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内涵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浅谈《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内涵郭彧马宝善先生在他的著作《易道•德性说》一书中列出了一幅《六十四卦方圆图》(见图1),这是继北宋邵雍《伏羲八卦图》(亦称之为《先天图》)之后一幅创新的易图。图1.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图2.邵雍《伏羲八卦图》马宝善先生此图与邵雍《伏羲八卦图》不同的地方有以下二点:1.邵雍图之圆图“象天”,是以乾一为祖经过六变而得,具体变化方法如同他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所说:“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四变而十有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邵雍说“图从中起”,即是从乾姤之中到复坤之中起而分左右。其圆图内卦(内贞外悔),左边是以乾兑离震为序;右边是以坤艮坎巽为序。整个圆图是一“O”型模式,象征天上日月运行,所以邵雍说“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马宝善先生之圆图则是本着《易经》六十四卦之序,以乾遯之中到恒未济之中起而分左右。其圆图左边是乾至恒三十二卦;右边是遯至未济三十二卦。这就与原本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的划分有所不同,既然六十四卦分作上下两部分,如果考虑“上经与下经都是十八个卦象”的不严密性,显然平分是有道理的。2.邵雍图之方图“象地”,是以八个相同内卦为标准把圆图分作八段:乾为第一段;兑实用标准文案文档为第二段;离为第三段;震为第四段;巽为第五段;坎为第六段;艮为第七段;坤为第八段。然后自下向上把八段垒成方图,象征禾苗由地里向上生长,所以邵雍说“顺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马宝善先生之方图则是改造邵雍方图而来。具体改造方法是:邵雍方图乾一至震四仍旧而原样不动,只是把邵雍方图巽四至坤八翻转过来,变原先一列乾与八列坤对角相视为一列上下相视。邵雍方图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自图右下方至图左上方,呈“╲”对角排列;马氏方图则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自图右下方至图中心,接巽五之后又坎六艮七坤八反行至图右上方,呈“﹤”半对角排列。马宝善先生创作的易图,其内涵与邵雍《先天图》有所不同,下面就笔者分析所得,初步阐述如下。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图3.图解《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1.马氏圆图的内涵。如果把我们把《易经》的文字去掉,就成了六十四卦符号体系的《序卦图》。《易经》六十四卦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前三十二卦为乾卦至恒卦;后三十二卦为遯卦至未济卦。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卽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覆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见《周易注疏》)后人据此“表里视之遂成两卦”之说遂作出了下图: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图4.南宋杨甲《六经图》所列《序卦图》《易经》原本有六十四个卦象,依照“表里视之遂成两卦”之说,上经只有十八个卦象,下经也只有十八个卦象,合计三十六个卦象,这样就与《序卦》之说有所不合。所以,孔颖达又说:且圣人本定先后,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卽变。(同上)马宝善先生敏感地察觉到这个说法的不妥之处,于是作图予以纠正。断然主张平分《易经》六十四个卦象,上下经各三十二个卦象。这从“易道象数逻辑”的角度考量,应该说很有道理。从卦的时空属性来看,初爻的时空属性与上爻的时空属性截然不同。如果说“覆”(翻跟头)是“表里视之”,而不是“上下与始终视之”,显然有悖易学道理。六十四卦的卦象,只有“初始”与“终了”;只有“下位”与“上位”,怎么会有“表里”?从圆图的成对的卦象看,所谓“变”即是卦的六个爻的阴阳属性完全相反,也称之为“反对卦”,所以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就是“反对卦”。这个说法,没有异议。实用标准文案文档所谓“覆”即是正着看是一个卦象,翻跟头看又是另一个卦象,所以六十四卦除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八个卦象(四对),其余五十六个卦象(二十八对)都是“覆”的卦象。这个说法,大有异议。我们看否和泰、随和蛊、渐和归妹、既济和未济,即是“变”又是“覆”。所以,上下经各自只有“十八个卦象”的说法,不具有严密性。同样,杨甲所列的《序卦图》也不尽合理。马宝善缜密思考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主张上下经应该各有三十二个卦象。《序卦》说咸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王弼注:凡序卦所明,非易之緼也。盖因卦之次,托以明义。咸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人伦之道莫大乎夫妇,故夫子殷勤深述其义以崇人伦之始,而不系之于离也。先儒以乾至离为上经,天道也;咸至未济为下经,人事也。夫易六画成卦,三材必备,错综天人以效变化,岂有天道人事偏于上下哉!斯盖守文而不求义,失之远矣。王弼的意见,显然批评了离卦属于上经咸卦属于下经的说法。马宝善先生不欣赏原先上实用标准文案文档下经卦象的分法,其理由是“有天地”后人与动物并存,万物都有阴阳,也都有“感”生,只有人“遯”离动物之后,人类才成为“最灵”。所以他主张下经从“遯”卦开始。2.马氏方图的内涵马宝善先生所作方图,每列四对反对卦,八列三十二对反对卦上下位置对应,八列反对卦卦数之和皆为65,每列八个卦象四对反对卦数之和皆为260。每列八个卦象四对反对卦,其阳爻数24,阴爻数24,八列阴阳爻数皆如此。如果依照邵雍给六十四卦赋予的卦数(乾一至坤六十四),则马氏方图就有了数学方面“纵横图”的意义。笔者一贯认为,直接把莱布尼兹的二进制数学应用到中国的易图方面,是有明显错误的。其理由则在于莱布尼兹不明白卦象的顺序是自下向上,他是以卦的上爻作为二进制的个位,比如他给剥卦赋予的二进制数是000001(十进制数1),如果把卦的初爻当作二进制的个位,则剥卦的二进制数就应该是100000(十进制的32)。如果我们把卦象的初爻当作二进制的个位,把马氏方图每列反对卦的二进制数相加,八列反对卦的二进制数之和也都相等,化作十进制皆为252。如此,《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的方图也具有“纵横图”方面的数学意义。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图5.马氏方图之二进制数从易图学发展史方面来看,《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是现代易图方面的又一显著创造,的确具有义理方面的实用意义。圆图凸显的是《序卦》六十四卦“二二相耦”以及“变”、“覆”和“亦变亦覆”的特性;方图凸显的是反对卦数与二进制数(非莱布尼兹之数)的数学方面“幻方”的科学性。总之,《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序卦》的含义,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反对卦之间的卦象和数字之间的数理关系,从而验证马氏新《易》说的合理性。比如说,马宝善先生主张重新划分《易经》上下卦的道理,则是图表现的一目了然。马宝善先生创造的新易图告诉我们,研究易学的确要“象数言意四者不可缺一”,任何义理都应该出于象数。而正确的象数里面必定有一定的义理存在,那种脱离象数而空谈“义理”的研究方法是不可取的。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前不久,上海学者王俊龙运用“太极代数”的方法,已经证明马宝善先生此图具有数学方面的科学性。今笔者从象数易学的角度,初步论证了《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所蕴含的义理。马宝善先生创新的易图,其象数以及义理方面的含义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以上仅仅是个人初步理解而已,希望有识者批评指正。郭彧识于2003.9.14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文档
本文标题:马氏六十四卦方圆图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5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