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一、教科书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教材编排的结构体系能够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每一节常常是从“思考”开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推理,进行自主探索;书中设置的“探究”、“探究与发现”等活动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促使他们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阅读与思考”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自学习惯的养成;“实习作业”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近年不断深化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一点在教材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学应用贯穿教材的始终。(1)通过丰富的实例,从实际背景引出数学新知识。例如从对大学生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实例得出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方法;从气球膨胀率和高台跳水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等等。这样强调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教材设置的“实习作业”(统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应用,从而使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理性精神。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例如在《常用逻辑用语》一章的例题与习题设计上,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逻辑语言进行数学描述、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导数》的第一节设置了“变化率”,通过“气球膨胀率”和“高台跳水”两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进而抽象概括出导数的概念的过程和方法,进而又用学生已经熟悉“高台跳水”问题去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等问题;在研究《圆锥曲线》和《导数》的过程中,总是辅以图像或引导学生动手作图,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推理与证明》、《框图》中非常丰富的例子,都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的好素材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的本质。教材在便于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都提出了有用的使用建议,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栏目,例如:“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用《几何画板》研究双曲线的渐近线”、“用《几何画板》研究抛物线”、“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等等。二、积极探索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带给我们的是压力与挑战。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焕然一新的教科书,我们有喜悦,也有困惑、质疑。不论选用哪一本教材,都会有它的优势与瑕疵。因此,应该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弄清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寻找对策,探索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前一阶段的教学,要用好手中的新教材,做好以下几点是有益的:1.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理念比以往更加全面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收集和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这样丰富的内涵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更大的开发空间。例如,倡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研究圆锥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适当,不要为了用而用,是需要才用。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时,运用几何画板演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生成过程,是非常直观的,有条件的学校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学生将会对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理解得更为深刻。例如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往往需要将实验所得数据先制成散点图,再探求线性回归模型,求出相关系数,来说明拟合的效果好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先引导学生学会动手绘图、计算来完成,并通过这个完整过程体会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但是学生的绘图和运算往往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可以教会学会利用Excel进行检验的方法。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新课程理念中继续得到强调和发扬,“双基”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地落实双基。一方面是继承“传统双基”中的合理成分,例如重视函数的概念、数形结合思想等基本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要结合教材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经历这些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反复接触,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对于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应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练习、习题的功能,在学完概念、公式、性质之后进行基本运算、作图、推理证明的训练。对于删减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拾回,削弱的也不必再强化。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算法、数据处理、函数建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等内容和方法也加入“双基”的行列,这些更需要我们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基础知识的教学要重过程、重核心知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对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时,就可以渗透算法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估算技能,能正确熟练地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熟练的技能,进而培养数学能力。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新课程在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新的要求,学生会出现不适应问题,例如许多学生感觉进入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很快、知识变得抽象了、理解难度加大了、解题思路不清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认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与体会,但是,由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诸多的,所以仅从数学学习方法本身做指导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引导应该是多方面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引导;自我监控能力的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引导;个别学习的引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引导等。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本文标题: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科书的学习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4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