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2020年地理选考复习讲义--来源:浙江学考选考墙
1地理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多层次的天体系统考点一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a)(1)类型:①自然天体:星云(云雾状)、恒星(能发光)、行星(绕恒星运转)、卫星(绕行星运转)等。②人造天体:人类发射进入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等。(2)特点:在宇宙中分布不均匀,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考点二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b)总星系可见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考点三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c)(1)组成: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2)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A.水量、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考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1)普通性:在太阳系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特殊性——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2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1课时太阳辐射与地球考点一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a)(1)概念: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2)能量分布: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μm,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考点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b)(1)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2)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4)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第2课时太阳活动与地球考点一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b)(1)概念与类型: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如右图)。(2)特点:①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是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1000~1500K。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11年。②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短时间释放巨大能量;周期约11年。③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其强度相应增大,在耀斑爆发时格外强烈。考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1)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2)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3)受太阳风影响,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3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考点一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b)1.周期含义参照物时间长度自转角度意义A恒星日遥远恒星23小时56分4秒360°自转真正周期B太阳日太阳24小时360°59′日常所用2.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3)60°纬线上点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点的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其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其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考点二昼夜交替现象(b)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为晨线。(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3)周期:24小时。2.晨昏线(1)主要特点①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②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③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④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4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⑤晨昏线(圈)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⑥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方向)移动。(2)判断方法。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3)应用。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①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图中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②确定地方时③确定日期和节气A.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冬至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A.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右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B.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考点三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b)1.概述: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思考: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岸比较合理,为什么?5答:建在南岸比较合理。因为南岸为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岸为侵蚀岸,泥沙不易淤积。而北岸位于左岸,为沉积岸,泥沙易淤积,不宜建港。2.判断方法(1)顺口溜记忆法: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2)“左右手”演示法: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考点四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c)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2.地方时(1)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2)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步骤与规则如图。3.时区与区时(1)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注意: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注意: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指的是中时区(或零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3)计算①确定时区:某地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东经度所求结果为东时区,西经度所求结果为西时区)。②计算时间: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相同。技巧:所求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1小时。如图所示,可将已知地点和所求地点所在的时区标注在坐标轴上,计算出时区差和时间差后,顺箭头所指方向加,逆箭头方向减。6考点五国际日期变更线(b)1.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两条日期分界线两侧日期差异特性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零时所在的经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联系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即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合2.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示。(2)极地投影图示。技巧:解答有关日期变更线的问题时,可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找出某条经线上的地方时,计算出0时(24时)所在经线,然后作一辅助图来直观地反映日期状况。若有其他条件,如东西半球,昼夜状况可同时转绘在辅助图上。例如,当北京时间4点时,全球新旧一天范围可作辅助如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新的一天,非阴影部分为旧的一天)。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考点一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b)考点二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c)7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影响(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做回归运动。(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c)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当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即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2.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技巧:能够指示“正午”的信息很多,如一地某日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一天中物影最短的时刻等。3.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8(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门窗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门窗朝北可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纬度。(5)确定楼间距、楼高①原则: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保持适当距离。②确定方法:以我国为例(如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tanH。(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①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②方法: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如图)。4.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H=90°-B、C纬度差=90°-(10°+23.5°)=56.5°。考点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c)1.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地地区出现极昼;另一(南、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地地区出现极夜。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④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四周出现极昼(南极四周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
本文标题:2020年地理选考复习讲义--来源:浙江学考选考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3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