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再别康桥诗歌三美分析
再别康桥徐志摩Cambridge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河!——徐志摩英国剑桥大学剑桥一景作者介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夏天留学美国,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徐志摩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了一片“云彩”,年仅36岁。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1928年秋,他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并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作了《再别康桥》这首诗。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目标一再别康桥之音乐美1押韵.一节一韵,逐节换韵2一节四拍,音节和谐,节奏感强.3回环复沓.诗歌之美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美再别康桥之建筑美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整齐而不呆板。诗歌之美音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之绘画美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如金柳夕阳波光艳影彩虹星辉斑斓色彩、意境鲜明、流动,充满视觉上的享受。诗歌之美诗中每一节都包含了可以画得出的画面,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通过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教学目标1.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2.写岸边柳树倒映康河的情景。3.写康河的水草。4.写榆树下的清潭。5.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的情形。6.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7.呼应开头。诗人对康桥感受最深的意象有哪些?你喜欢哪一种意象?能把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画吗?概括每节诗的内容金柳软泥青荇柔波光影榆阴潭水浮藻夏虫描幽静宁谧之景状依恋不舍之情意象意境与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意象是体现意境的基础意境意象意境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只身告别,缓步飘然,难舍之情连用3个“()”向西天的云彩作别,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淡淡的无奈与感伤.又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欣赏诗歌的绘画美第一诗节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怀?比喻拟人金柳诗歌赏析着重写()是夕阳下柳树生动色彩的描绘,好象“”,写出其形态的美好,也传达出诗人的()之情、“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欢喜与喜爱新娘侧重写()康河的水草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棵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摇荡,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不仅体现物我合一,还表达诗人对康河永久的()情怀,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眷恋诗人为什么“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做的梦境。这里融情入景,将人带进梦一般的意境中。清泉浮藻留恋之情诗歌赏析彩虹天上的彩虹作品简析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作品简析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似乎已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快乐情绪达到顶点。诗歌赏析放歌二~五节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作品简析4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段的首句和尾句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气呵成的效果。)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物极必反,乐极()诗歌赏析诗人由()回到现实,情绪()。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笙箫,诗境回复寂然。连夏虫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充满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极致。梦境开始低落生悲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作品简析5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笙箫别离夏虫沉默惆怅之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身告别悄声飘然与开头()诗人是那样舍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河与我一同伤感。这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更加()。同时也有一种()的韵味。诗歌赏析回环呼应深情眷恋洒脱第七节又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作品简析6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缓步飘然离去金柳水草清潭泛舟放歌不得不离去惆怅热爱、依恋沉默中惆怅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在诗中,诗人将自已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中。夏虫沉默总结比较赏析试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注:沙场娜拉日语“再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雪花的快乐徐志摩阅读鉴赏:诗的开头第一行“假若我是”点明抒情主人公雪花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全诗借一朵雪花的言语、行动,写出它认清方向寻觅中的专注,认明目标飘落时的欢乐,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著的追求精神。艺术上,全诗四节,各节结构相同而内容略异,显示时间、空间的延续、推移,使雪花的形象有自上而下,回旋飞扬的动态;诗行每行三顿,节奏舒缓;韵音洪亮和细弱交错,起伏有致。由这些因素,构成了轻盈流动的意境。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与一般离别诗的区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李端》卢纶)
本文标题:再别康桥诗歌三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0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