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一、郭沫若先生的生平与文学活动•郭沫若:(1892——1978)•1918年开始写诗。1919年《学灯》上发表诗作。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建立了创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流亡日本10年。•1937年归国参加抗战,领导抗日文化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主席,并历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二、郭沫若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1923年出版诗集《星空》•1926年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另有《前茅》、《战声集》、《恢复》、《百花齐放》、《沫若诗词选》、《新华颂》等。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因此,《女神》可以说是郭沫若最早的诗歌集。作品中最早的大约写于1916年。还有一部分写于1923年,决大部分写于1919年和1920年两年间。《女神》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豪放的自由诗体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诗集开创了新的诗风,为自由体诗开拓了新的天地。作品中还充分表达了郭沫若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他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以获得彻底解放。此外,作品中所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宏大风格是相适应的,且形式上是自由的。一、朗读本诗,感受本诗形式上的特点。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郭沫若《论诗三扎》)二、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以图画的方式表现诗歌内容提示:注意标题和诗中出现的意象三、结合意象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放声呼唤,想象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的含义这既是诗人在面对壮阔的海洋时感叹自然界的伟力,也是感叹宇宙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更新、不断向上。在诗人眼中,这包含巨大破坏力与创造力的洪涛也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它正冲决旧文化、旧思想,创造出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的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抒情方式直抒胸意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一是诗境想象的奇特。•二是直抒胸意的特色。•三是语言生动。•艺术特征: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作品背景《红烛》:同“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情更为深厚,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闻一多烂熟于心的,就这样,“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就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五四”的、属于个体的那个“自我”与属于传统文化的、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自我”又是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有补充,有说明,但更有矛盾、冲突,由此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阅读第一节体会“红”的含义“吐出你的心来比比”一句中“吐”字有什么作用?点拨:“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点拨:前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古代诗词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作“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又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旋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它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它“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红烛》以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分析其在本诗的结构与抒情上的作用用“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开篇明确诗歌的核心意象,凸显出“蜡炬”这一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其自我牺牲的精神特质对诗歌的主题表达有提领作用,与全诗结尾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使全诗结构完满。对诗歌情感的展开有铺垫的作用,抒情显得委婉隽永,使直抒胸臆的表达形式显得含蓄一些。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诗歌形式和抒情方式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差异整合学习新诗格律化早期白话诗的作者如胡适、郭沫若等人,他们所写的新诗是不讲究格律的,他们推崇“自由”与“自然”。但后来徐志摩、闻一多等人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即用白话写诗,也讲究诗的韵律。如徐志摩的新诗多以四行一节,且多有押韵。闻一多提出了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就是要求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句(行)与句(行)之间要均齐。徐志摩、闻一多等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整合学习抒情方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直抒胸臆《红烛》委婉含蓄,直抒胸臆请从形式方面出发,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连用七个“力”,以及《红烛》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开头的作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最后两句重复用了七个“力”字,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抒发了对推动世界进步之“力”的呼唤与赞叹。相对于前面的诗句,最后两句的长度缩短,节奏加快,加上叹词“啊”和感叹号的重复使用,使诗人的情绪喷薄而出。《红烛》每一节都以“红烛啊”开头,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使红烛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反复的呼告伴随着诗人对红烛的两个追问,传达出情感的起伏:从赞扬到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欣喜与颂扬,形成诗歌内在的情感线索,展现出诗人执着追求的心路历程。
本文标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4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