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变化
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变化学习目标重点:老年人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难点: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熟悉:老年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知识回顾什么是老化?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五、皮肤改变一、视觉改变二、听觉改变三、味觉和嗅觉的改变四、本体觉:触觉、前庭和运动位置觉的改变泪腺眼睑眼球睫毛一、眼的结构二、眼球的结构晶状体视神经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巩膜房水角膜虹膜睫状体眼球即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三、视觉的形成视网膜(物像)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光线角膜瞳孔1.眼睑:出现眼睑皮肤松弛,眼睑下垂和眼袋现象2.结膜:结膜出血3.角膜:角膜上皮干燥及角膜透明度减低出现远视及散光老年环:角膜边缘基质层形成的灰白色环状类脂质沉积一、视觉Yoursitehere晶状体调节功能和聚焦功能逐渐减退,视近物能力下降,出现“老视”。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逐渐增多而出现晶体浑浊,使晶体的透光度减弱,增加了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玻璃体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液化区不断扩大。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视网膜剥离,同时玻璃体因衰老而失水,色泽改变,包含体增多,可引起“飞蚊症”。视网膜视网膜周边带变薄,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另外,视网膜血管变窄、硬化,甚至闭塞,色素上皮层细胞及其细胞内的黑色素减少,脂褐质增多,使视力显著下降。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和玻璃体的牵引,增加了老年人视网膜剥离的危险。泪器老年人泪腺萎缩,分泌泪液减少,眼干。泪管周围皮肤、肌肉弹性减低,收缩力差,不能很好地将眼泪收入泪管,老人流泪现象。二、听觉耳廓软骨和软骨膜的弹性纤维减少,弹性减退,容易受到外伤因素的损害。耳廓表面皱襞松弛,凹窝变浅,收集声波和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降低。耳廓外耳道外耳道神经末梢萎缩而导致感音迟钝,中耳和内耳的骨质逐渐变硬和增生,鼓膜和卵圆窗上的膜变厚、变硬,失去弹性。听神经功能逐渐减退,声波从内耳传至脑部的功能障碍,使老年人听力逐渐丧失,导致老年性耳聋。内耳内耳血管的管壁增厚、管腔缩小,导致内耳缺血,促使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听力敏感度的普遍下降,常常需要说话者大声说话。听觉中枢听觉高级中枢对音信号的分析减慢,反应迟钝,定位功能减退,造成在噪音环境中听力障碍明显。三、味觉味蕾味细胞:味毛支持细胞基底细胞不同部位味觉不一栏;不同温度下敏感度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渐萎缩,数量逐渐减少,味觉功能逐渐减退。口腔黏膜细胞和唾液腺发生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较干燥,也会造成味觉功能的减退。三、味觉LOGOYoursitehere五、本体觉定义: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本体觉包括触觉、压觉、震动觉、位置觉、痛觉、温觉。老年人本体觉特点:平衡感差,敏感度下降。如: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敏感度较差。四、嗅觉嗅神经数量减少、萎缩、变性。50岁以后,嗅觉的敏感性逐渐减退,嗅觉开始迟钝,同时,对气味的分辨能力下降,男性尤为明显。对气味的分辨能力下降,男性更为明显。影响食欲、不易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处境六、皮肤老年人的皮肤及附属结构在形态上或功能上已经发生老化,也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老化现象。因此,常常将皮肤发生皱纹与老年性的白发及脱发,作为人类老化的直观指标。皮肤皱纹:皮肤脂肪减少,弹力纤维变性、缩短,使皮肤松弛、皮肤弹性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皱纹逐渐增多而深。皮肤皱纹面部皱纹出现最早,尤其是额部皱纹;眼角外侧和颞部的皱纹呈放射状,称鱼尾纹,常被看作是年过40岁的标志;50岁以后,口唇以下的皱纹及鼻唇沟也在逐渐加深。腺体萎缩皮脂腺减少、萎缩,皮脂分泌减少,同时皮脂的成分也在改变,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并伴有脱屑。汗腺减少,使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变得干燥,也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老年斑及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增加,可出现许多的色素沉着性斑片,即老年性色素斑。五、皮肤改变皮肤皱纹、腺体萎缩、老年斑及色素沉着一、视觉改变眼睑松垂、结膜出血、有老年环、虹膜变硬、易发白内障、飞蚊症、青光眼等二、听觉改变听力减退、出现老年性耳聋三、味觉和嗅觉的改变味觉功能减退、敏感性下降四、本体觉:触觉、前庭和运动位置觉的改变平衡感差、敏感度下降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一、鼻二、咽喉三、气管、支气管四、肺五、胸廓及呼吸肌呼吸系统的整体概况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一、鼻老年人鼻粘膜变薄,腺体萎缩,鼻道变快。嗅觉敏感性下降、功能减退。腺体对吸入等作用减弱,呼吸道变得较干燥,防御功能下降。鼻二咽、喉老年人易患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咽喉黏膜、肌肉退行性变或神经通路障碍可出现吞咽功能失调,吸入性肺炎较多见。二咽、喉三气管、支气管粘液退行性变,平滑肌明显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纤毛倒伏、运动功能减弱,气管软骨钙化,气管、支气管略扩张,细支气管黏膜萎缩,官腔狭窄或阻塞,保护性咳嗽发射减弱,气管内分泌物和异物不易排除。所以,老年人已发生肺部感染。三、气管和支气管四肺——“老年人肺”1.肺组织的颜色呈灰黑色2.肺组织萎缩,体积变小,重量减轻3.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扩大4.肺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5.肺泡壁弹性组织退行性变,肺泡变簿,肺泡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和血流量的减少。6.肺泡面积减少,气体交换面积减少7.老年性肺气肿。肺肺组织结构的改变,引起肺功能降低,通气量下降,肺活量与最大呼气量减少,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换气效率明显降低;肺毛细血管粘膜表面积减少,肺灌注量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增加;肺动脉壁肥厚、纤维化,肺静脉内膜硬化,肺血流量减少和肺动脉压力增高LOGOYoursitehere五胸廓及呼吸肌由于老年人普遍发生的骨质疏松,椎体下陷,脊柱后凸,胸骨前突,引起胸腔前后径增大,出现桶状胸。肋骨斜度变小、肋间隙增宽饱满。LOGOYoursitehere自身胸廓弹性阻力变大、顺应性变小,导致呼吸费力。胸壁肌肉弹性降低,肋间肌和膈肌出现迟缓症,进一步影响胸廓运动,从而使肺通气和呼吸容量下降。五胸廓及呼吸肌膈肌收缩时的下降幅度每减少1cm,可使肺容积减少250ml。所以,即使健康的老年人在体力活动后也易引起胸闷、气短。这一改变也可造成咳嗽、排痰动作减弱,致使痰液不易咳出,造成呼吸道阻塞。五胸廓及呼吸肌总结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一、鼻?二、咽喉?三、气管、支气管?四、肺?五、胸廓及呼吸肌?第三节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一、口腔二、食管三、胃四、肠五、肝、胆六、胰腺一、口腔1.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2.牙齿:龋齿,牙周炎以及产生酸痛3.唾液腺: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减弱;口干,说话不畅LOGOYoursitehere唾液腺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每日分泌量仅为青年人的1/3,在病理或使用某些药物时使唾液分泌更加减少,影响了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萎缩易于角化,常导致口干和说话不畅及影响食物的吞咽。牙齿老年人牙齿咬合面的釉质和牙本质逐渐磨损,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牙齿部分或全部缺失;牙釉质变薄、发黄,使釉质下牙本质神经末梢外露,对冷、热、酸、甜、咸、苦、辣等刺激过敏,易产生酸痛;牙髓的暴露易引起疼痛,并易发生感染。牙齿牙槽骨萎缩,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一方面牙列变松,食物残渣易残留,使龋齿、牙龈炎的发病率上升;另一方面牙齿松动、脱落,使咀嚼能力大为下降,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二、食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及平滑肌逐渐萎缩,黏膜固层弹力纤维增加,食管的神经节细胞减少,神经从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食管蠕动性收缩减少,非蠕动性收缩增强,伴食管下端括约肌松,排空延迟,食管扩张,易引起吞咽困难和食管内食物残留。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的发病率增高。食道及食管三、胃1.血流减少,粘液分泌减少,易引起消化性溃疡;2.细菌杀灭作用减弱;2.内因子、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老年人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3.胃蠕动减慢,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腔扩大,胃下垂四、肠1.小肠重量减轻,空场绒毛变短、变宽2.小肠壁血管硬化,血供减少、小肠粘膜变薄,腺体和肌层萎缩,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减退,易发生营养不良3.小肠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退,可发生急性肠麻痹4.大肠粘膜萎缩,粘液分泌减少,平滑肌萎缩,蠕动减慢。加之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肠内容物通大肠时间延长,水分吸收增加,易造成便秘五、肝胆1.老年人的肝脏明显缩小,重量减轻。2.结蹄组织增生,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3.胆汁粘稠4.胆结石患病率上升五肝胆LOGOYoursitehere六胰腺胰腺重量逐渐减轻,30岁时约60-100g,50岁后逐渐减轻,80岁时减至40g。胰腺的外分泌腺功能下降,但胰淀粉酶、胰蛋白酶与年轻人相同,而脂肪酶减少,影响了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易产生脂肪泻。脂肪泻,俗称为油花样腹泻。可引起脂肪泻的疾病大致有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显下降,导致脂肪消化不良,造成大量的脂肪类物质从大便中排出。六胰腺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下降,导致葡萄糖耐量下降,容易患老年性糖尿病。六胰腺第三节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一、口腔?二、食管?三、胃?四、肠?五、肝、胆?六、胰腺?第四节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1.结构改变一心脏2.功能改变3.心电图改变二血管(一)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包绕在心脏外面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多,束缚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瓣膜心脏瓣膜由于硬化和纤维化而增厚,柔韧性降低,影响了瓣膜的正常开放与关闭,从而产生狭窄及关闭不全,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造成心功能不全;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窦房结内的起搏细胞数目减少到78%-80%,老年人休息时心率减慢,当心脏传导系统纤维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二)心功能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老年人因静脉壁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成分改变,伴随血管周围群收缩力减弱,静脉腔变大和血流缓慢,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影响心排出量。心室心室壁顺应性下降,使老年人心室舒张终末期压力明显高于年轻人,引起心排出量减少。另外肥胖、吸烟和运动减少,也可使心排血量减少。70岁老年人心排出量仅为20岁青年人的40%。Yoursitehere心率心率减慢因心脏传导系统老化所致。60岁时平均心率为66次/min,70岁时平均为62次/min,80岁时平均为59次/min。(三)心电图改变通过对心电图的观察,可以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电图常出现:①P波振幅降低;②P-R间期轻度延长,右束支传导阻滞;③Q-T间期延长,但不超过正常值上限;④T波低平;⑤心电轴左偏。二、血管1.收缩压增高为主2.老年人易发生静脉曲张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基底膜增厚,弹性降低,脆性和通透性增加4.直立性低血压Yoursitehere三、血管老年人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发生老化。如胶原、弹性蛋白及钙沉积使血管变硬、韧性降低、管腔缩小,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使动脉血压波动过大,全身血流缓慢。血管壁老年人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动脉血管内膜逐渐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壁中层常钙化,使血管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以收缩压增高为主。Yoursitehere血管老年人血管硬化,自主神经对血压调节功能减弱,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第四节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1.结构改变?一心脏2.功能改变?3.心电图改变?二血管?
本文标题: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3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