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三首其(二)》练习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此话是形容曾皙的志向:从积极方面理解:曾皙主张以礼治国,说的是礼治的结果——太平盛世从消极方面理解:曾皙主张消极避世,逍遥自在、随遇而安参答:《论语》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释:①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②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海南岛儋州两年。苏轼初到儋州,住在官屋,不久就被逐出,露宿在外。幸有勤劳好客的澹州人民对处在逆境中的诗人慷慨相助,帮助他建造起茅屋五椽,平时还给他送点吃、穿、用的东西。自此,苏东坡经常走村串寨,和汉、黎族乡亲互相往来,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黎族群众,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诗篇浅易如话,毫不雕琢,把朴素的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诗歌大意:三四个天真活泼的黎族孩子吹着葱叶,来迎送我这个来自远地的老翁。不必对万里流放生涯过于在意吧,这小溪边上自有逍遥自在的生活【礼乐之治,太平安乐。】(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题目问的是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平时对苏轼的生平的积累,同时据注解“四黎”即“海南黎族人”和诗歌内容“天涯万里”可知,此诗是苏轼被贬于海南时所作。被贬海南,在肉体及精神的折磨下,苏轼竟然还能与小儿嬉戏,产生舞雩之感,可见其人生态度之旷达和乐观。(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标答: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参考示例:本诗表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作者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到重大挫折,但他胸怀坦然;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忘却了宦海沉浮和对故乡的眷念。•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燕子楼在徐州。据说乃唐张尚书为关盼盼所筑。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张氏死后,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紞如(形容击鼓的声音)dǎn】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夜梦神女,喻盼盼。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惊断【惊断:惊醒。】。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如水一样清凉,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的美景无人看见。•三更鼓响,一片落叶,铿然作声。鼓声叶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更觉黯然心伤。•夜色茫茫,再也找不到之前的梦,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心愿】。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徐州知州时建造。】•漂泊天涯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望眼欲穿。•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徒然地锁着楼上栖息的燕子。•古今万事如梦一般【虚幻】,又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人生须臾、荣枯无常。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景物什么特点?•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比喻清幽【清凉、清爽】•2.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走遍天涯的疲倦游子,看到山中的归家之路,望眼欲穿,苦苦思念着故乡家园•厌倦宦游、思念故乡而不得之情。•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注:①菰黍、昌歜chù,席间食品。②琼彝、玉舟,酒壶、酒杯。•远处苍翠的山峦就象歌女眉头聚敛,湖中的滟滟水波就象醉后眼波流动。•来游西湖的人,都上十三楼观览美景•不会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宴会上的食品丰富,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悠扬,声音绕着近处的碧山飘去,傍晚的云彩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响遏行云;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1)简要赏析“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这句诗。(4分)•运用了比喻(或想象),写歌女眉头黛墨凝聚,如远处青翠的山峦;醉眼流转,如湖中迷人的水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和欢歌宴饮的游赏之乐。(4分。手法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尽情听歌,开怀痛饮,(2分)表达了词人的游兴之浓、游赏之乐。(2分)
本文标题: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三首其(二)》练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7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