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行四边形判定(二)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总体是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程序流程比较合理,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能顺利掌握本课的内容,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较少。2.教学时间把控制合理;整堂课的时间利用率比较高,数学在探究问题中大约使用了18分钟,学生上黑板板书花费了10分钟,老师提问与讲解17分钟左右;能够做到堂堂清。3.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练习,对于解决四边形的相关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一些具体的四边形的问题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四边形中,树立了初步的数学辩证唯物主义观念。4.学生在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与突破效果较好。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较好掌握本课的内容,能利用本课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例题4的证明过程,并且部分学生证明的方法只用到小学的内容;5.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比较活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合作,培养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二、反思问题:1.在此节课之前,没有对三角形的中线进行复习,对于三角形的中线的辅助线(中线倍长)的理解不够,对于例题4,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部分学生解决的难度比较大;问题是如果进入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知识—运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老路上来了,这是现在的课程改革不提倡的。老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一定不好?2.对于课本的中位线的证明方式是否可以改进?在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引入面积?因为将来可以用中位线解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为将来的教学服务。3.对于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在本课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回顾小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不难得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此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重新证明这个问题,让数学体会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4.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容易证明出相关的问题,在合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完全不用动脑筋,顺理成章的获得证明过程,不利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怎么样才能保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让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三、课堂重建:1.在探究1之前设计两道巩固小练习,对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两种判定定理及三角形的中线相关的辅助线进行复习,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数学解决例题4应该有很好的作用;或者可以采用课前预习的方式来分散本节课中的难点;2.探究1的时间可以缩短1-2分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数学的数学探究1解决都很好;3.对于中位线,可以增加一个相关的训练题,利用中位线求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中位线的理解以及将来梯形的中位线可能是一个铺垫;4.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可以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出现,从问题中引入相关概念。
本文标题:平行四边形判定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9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