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工作总结与聘期述职科研处(2006年12月5日)我代表科研处领导班子对照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结合2006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述职,请大家评议。三年来,在校党政领导及分管校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拼搏努力下,在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和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应用特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行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遵循“扩大规模、强化特色,扶优立新、整体推进”的科研发展战略,通过精心谋划、悉心组织、努力工作,使学校的科技工作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一、纵向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主持承担国家和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03年至2006年,我校的科研工作立足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加强战略重点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通过调研,适时制定和调整我校的科研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我校的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纵向科研经费以及纵向科研的规模和层次均实现了持续增长,科研水平和实力不断增强,超额完成了任期内纵向科研的各项目标任务。22006年截至11月底,我校共推荐申报各类计划项目596项,获准立项238项,纵向合同经费3264万元,到帐经费2482万元,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经费量,分别较2003年增长了171%和139%。2003年度至2006年纵向科研情况一览表年度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1月底)年均增长(%)申报数(项)250723572596∕立项数(项)9717034223848合同总经费(万元)120318863436326457到帐总经费(万元)103713962410248246●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首次超过两位数,2006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并获得独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重大突破,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获得资助连续三年超过申报数的50%,超过全国的平均自助率。●2004年取得主持承担国防军工项目的突破,三年来保持了国防军工项目不断线,共获得国防军工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承担12项。2006年学校率先成为安徽省高校取得国防军工科研生产二级保密资质单位,为主持承担国防军工科研任务取得了准入证。●2006年实现了主持承担国家863四项、军口863三项,参与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不少于六项的有一重大突破。二、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建设的领域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成果推广应用效益显著。三年来,通过科研政策的调整和引导,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社3会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应用研究,大力推进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工作面向社会、促进经济、服务企业的能力。科研处重视加强资质建设,为广大教师承接横向课题和工程项目增强了竞争力。目前科研处科教开发部已取得:污水处理设计乙级资质、环境施工乙级资质、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现正在组织申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和环境评估资质认证工作。2006年(截止11月底)学校共承担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课题260项,其中单项合同金额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项,单项合同金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项,项目合同经费总计6892万元,到帐经费总计5377万元,分别较2003年增长了173%和96%,超过了2005年全年所完成的任务。2003年度至2006年横向科研情况一览表年度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1月底)年均增长(%)横向课题数(项)14715024926024合同总经费(万元)252935786592689258到帐总经费(万元)274934204468537732单项合同金额50万元以上1114172646单项合同金额100万元以上681656单项合同金额500万元以上0122三年以来,我校的横向科研无论是承担的项目数,还是规模,均完成了任期目标任务,2005年科教开发部获得了国家科技部授予的4“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等荣誉称号。三、重视成果积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奖励与授权专利的层次和数量显著提高重视成果的积累和集成,继续鼓励和资助成果申报和专利申请,引导专利申请重在发明的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取得中断十年后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重大突破。2003年至2006年科研成果一览表年度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总计鉴定(含验收、评审)科技成果(项)1630181882申请专利数(项)发明专利21192051111实用新型专利(含软件登记、外观设计等)1311133067授权专利数(项)发明专利41372347实用新型专利(含软件登记、外观设计等)2211(含著作权登记2项)1732科技奖励(项)科技奖励申报51305060191获国家级奖励00推荐候选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获得省部级奖励(工大为第一单位)15(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119(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社科一等奖1项)12(其中教育部高校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57获地市级奖励63111333论文发表(篇)公开刊物发表124616372677∕1853(年均)核心期刊(226)200260354∕271(年均)SCI收录5372102∕76(年均)EI收录143125262∕177(年均)ISTP112116∕16(年均)出版著作(部)专著181916∕53(年)教材514528∕124(年)5三年以来,在科技奖励方面,我校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60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安徽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共获得授权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仅2006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3项,较2003年的4项,增长475%。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任期内科技成果的各项指标也圆满地得以完成。四、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规范科研基地运行管理,重点科研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学校依托优势重点学科新增教育部农产品生物化工、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等15个科研基地,使依托学校建设和与企业联合共建的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分别达到13个和6个。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依托我校机电学科组建的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被安徽省政府纳入建设计划项目,已到款一千万元,正在建设之中。三年来:●在开展重点科研基地自评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组织通过了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工作。●组织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申报工作。“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正在评审之中。●首批振兴试点建设的摩擦学研究所,已按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6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与验收,二期建设业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6年我校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共建“安徽省现代成像与现实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安徽省批准立项。●组织了安徽省级“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申报工作,目前正在评审之中。●重视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继续关注“校中青年科技创新群体”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实行“滚动建设,有出有进”的动态建设机制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重大项目,获得标志性成果”并重的团队考核评价体系,团队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和团队建设,现已有4个创新群体进入省级创新团队建设行列;管理学院“决策科学与信息系统技术”创新团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建设行列;电气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被国务院外专局和教育部批准列入“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行列。五、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工程在学校党政领导的直接关注下,学校先后组织相关学院走出去和请进来,又与一批市、县级人民政府、行业骨干研究所和大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和战略联盟协议,通过共建研发基地、委托科研任务、共同申报项目、联合培养人才等多种形式,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工程、7扩大合作领域、增强服务能力,寻求到更多的合作渠道和机遇。06年牵头组团圆满完成了中国深圳高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合肥项目资本对接会以及中国芜湖科博会等大型科技成果展,参加省内外科技洽谈会、信息发布会等100余场(次),及时宣传和展示了学校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为促进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六、完善科研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学科优势,凸现科研特色2005年学校成功召开了合肥工业大学第四次科技暨第一次产业工作会议,制定和修订了12项科技政策文件,确定了科研工作在我校今后一段建设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特长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活动。“十五”期间,在我校所获得的项目总数中应用型研究课题占85%以上,其中从企业获得的课题占2/3。在安徽省“十一五”第一期科技攻关的15个重大项目中,我校参与承担7项,占总数47%,占工业类55%,在125个重点项目中,我校承担和参与承担19项,占总数15%,占工业类28%。在汽车技术安全性能与自动化装备、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应用、农产品深加工与生物化工、数字化设计与绿色制造、材料改性制备与成型、集成电路设计与微波器件、安全关键技术检测与控制、电子信息技术及新材料应用、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决策等领域和方向上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已在申请承担“十一五”国家、军工、省部、企业重大科技任务中得以显现。8七、加强战略研究,科学规划发展,促使学校科技工作持续较快发展加强战略思考,发挥专家作用,研究诊断制约和影响我校科技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组织编制了合肥工业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系统思考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我校科研组织形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合作机制的研究”以及“大学排名评价体系分析及我校应对措施研究”等3个招标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应对措施建议。●配合学校新一轮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起草了科研业绩量化指标和考核评价体系。●科研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已部分投入使用,重新设计的科学研究网页已正式开通,为广大教师、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更便捷的服务。●通过对全校各学院科研工作的调研,及时进行总结、规划,正在参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我校的实际,修订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办法。八、其它主要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圆满完成了教学评估科研处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学校科技专家库,先后向科技部、教育部、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办、教育厅、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等部门及时报送和9推荐学校科技专家。●编辑出版年度《科技公报》及《安徽省高校科研》,完成了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统计上报工作。●加强和规范校科协的工作,积极配合和支持挂靠我校的学术团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联合设备实验室处组织参加了2006年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组织完成了2006年度校科研发展基金立项评审工作,立项45项。2003年度至今,校科研发展基金已总计立项177项,为我校广大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和获得更高层次的项目奠定了基础。九、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由于缺乏有知名度的科研领军人物和能够进入高层次参与运筹和操控项目的专家,使得学校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缺乏竞争力和参与的机会。●由于科研组织形式小而散,缺乏资源整合和有效联合的政策和机制,造成竞争和承担综合、系统、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不足,制约了学校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和经费的大幅度增
本文标题:工作总结与聘期述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