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
近五年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2010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少而所与.亲旧(2)终身不造.其门(3)素.号难治(4)乃徙.公治之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3分)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2011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秋冬则劝.民山采(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3)市令曰:“三月顷.。”(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政缓禁止..B.庄王以为..币轻C.如此几何..顷乎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2012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汉书》,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2013年:(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史弼传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节选自《后汉书》)【注】①从事:官名。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诏书疾.恶党人(2)乃豫.敕断绝书属(3)明府摧折..虐臣(4)九死不恨.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20.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2)(2分)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2014年:(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②榷:专卖。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20、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3分)2015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8分)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节选自《隋书》)[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当兴吾宗(2)其俗颇质(3)臣自分废黜(4)聪令有闻者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儿有风骨B。称其不能理化C.无复衣冠之望D。招致山东大儒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19.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间____(四个字)的心理状态。(2分)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
本文标题: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2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