到达客户:客户不满意、投诉甚至索赔、失去客户;2)不合格品作为废料处理:经济损失巨大;3)不合格品降级使用:售价降低,经济损失大,甚至造成交货进度推迟,客户满意度下降,损坏公司信誉;4)不合格品让步放行:存在产品质量降低,引起客户投诉的风险;5)不合格品返工:即使返工合格,势必增加返工的人力成本、能耗成本、设备磨损成本、检测成本,经济损失巨大。总之:不合格品影响十分巨大,增加大量不合格处理成本,影响交货进度,顾客满意度下降,甚至丢失客户,公司亏损。1、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先前说过,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其特性是固有的,本来就有的,也就是说产品形成后质量就形成了,检验只是辨别质量的好坏程度,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会改变产产品质量,所以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如何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2)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合格品过程是一系列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活动,也就是说输入和活动即人、机、料、法、环、测(5M1E)影响产品质量。人:技能的熟练度、责任心(或者说质量意识)、员工是否按作业标准操作。机:设备的稳定性、设备的精度、设备的可操作性。料:原料质量的稳定性。法:即作业标准是否合理、科学、实用。环:生产所处的环境,包括环境卫生、现场区域划分的合理性等。测:测量工具的选用,操作方法等。1、六因素——人(Man):1)了解程序,掌握方法,并一丝不苟地执行;2)熟悉产品,理解产品;3)善于思考、总结和发现问题;4)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质量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不断提高人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服务的质量,这就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样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与人有很大的关系。3、如何避免不合格品2)六因素——机(Machine):机就是设备:1、正确操作;2、日常维护;3、定期保养;4、及时维修。3、六因素——料(Material):1、来料要确认(注意特采品);2、标识要清楚;3、放置要分区、分类、定量、定位;4、摆放要整齐;5、拿取要轻、缓;6、防护不能少。4、六因素——法(Method):1、规定的方法;2、规定的动作;3、切忌方便随意,凭经验。5、六因素——测量(Measure):1、选用量具;2、检查、确认量具;3、正确操作量具;4、定时保养量具;5、合理保存量具。6、六因素——环境:(Environment)1、5S管理;2、工作环境要求控制。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分工合作,任何产品都不太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全部完成,产品总是分工序、分流程,包括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协助,这些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只要其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个产品质量或工作质量。“三不原则”就是每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原则。“三不原则”的实施,意味着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是主角,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认真贯彻的要求和结果。“三不原则”的实施,导入了“供应商——客户”的市场关系,每个人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是制造者、供应者,因此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下道工序是客户”的观念。要实现“三不原则”,要做到“不制造不合格品”,这就要求我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要求我们以“零缺点”的观念和方式工作。三不原则不生产不良品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时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的几率。准备充分并过程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品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不接受不良品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道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前道工序。前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对策,使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所造成的浪费。生产过程工序互检:上道责任工序对下道责任工序负责——不生产不良品。下道责任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监督——不接受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处置和防止对策。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否则会被下道“客户”所拒收。每个员工必须对本工序的产品何为“合格”、“不合格”以及“异常”的三种状况界定得非常清楚明确。知道标准化作业是制造合格品的关键,但同时还必须知道制造不合格品的原因,也就知道避免不合格产生的措施,也会认真落实这些预防措施,执行标准作业。三不原则的实施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建立起“生产出使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的信念,一根无形的质量链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制约着每个操作者,使流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进入有序的良性循环。通过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据统计,市场不良的原因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工作不良,其中90%都是低级错误。要降低市场不良,务必从提高工作质量、减少低级错误做起。低级错误时代现场生产员工必须做到“五个一”第一,
本文标题:新员工入职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9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