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家居行业 > 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1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我的教育故事每个人都需要欣赏,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被欣赏的感觉真好,被欣赏是人们前进的动力!《题西林壁》中有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觉得写得真好,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着50多个学生,如果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个学生,你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而学生在被欣赏的眼光中,在充满信任的肯定中,在满怀热情的交流中,在恰如其分的鼓励下,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班有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名叫孙莹,平时做什么事情都不怎么用心,下课又爱疯打,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老师们常常拿她没有办法,家长更是无可奈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她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读着课文,而她呢?到这个位置上走走,到那个同学那看看,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她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一向来都是被人看不起,父母能力特别低下,回到家中也得不到半点鼓励,光靠我骂一顿就有用吗?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在巡逻的过程中,我来到她的身边,摸着她的头,微笑着说:“老师真想听你读书。”起初,她那倔强的性格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当她看到我和蔼可亲的笑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当我转了一圈,再回到她的面前,她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了,还向我认真地请教了两个字,都是课外书上的,我先告诉他怎样读,然后说:“如果从今天起你都能这样用心读书,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她点点头,非常2用心地接着读下去。在那天的晨读课上,我认真地总结了读书情况,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个特别的孩子——孙莹说:“明天,你还能这样读书给老师听吗?”她使劲地点点头。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光当上了班级的领读员,而且还被大家评为“朗读小明星”,课堂中的她变化更大,不仅能积极思考,把手举得直直地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对他们作出有效的评价。一个个好词妙句常常博得同学们的掌声,让她更加充满了信心,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也象征性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她变了,变得回到家里也尊重父母了,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在家长会上,她妈妈拉着孙莹到我身边,说:“孩子的这些进步要感谢的是老师,我做家长的也该感谢你,把我的孩子教育得这么听话了,我感谢你!”我竖起大拇指对孙莹说:“孙莹,你真了不起!”而她回报给我的就是那一脸灿烂的微笑。回顾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如果我们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缺点多于优点的孩子,他们的可爱之处也许就会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惊喜。如果这样能使他们显得更加自信、活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孩子们的心是一片海,宽广而深邃。一石投下,可能悄无声息,也有可能溅起一片涟漪。老师的引导就是这块石,等待着去发现这片海洋的宝藏。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我们说,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生命。语文课堂本就是个充满感情,注重情感教育的地方。当我们总是感叹于现在的孩子少了爱心,太过自我时,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其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倾诉。语文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正像干涸的3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本文标题: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3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