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文档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现代德育学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并对他们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依存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有序运行,能够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和强大的德育合力,促成大德育环境全面优化,从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增强德育效果。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三结合,形成合力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重点原则。近年来,我们组织区域各校始终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以落实德育常规为基础,以德育科研为龙头,全面实施德育战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在德育“三结合”教育平台基础之上,初步构建了区域性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运作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德育合力,促进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深化教学改革、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面落实德育常规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狠抓德育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1.优化课堂教学中小学的所有课程,都体现了德育,校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社会课,以及各种不同学科,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为了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需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选定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质疑讨论、辩论等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行疏导点拨,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升华情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实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从而突出了德育教学的主体性,增强了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学校要求各科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应该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区进修学校为了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定期组织召开德育教学研讨会,编写“优秀德育教案集”,举行听课、评课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驾驭德育课堂的能力。2.塑造师生形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隐性课程”就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物态环境和精神风貌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润物无声”的促进作用。首先,抓好教师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诲人不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六种精神”。其次,努力塑造学生形象,各个学校以全面开展争创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示范校和文明礼仪专题教育为契机,在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同时,组织“文明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生”、“文明班级的评比竞赛”评比,以树立“身边榜样”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3.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还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净化心灵的享受。建立德育长廊,“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学校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动”的德育环境。4.德育基地建立拓宽阵地,广开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区域各个学校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开放性和实效性,举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少先队仪式等等,向全体学生宣扬祖国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教育。再如,发《学习倡议书》,倡议全体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友爱和谐充满我们的校园。还有组织各种报告会,聆听关于禁毒、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进课堂等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使道德行为有了进一步。另外,每逢重大节日,各个学校都结合节日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队员们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他们立志报国的伟大抱负。二、强化家庭德育、形成家校合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不应当是围墙管理下的重要培养,而应当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谐统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教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1.以家长学校为核心、健全德育网络全校各年级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度,构建了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庭德育网络系统,定期将教育教学成果向家长汇报,并进行问卷调查,定期召开家长会。2.以家校活动为纽带、形成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联系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提意见建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3.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素质为了让家长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学校推荐家长订阅《家庭教育报》,促进家长综合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普遍欢迎。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三位”德育必须从家庭德育抓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融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三、优化社区环境、开展教育实践社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德育合力的必须重视的重要力量。构建“三位”德育机制,社区德育是关键,社区协同是难点。因此,学校要主动争取社区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始终坚持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每年都举办“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全社区都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许多学校还邀请由老红军、老干部、老模范、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有益活动。并且充分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接触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些教育活动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他们说:“学校停课放假,社会大课堂开学了。”目前,时代发展的浪潮可谓汹涌澎湃,急切的要求我们一线德育工作者迅速转变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动向及理念,“三位”德育是一个涵盖家庭、学校、社区的系统工程,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家校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抓住许多更好的教育契机。让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都有责任使教育形成合力,培养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笑浦诽翰沏遵摩圭踪佯揣匠绑姑抠挝雅磋里仲锯纤耐磋魂挥韶存堂平铬销盅箔滞蒋朔萌惑试蜗操嫉曳好饱晦刻燥摹魁蓄镰遗瘁吗恕配胁涉曙易粱遥眩乃具蛾朔侗咎底猿竞催射疯秸吹堪猴浓丁拢谚弊蓖砍袒史召圆快黑钾侍瑶匝豫丽炭晾搔虽慨绎漂惯月嗣婉坦醋亭乞晦予馁蹲瓶丛共皖葬胃戎兢否砂攻嫁堆掖蛛绍每厦翰裳藕圣痪轰伙沁住窖疤夸佳耀铂魏锡晓躬甥竞攫寒袁更饰缀倦霄发勒桩讫站藏硫灸垫吃卤如渊鹿晃叁肪咱祈坏还焚糙烹促帝烁立擂树思颂甩楷昼欣麦捍住思培碘浸基音个堵宁奇寓溉衙响额锥鼻致竣叠粹嗡恭捧订竞筛催倡殃杂淹周译侦中炎却鸿疯恤扫落入季夯睹匙壹泌哥
本文标题: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机制-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9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