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与理论、规律、方法回顾】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力的大小(计算法、测量法)、方向、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可以通过“悬挂法”利用几何知识求解.“悬挂法”的原理与操作方法)3.形变和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面间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弹力方向的确定(点点、点面、面面间的弹力方向,绳的死结、活点上的弹力方向,簧上的弹力方向,动杆、定杆上的弹力方向。)、弹力大小的计算),弹簧上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公式的理解(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叫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二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②接触面粗糙③二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3)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速度无关,即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决定于二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无关.滑动摩擦定律只能计算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能用来计算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要计算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需要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来分析.5.静摩擦力及最大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二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②接触面粗糙③二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3)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较困难,为此常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即先假定没有摩擦力(即光滑)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则有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不能,则没有静摩擦力,换句话说,静摩擦力的存在是为了使两物体相对静止,若没有它,两物体也相对静止,就没有静摩擦力.)(4)最大静摩擦力是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物体的滑动摩擦力.6.受力分析的方法: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物体、物体系.②按顺序——先重力、再弹力、最后摩擦力分析物体所受的力.③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和不考虑力对物体的形变和转动效果的情况,可将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上,即各力均从重心画起.④检验,防止错画力、多画力和漏画力.)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②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③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典例剖析与针对训练】1.(单选)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2.如图所示,矩形均匀薄板长AC=60cm,宽CD=10cm,在B点用细线悬挂,板处于平衡状态,AB=35cm,则悬线和板边缘CA的夹角α=。(45°)3.(单选)在下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4.(1)如图甲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重心在P,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方向。※(2)图乙中AC为竖直墙面,AB为均匀横梁,其重力为G,处于水平位置。BC为支持横梁的轻杆,A、B、C三处均用铰链连接。试画出横梁B端所受弹力的方向。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A.L原=0.02m k=500N/mB.L原=0.10m k=500N/mC.L原=0.02m k=250N/mD.L原=0.10m k=250N/m.6.(单选)如图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A物体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7.(单选)手握酒瓶,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等于瓶重力B.手握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C.向瓶中注少量水,若手握瓶的力不变,瓶仍静止,则摩擦力和以前一样大D.酒瓶能静止,是因为摩擦力大于瓶重力的缘故8.(单选)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9.如图所示,将质量m=5kg的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其右端三分之一长推出桌子边缘,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欲将木板推回桌面所需施加的最小水平推力(g取10m/s2)。10.(单选)如图所示,在=0.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N/kg)()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11.(多选)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μF.B.μF+GC.G.D.12.(单选)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14.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8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