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历史背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宫廷燕乐第三节民间俗乐第四节音乐理论第五节记谱法第六节音乐机构第七节著名音乐家第八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历史背景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又一次高度统一的政权。奠定社会制度体系的基本模式。调整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管理选拔制度(“试策取士”开科举之先河),废除严刑峻法,按死(绞、斩)、流(1000—2000里)、徒(1—3年)、杖(60—100)、笞(10—50)五等治罪;沿用府兵制度(分平时与战时两种状态);实行均田制使农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开凿大运河,沟通东、西、南、北,仓储丰盈、商贸发达,内地和睦、边疆稳定。打击突厥(匈奴的别支,据叶尼塞河流域。)、吐谷浑(鲜卑慕容氏的一支);隋炀帝的暴政(增徭役、巡四方、掘长堑、筑长城、修驰道、凿运河、建离宫、打高丽、)与隋末农民大起义(从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到616年翟让、窦建德、杜伏威三支主力确立)历史背景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既是封建制度前期盛世的总结,又是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开端。中央机构趋于完善,明确立法、行政、监察的职权和分工: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察制度成熟(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府兵系统的掌兵、调动、指挥各权分离,军队无权干预行政,地方有权监督军队;刑律更趋完善——《唐律》(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历史背景学校教育体系更为完善。京师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两馆:东宫设崇文馆、门下省设弘文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科举考试分制举、常举;武则天开“武举”、加“殿试”、)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唐玄宗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进入“开元盛世”、天宝年间土地私有制恶性膨胀,以出租为主要经营方式;门阀体系的衰败标志着贵族体系在中国政坛的公开消失;历史背景1、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张遂(僧一行)的《大衍历》、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春的赵州安济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山东长清灵岩寺的慧崇塔;陕西西安慈恩寺的大雁塔;雕版印刷《金刚经》;历史背景2、宗教与哲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佛教进入全盛时期,形成中国禅宗一派;道教的《老子》成为贡举加试的主要内容;儒学经过统一,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以韩愈为代表的反佛一派与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思想;3、史学首次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设立国家史馆,由史官编修本朝史、由宰相监修前朝史;李林甫主持编撰的《唐六典》(行政);杜佑编著的《通典》(制度);历史背景4、文学与艺术大发展。诗歌、散文、小说(传奇)、音乐、舞蹈、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均出现伟大的创造。《全唐诗》收录了诗人2200多位,诗作48900余首,其中七言律诗为唐代首创。;初唐四杰、王维(田园派)、岑参(边塞派)、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师说》、《马说》、《永州八记》;传奇小说《南柯太守》、《长恨歌》、《莺莺传》、《柳毅传》;雕塑多以宗教为题材,并赋予现实生活气息。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昭陵六骏;展子虔(qian)的《游春图》(今存最早的山水画)、李思训、王维的山水画、阎立本(《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吴道子的人物画;书法纳入吏部的选拔官员的考试中,出现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欧体)、褚遂良,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孙过庭的《书谱》第一节概述[1]隋朝的建立实现了南北的统一,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自此,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历史潮流,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辉煌阶段。开放性的文化政策,在客观上使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朝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世界性规模发展,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隋朝统治者创立“教坊”机构;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音乐文化成果,建立了“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上;民间散乐百戏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第一节概述[2]唐袭隋制。自唐太宗的“贞观之治”(627-649)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713-741)的100多年间,唐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稳定的朝代,为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促使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等文化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宣宗《吊白居易》);“《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白居易《杨柳枝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第一节概述[3]唐都长安是世界文化名城。西凉、龟兹、天竺、高丽、扶南、中亚及国内各民族的歌舞荟集于此。唐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联结亚、欧两洲。在国内外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唐乐。唐朝统治者提倡音乐,形成了喜爱音乐的社会风气;音乐机构对培养高水平的宫廷燕乐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贵族文人偏爱歌舞,歌舞音乐的社会需求量使得歌舞伎人大量涌现;“曲子”促进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和“变文”开始盛行促进了说唱形式的兴起。宫廷燕乐和民间俗乐是唐代音乐的两大潮流,在社会上层与下层遥相辉映,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第一节概述[4]安史之乱(755年)后,社会经济遭到破坏,藩镇割据愈益严重,宫廷燕乐日趋衰落。晚唐时期,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终于使藩镇割据向立国称帝转化。公元10世纪初,我国北方先后建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先后出现吴越、吴、前蜀、楚、南汉、闽、后蜀、辽、南唐、北汉等十个国家史称“五代十国”,但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一旦形成,不会由于政治、经济的衰落而立即消失殆尽,仍然会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延续,而且以新的形式发展。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诗人白居易(772-846)一生所作数以百计的音乐诗篇以及五代前蜀帝王建(846-918)墓出土的栩栩如生的棺座乐伎石雕,为今天了解唐代后期和五代音乐的面貌提供了及其宝贵的资料。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源于汉族传统音乐的积累和汉魏以来外族音乐的输入。燕乐,又称宴乐、讌乐,即宴饮之乐。“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周礼.春官.钟师》在周代,郊庙燕射之乐尚无统一名称,至春秋战国,燕乐和雅乐逐渐分离,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燕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雅乐则用于庙堂典礼。隋、唐帝国的宫廷音乐规模体制宏大,建立起多部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二部伎(“坐部伎”和“立部伎”)。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隋朝建立不久便以法令形式颁布了“七部乐”的燕乐体制。“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qiuci)伎,七曰文康伎。”——《隋书.音乐志》以国名、地名作为乐部名称的隋代宫廷燕乐,包括汉族传统乐舞、域内民族和域外民族的各种乐舞。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国伎,即西凉(伎)乐,泛指流行于甘肃一带的音乐。南北朝时,此地先后建立后凉、西凉、北凉政权,位于中西交通枢纽,音乐特点是“变龟兹声为之”,是汉族乐舞与龟兹乐舞相结合的产物。清商伎,又名清乐,是汉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包括汉代“相和歌”,晋魏“清商三调”,南北朝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公元589年,隋平陈,获南朝宋、齐旧乐,在太常寺设置清商署管理,隋炀帝时改称清乐。高丽伎,古代朝鲜的乐舞。高丽、百济古国,位于今朝鲜境内。公元436年,北魏征服北燕,获高丽伎,即传入中原地区。天竺伎,古代印度的乐舞。公元4世纪中叶,东晋十六国前凉政权时传入。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安国伎,中亚古国的乐舞,位于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北燕时得其乐,传入中原地区。龟兹伎,古龟兹国的音乐,位于今新疆库车一带,乃胡乐诸部之首。“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旧唐书·音乐志》文康伎,又名礼毕。这是汉族的一种面具舞。西晋太尉庾亮的谥(shi)号文康。其死后,家伎戴上他的假面跳舞追思,故称文康伎。“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隋书.音乐志》隋炀帝时,又增加康国、疏勒两个乐部。康国位于今乌兹别克境内撒马尔罕一带;疏勒为古西域国名,今新疆疏勒、英吉沙二城,是维吾尔族聚居之处。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唐袭隋制。“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旧唐书·音乐志》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废除“礼毕”;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将“燕乐”列为首部,形成唐代的“九部乐”。唐代“九部乐”中的“燕乐”,不同于宫廷燕乐的含义,是一个乐部名称。贞观年间,“景云现,河水清”,协律郎张文收制作了《景云河清歌》,名为“燕乐”。这是一部宣扬帝王功绩、歌颂太平盛世的乐舞,一般用于庄重场合表演。贞观十四年,太宗统一高昌。十六年(642年),将“高昌乐”专立乐部,形成“十部乐”。古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是古代中西交通枢纽之一,音乐风格接近于龟兹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特色。第二节宫廷燕乐——多部伎隋代的“七部乐”、“九部乐”、和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无论汉族乐舞或外来乐舞,多数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形式,也是汉族乐舞与西域乐舞的融合。“其声音节奏及舞,悉宜依旧。”——《隋书.音乐志》如《胡旋舞》出自康国乐,舞时急转如风。“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颻(yao)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苏莫遮》出自天竺乐,系印度语,汉名浑脱。舞者裸体跌足,各持油囊盛水,以水相泼,表现了印度、缅甸、中亚泼水节的风俗。隋唐宫廷多部乐体现了各国乐舞的不同风貌,但唐代的乐器种类与乐工人数均多于隋代,曲目也有明显增加。第二节宫廷燕乐——二部伎“坐部伎”和“立部伎”则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二部伎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分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新唐书·音乐志》坐、立部伎多为唐代的创作乐舞,唐初已有制作的迹象,奠定于武则天时代,最后确立于唐玄宗时期。坐、立部伎共有十四部乐舞。立部伎八曲:《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坐部伎六曲:《燕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四部小型乐舞)、《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第二节宫廷燕乐——二部伎乐舞的编创年代大都在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四朝。内容以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为主。音乐风格迥异。立部伎“自《破阵乐》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坐部伎“自《长寿乐》以下,皆用龟兹乐。舞人皆著靴。惟《龙池乐》备用雅乐笙磬,舞人蹑履。”——《旧唐书·音乐志》坐、立部伎的音乐以流行的龟兹乐为主,并形成西域音乐和中原音乐相融合的新音乐风格。第二节宫廷燕乐——二部伎坐、立部伎的表演特色。立部伎规模大,人数多,最少64人,多达180人场面宏伟,伴以擂鼓,气势磅礴;坐部伎最多12人,少至3人,幽雅抒情,表现细腻,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niao)巨索,绰(chao)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白居易《立部伎》安史之乱以后,坐、立部伎逐渐趋向衰落。第二节宫廷燕乐——《秦王破阵乐》《秦王破阵乐》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部著名乐舞,创作于初唐时期。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击败叛将刘武周,巩固了初唐政权,将军中流传
本文标题: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9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