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月教学反思:误区与对策黄学友“教学反思”是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它既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途径。可以说,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它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这一研修活动中获益良多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研修形式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走人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些误区一是敷衍应付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恩(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辞不达意,东扯西拉;要么摘抄文稿,权当“反思”。二是隔靴搔痒。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息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例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除少数同学外,一般掌握得还可以”,“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除个别环节外,其余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此等等,这类“反思”不痛不痒,它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少数学生、个别环节存有缺瞎这一层面上,而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未作理性化的思考。三是写成总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作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这一阶段的教学成绩,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可以说,上述形式的“反思”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它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需要纠正的问题。二、走出教学反思误区的对策要使我们的教学反思走出误区、步人正轨.就必须要深刻领会”教学反思”的含义及特征.明确反恩对象,掌握反思策略。I.反思含义再解读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进行理性化的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进行慨括,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的一种职业化过程。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化的总结与提升。显然,当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时,我们的反思才深刻。二是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学反思”若无创造性、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那就是无效的反思。《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月三是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反思教学是教师的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四是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突破自身封闭,在反思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这也正是教学反思的目的所在。2.反思对象再明确教学反思的指向非常明确、集中,那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作教学反思时,我们的思维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否则反思就容易无的放矢。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对象的反思,一般针对三个方面: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①对教材(教学内容)理解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教学内容)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得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确定得是否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②对教师教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策略是否科学?教学理念是否体现教材的本质?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符合教材的需要?教学环节(过程)安排(预设)是否优化并得以实现?’③对学生学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作为互动的一方,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即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怎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联系得是否紧密(如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无必要)?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状况如何(即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状况的自我认识是否清楚明白(即“我”学得怎样)?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到位?一般地,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这些问题。当然,每次反思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某一点进行深入剖析,作认真反思,同样能取得好效果。3.反思策略再加强。第一,在理论(观念)的引领下反思。反思并不等于闭门苦思苦想,也不等于自我检讨,反思应该是在某种理论和观念的引领下进行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也只有引入新观点才能打破定势和平衡,激活反思思维,拓宽反思思路,开启反思智慧。否则,我们的反思只能是简单的回顾和浅层次的检讨,没有触及灵魂,不能革新自己的思想观念,那我们的专业水平自然也就无法上档次。第二,在问题的牵引下反思。课前在预设教学时,有意识地确定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一问题进课堂,围绕这一问题组织教学。课后,再对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作反思。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反思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第三,在教学全过程中反思。首先,要在课前对自己所设计的预案进行前瞻性的再审视,看教学思路有无调整和补充的必要。其次,在课中要根据反馈的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思,依靠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在课后作全面(或重点)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体验、体会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月第四,在合作中反思。把自己的困惑告诉同事、领导、专家,以期得到支持,听取他人的见解,或把自己写成的反思案例交与同行进行分析和批判,让其提出新的建议。长期与人合作,就能得到“双赢”的效果,互相促进,在反思中共同成长。第五,在反思之后再反思。反思不是局限于、终止于“课后记”、“教学随笔”,而是要用自己在反思中所产生的新观点来指导新的教学,让自己的新观点在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然后,又对“检验”的情况再作反思:进行前后对照、分析、归纳。这样,新一轮的反思自然会使前一轮反思所得出的成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自己也就在这“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总之,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教学反思的内涵,掌握其内在本质和实施策略,用心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自主地去反省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用文字认真地把自己的反思所得到的感悟、感受、感想记录下来,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概念和结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反思才不是“任务”,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反思才有实效和长效;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益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我们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断得到充实与提升。(摘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1月)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8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