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液压支架大修质量标准
、液压支架大修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支架检修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液压支架检修质量的控制和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313—92液压支架立柱技术条件MT97—92液压支架千斤顶技术MT76—83液压支架用乳化油MT419—1995液压支架用阀MT98—84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型式试验规范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1987版)3.一般技术要求⑴大修单位必须有检修许可证、质量保证体系,资质要齐全。⑵大修单位必须具备必要的检修场地、检修设施、试验手段和检测手段。⑶对标准件、外购件验证煤安标志、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验证铭牌,铭牌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名。⑷外购件、外协件的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⑸阀的压力、流量参数及连接型式、尺寸应符合MT419-1995标准的要求。⑹立柱及其重要零、部件应符合MT313—92标准的要求。⑺千斤顶及其重要零部件应符合MT97—92标准的要求。⑻胶管应符合MT98—84标准的要求。⑼千斤顶或立柱进厂按每批量的3%但不少于3根抽样,检验密封性能。⑽各类阀进厂按每批量的2%,但不得少于5件抽样检验各种阀的性能。⑾胶管进厂按每批量的5%但不少于5件抽样,检验密封性能。4.整架解体⑴按技术要求解体;液压件必须和结构件完全分离,立柱、千斤顶、阀不得带有胶管和弯头,各构件上不得有无用的铁丝及非支架部件。⑵对各类销轴、螺栓应用工具拆卸,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气割。⑶对各类液压部件禁止采用不规范的工艺强行拆卸和摔碰;立柱、千斤顶宜在缩回状态下拆卸,拆卸后应全部缩回,分类装筐。⑷解体后的支架构件、连接件、液压元部件应分类放入集装箱架,或排放整齐。5.部件表面清理⑴顶梁、底座、前梁、尾梁、推移框架等结构件冲洗后外表应无煤矸,除锈后应无浮锈、浮漆。⑵立柱、千斤顶、阀、胶管等液压部件的外表冲洗除锈后,应无煤矸、浮锈、浮漆、油垢。6.部件检修要求⑴结构件①顶梁、掩护梁、前梁、底座等具有较大平面的结构件,在任一尺寸上的最大变形不得超过10‰。②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凹坑面积不得超过100cm2,深度不得超过20mm。③构件平面上出现的凸起面积不得超过100cm2,高度不得超过10mm。④构件平面上凹凸点,每平方米面积内不得超过两处。⑤侧护板侧面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得超过3%。⑥复位弹簧塑性变形不得超过5%。⑦主要构件铰接销孔的最大配合间隙应小于3mm。⑧销轴、连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1%。⑨推移框架杆(或推拉架)直线度不得超过5‰。⑩对于整形、补焊的结构件涂防锈漆前必须清除毛刺、氧化皮、粘砂、油污等脏物,外漏焊缝平整,无裂纹及大的焊瘤。⑵立柱和千斤顶①装配前应彻底清除各零件所有表面的毛刺、切屑、锈层、污垢,缸体、活柱的配合表面不得有裂纹、撞伤、变形等现象。②立柱、千斤顶与密封圈相配合的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允许用油石修整:a)轴向划痕深度小于,长度小于50mm。b)径向划痕深度小于,长度小于圆周的1/3。c)轻微擦伤面积小于50mm2。d)同一圆周上划痕不多于2条,擦伤不多于2处。e)镀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件上不多于3处,每处面积不超过25mm2。③活塞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缸体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④立柱活塞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1‰,千斤顶活塞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2‰。⑤各类型缸体不得弯曲变形,内孔的直线度不得大于‰;缸孔直径扩大,圆度、圆柱度均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2‰。⑥缸体不得有裂纹,缸体端部的螺纹、环形槽或其他部位必须完整,管接头不得有变形。⑦其它配合尺寸应能保证互换组装要求。⑧缸体非配合表面应无毛刺,划痕深度不得大于1mm,磨损、撞伤面积不得大于2cm2。⑨解体后能直接复用的活塞杆及中缸应排放在木质或软质衬垫上,严禁磕碰。⑩组装时在各密封配合表面应涂润滑脂,确保在组装过程中不划伤密封表面。11使用新挡圈、导向环、卡箍等塑料件时,应用工具切口,并达到工艺要求,严禁采用不规范的工艺切口。12装配时,各连接螺纹,应涂螺纹防锈脂。13拆装工具应使用专用工艺工装,禁止采用不规范的工艺强行拆装。14装配时,应仔细检查密封件有无老化、咬边压痕等缺陷,并严格注意密封圈在沟槽内有无挤出、撕裂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更换。15对需要电镀的活塞杆镀完后,镀层不应有起皮、脱落或起泡现象,镀层结晶应细致、均匀、不允许有下列缺陷:a)表面粗糙、粒子、烧焦、裂纹、起泡、脱落。b)树状结晶。c)局部无镀层或暴露中间层。d)密集的麻点。16立柱、千斤顶组装试验合格后,应将其缩至最短位置。17装配后,缸体外表面(活塞杆外表面除外),应按图样要求喷(涂)防锈漆和面漆,漆层应均匀,结合牢固,不得有起皮脱落现象。⑶阀类⑴在洁净的环境下,先清洗阀的外部,然后将阀解体清洗各个零件,必须彻底清洗,所有孔道、退刀槽及螺纹孔底部均不得存有积垢、铁屑及其他杂物。⑵阀上所有橡塑密封件,一般应更换新品,个别重复使用的塑料件应符合《液压支架用阀》MT419-1995标准中的有关规定。⑶各零部件有轻微损伤的内螺纹可修复使用,新更换的零部件应除去毛刺。⑷阀上所用各类弹簧,不得有锈斑或断裂,塑性变形不得大于5%。⑸阀体各孔道表面,阀芯表面以及其他镀覆表面,镀层不得脱落和出现锈斑。⑹阀体及零部件不得有裂纹,撞伤或变形等缺陷。⑺阀装配后,无论有压与无压,操纵应灵活,操纵力应符合该阀技术文件的规定。⑻阀的定位要准确、可靠、稳定,定位指针要清晰。⑼各类阀应无残余乳化液,所有通孔应加堵封严,外表面涂防锈漆。⑷高压胶管与管接头①新的或重复使用的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无严重锈蚀、变形、毛刺,能顺利插入配合件,在无压工况下应可以自由旋转。b)检修时必须重新更换“O”形圈和挡圈。c)胶管外层橡胶在每米长度上其破损不多于两处,破损面积每处不大于1cm2,破损处距管接头在200mm以上,且金属网未被破坏。d)胶管无折痕、压痕或明显的永久变形。②胶管内部必须严格清洗,不得存有积垢。③严重损坏的胶管,可切去损坏部分,重新扣压接头。7.装配及外观质量⑴总装前对所有组装零部件的规格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组装。⑵支架的零部件和管路系统应按各架型图样规定的位置安装,连接可靠,排列整齐、美观。⑶支架外表面应涂漆,漆层应均匀,无漏涂、起泡、脱皮、裂纹等缺陷。⑷所有快速接头在组装时应涂上润滑脂。⑸所有弹簧筒、导向杆、四连杆铰接销在组装时应涂上润滑脂。⑹活动侧护板的组装方向和邻架操作管路的组装方向应按施工要求执行。8.涂饰⑴各种构件的金属外露表面均应涂以防锈漆和面漆,推移框架和连接头涂沥青漆,底座底面、顶梁顶面、电镀表面、胶管表面不涂漆。⑵涂漆前应清除浮煤、浮锈、氧化皮等脏物。⑶漆层应均匀,并完全覆盖构件表面。9.运输要求⑴胶管开口端应有防尘套,支架降到最低高度管路不得挤压胶管。⑵前探梁、推移框架的吊挂应符合工艺要求。⑶各类临时组装的销轴应配齐开口销或捆绑好。⑷按大修委托要求注防冻液或作防冻处理。10.试验要求⑴工作介质采用MT76所规定的乳化油与中性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的乳化液。⑵测量精度等级采用C级。⑶直读式压力计精度应为级,压力计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⑷支架液压部件及整机检修出厂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见表7—8--1(注:a=150mm;b=200mm;c=300mm)。⑸当作强度试验时,支架放置在内加载试验台内,试验台调整到支架试验高度。顶梁偏载时,支架高度为支架最低高度加300mm;其余项目试验时,支架高度为支架最大高度减去支架行程的1/3,每次试验均保持5min,每换一次垫块位置,加载3次。序号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性能要求1整架操作性能乳化液泵站1)操作换向阀,使各运动部件按设计规定的动作各动作三次,每次均达到其规定动作的极限位置。2)一个阀操作两个以上立柱或千斤顶。1)支架各动作部件应操作方便、动作准确、灵活、无滞涩、蹩卡、干涉和噪音;各运动部件在极限位置不得超过原设计的1%。2)被操纵的油缸应基本上同步,不得因不同步而产生蹩卡和损坏连接件。3)支架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高度偏差为±50mm。表7—8--1密封性能乳化液泵站1)空载升架,立柱的活柱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6h,测量活柱的回缩量。2)前梁千斤顶活塞杆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6h,测量活柱的回缩量。3)操作换向阀,使各运动部件往复动作,分别操作5次,其中一次在额定供液压力下保持5min,检查液压元部件。1)活柱回缩量不得大于2mm(排除温度变化的影响)。2)活塞杆回缩量不得大于2mm(排除温度变化的影响)。3)各液压元件不得出现外渗漏。支护性能整架试验台1)试验高度下均匀加载,立柱内压力达到供液压力的95%切断供液,稳压5min。2)被测液压元件达到供液压力后,以缓慢速度加载使安全阀溢流2—3次,测量工作腔压力值。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再测量工作腔压力值。1)压力不得下降。2)当安全阀溢流2—3次,立柱下腔压力、前梁千斤顶工作腔压力、平衡千斤顶工作腔压力应不大于110%额定工作压力;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立柱下腔压力、前梁千斤顶工作腔压力、平衡千斤顶工作腔压力应不大于90%额定工作压力。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设试验方法性能要求备2主体结构件强度性能顶梁两端集中载荷整架试验台整体顶梁和带铰接前梁的顶梁的垫块放置方式为垫块厚≥40mm。1)用5倍放大镜观察主体结构件不得有焊缝和母材开裂。2)顶梁和底座相对残余变形量不大于%,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偏移角度变化量不大于3o。3)其他部件不得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顶梁扭转整架试验台垫块分别置于图中4个位置,具有分开式顶梁、底座的支架不作要求。序号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性能要求2主体结构件强度性能顶梁偏载整架试验台加载垫块应具有铰接结构。试验时垫块对称侧不得与上平台接触,具有分开式顶梁、底座的支架不作要求。顶梁自由旋转角度大于8°时,按8°时的压力加载。L1=1500~2000mm,对于四柱支架L1值应大于前后立柱上铰点的水平距离。图1适用于除放顶煤以外的各种支架,图2适用于垫块中心线与一侧立柱纵向中心线一致的放顶煤支架。图1图21)用5倍放大镜观察主体结构件不得有焊缝和母材开裂。2)顶梁和底座相对残余变形量不大于%,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偏移角度变化量不大于3o。3)其他部件不得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顶梁中部集中载荷整架试验台四柱液压支架做此试验,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大于5000KN时,D=500mm;小于等于5000KN时,D=400mm垫块放置在前后排立柱中心处。序号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性能要求底座两端集中载荷整架试验台1)用5倍放大镜观察主体结构件不得有焊缝和母材开裂。2)顶梁和底座相对残余变形量不大于%,顶2主体结构件强度性能底座扭转底座扭转方垫块分别放在图中4个位置,具有分开式非钢性底座的支架不作要求。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偏移角度变化量不大于3o。3)其他部件不得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柱窝加载整架试验台L2、L3值应大于柱窝长度,垫块内缘距柱窝外缘距离为40~60mm。序号试验对象试验项目试验设备试验方法性能要求3顶梁侧护板强度性能可活动侧护板加载整架试验台顶梁可活动侧护板全部伸出。顶梁两侧各加一长度为1800~2000mm的垫块,对立柱加载至支架倍额定工作压力。主要受力部件不得损坏和焊缝开裂,残余变形不得影响活动侧护板自由伸出。4前梁强度性能前梁加载整架试验台在前梁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加垫块,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对前梁千斤顶活塞腔加1.3倍额定工作压力。前梁及各连接结构件不得损坏和影响使用的变形。5伸缩梁强度性能伸缩梁集中载荷及偏载整架试验台伸缩梁千斤顶伸出行程的2/3,对立柱加倍额定工作压力。顶梁为铰接式前梁时,前梁千斤顶加倍额定工作压力。伸缩梁不得有损坏和影响伸缩的残余变形(装有铰接前梁的伸缩梁,允许前梁千斤顶安全阀溢流)。6立柱连接件强度性能
本文标题:液压支架大修质量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7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