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7章纯碱•7.1纯碱的制造方法•7.2联碱法生产原理•7.3联碱法的工艺流程•7.4联碱法生产过程2•纯碱化学名为:Na2CO3•纯碱的用途:•1、生产玻璃如平板玻璃、光学玻璃等;•2、化学工业用于制取钠盐、碳酸盐、漂白粉、填料、催化剂及染料等;•3、冶金工业用于选矿;•4、陶瓷工业用于耐火材料和釉。3•人类使用碱,最早是取自天然碱和草木灰(K2CO3)。•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法国植物碱来源断绝。•1775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制造纯碱的方法,法国人吕布兰提出以食盐、硫酸、石灰石、煤粉为原料的工业生产纯碱方法,即吕布兰制碱法。•主要化学反应式:2NaCl+H2SO4→Na2SO4+2HClNa2SO4+2C→Na2S+2CO2Na2S+CaCO3→Na2CO3+CaSCaS+CO2+H2O→CaCO3+H2SH2S+2O2→H2SO47.1纯碱的制造方法7.1.1吕布兰法4•原料配比为Na2SO4:石灰石:煤粉=100:100:35.5(质量)。产品中含纯碱95%。•1791年建立了第一套日产300kg的吕布兰制碱工厂。•其后,采用此法生产纯碱遍布整个欧洲,1880年最高年产量为60万吨。•该法的实施,不仅提供了制碱方法,也促进了硫酸、盐酸等工业的发展。•缺点:该法是在固相范围内进行生产,不能连续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寻求新的生产方法。•2001年国内纯碱年产量为903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国内主要的制碱方法是索尔维和侯氏制碱法。57.1.2索尔维法•1861年,索尔维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发现用食盐水吸收氨和CO2的试验中可得到NaHCO3(重碱),然后获得用海盐和石灰石为原料氨为媒介制取纯碱的专利,此法被称为索尔维制碱法。•由于此法生产过程中,氨仅起媒介作用,故又称氨碱法。•其工艺流程:67•主要的化学反应:•1、石灰石煅烧和石灰乳制备CaCO3→CaO+CO2↑CaO+2H2O→Ca(OH)2•2、盐水吸氨、碳酸化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碳酸氢钠煅烧,分解出的CO2循环使用2NaHCO3→Na2CO3+CO2↑+H2O↑•4、氯化铵与石灰石蒸馏,回收氨2NH4Cl+Ca(OH)2→CaCl2+NH3↑+2H2O↑8•氨碱法制碱的优点:•(1)原料易得,价格低廉;•(2)可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大;•(3)产品纯度高(含Na2CO398.5%).•氨碱法制碱的缺点:•(1)氯化钠利用率低,理论转化率84%,实际只能达到72-74%,且仅利用部分Na+,26-28%Na+?和全部Cl-全部废弃,总利用率为30%;•(2)产生大量废水,且废水不易处理。97.1.3联合制碱法•1942年,侯德榜发明了“索尔维制碱工艺与合成氨工艺联合起来,可连续生产,既制纯碱又产氯化胺,原料利用率达到98%。•1943年底,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命名为侯氏制碱法”(Hou’sprocess),即联合制碱法。•1952年在大连化学厂建成日产10吨的联合制碱中试装置;•1961年在大连化学厂建成年产16万吨的联碱车间。•日本50年代建立了联合制碱法工厂。•70年代后,氯化铵过剩,对该法进行了改良,调整多余氯化铵产量称为“新旭法”或称为NA法(NewAsahiprocess)。•生产流程示意图:1011•生产过程分为两个过程:•1、制碱过程;•2、制铵过程。•联碱法的优点:•(1)原料利用率高,食盐利用率95%以上;•(2)产品成本比氨碱法低,无须石灰石、焦炭,节约原料、能源、运输;•(3)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蒸氨塔、石灰窑、化灰机等笨重设备;•(4)排污量小,无大量废液、废渣。127.1.4天然碱加工•天然碱:指含有Na2CO3和NaHCO3等可溶性盐类的矿物。•天然碱主要矿物为:•倍半碳酸钠(Na2CO3.NaHCO3.2H2O)•十水碱晶体(Na2CO3.10H2O)•少量的NaCl、Na2SO4。•天然碱加工法:•1、倍半碳酸钠法•将天然碱经过预处理后,再煅烧即可得到纯碱。•Na2CO3.NaHCO3.2H2O→Na2CO3+CO2+H2O13•2、一水碳酸钠法•将天然碱煅烧分解NaHCO3,制得一水碳酸钠,再脱水即可。•3、碳化法•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CO2↑+H2O↑147.2.1NH4Cl结晶的原理7.2联碱法生产原理15•表7-1可知:•NH4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NaCl则影响不大。•当NH4Cl、NaCl共存在,溶解度都比单独溶解度小?•NH4Cl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因此可采取冷析和盐析的方法析出NH4Cl。•原理:1617图7-6:NH4Cl—NaCl—H2O系相图冷析,NaCl不饱和,NH4Cl析出PQ,加盐NaCl,NH4Cl析QR总结晶PR187.2.3循环过程中的工艺指标•1、氨母液I中NH3与CO2之比NH3/CO2=2.1-2.4,吸氨目的:使母液I中的HCO3-转化为CO32-,防止NaHCO3,与NH4Cl共析。过低共析,过高,氨分压高,氨损失增大。•2、氨母液II中NH3与NaCl之比NH3/NaCl=1.04-1.12,使NaHCO3析出若NH3/NaCl太高如1.15-1.20时,易析出NH4HCO3。•3、母液2中Na+与NH4+比书上错误Na+/NH4+=1.5-1.8•Na+增加,析胺量增加,同时酸化时生成较多的NaHCO3,•太高NaCl混入NH4Cl产品中。19表7-2:联碱法各母液的组成207.3联碱法的工艺流程图7-7:联合制碱法的工艺流程217.4联碱法生产过程7.4.1盐的精制•原盐精制主要采用洗涤法。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再用石灰乳处理洗涤液,除去Mg2+、Ca2+等离子——称为石灰纯碱法。•1、用石灰乳脱除Mg2+MgCl2+Ca(OH)2→Mg(OH)2↓+CaCl2MgSO4+Ca(OH)2→Mg(OH)2↓+CaSO4↓(微溶于水)•2、加入纯碱脱除Ca2+CaCl2+Na2CO3→CaCO3↓+2NaClCaSO4+Na2CO3→CaCO3↓+Na2SO4227.4.2母液吸氨•氨的消耗定额为每吨纯碱0.3吨•溶液吸氨后使溶液中的NH4+浓度提高,为碳酸化提供条件。•1、吸氨的化学反应•(1)吸氨反应NH3+H2O→NH4OH-35.2kJ2NH4OH+CO2→(NH4)2CO3+H2O-24.6kJ•生成的(NH4)2CO3能除去溶液中的Ca2+,Mg2+等离子(NH4)2CO3+Mg2+→MgCO3↓+2NH4+(NH4)2CO3+Ca2+→CaCO3↓+2NH4+23•2、吸氨速度取决于氨分压和母液中氨平衡分压之差。母液中盐浓度降低,氨溶解度增加,氨平衡分压降低,速度加快。增加氨浓度吸收速度也加快。由于吸氨属于带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速率较大,工业上采用的是常温、高浓度氨。•3、吸氨的效应吸氨除了具有脱出溶液中Ca2+,Mg2+等离子的作用外,还有如下作用:•(1)吸氨过程的热效应吸氨时放热:①NH3、CO2的溶解热;②中和反应热;③蒸氨塔水蒸汽的冷凝热。24放出的热量为4280kJ/kgNH3。吸氨后溶液的温度上升,不利于NH4Cl的结晶,需要冷却。•(2)吸氨过程的体积变化吸氨后降低盐浓度,密度减小,同时氨气中带有水蒸气,一般吸氨后溶液的体积增加2-4%。•(3)NH4Cl、NaCl溶解度降低溶液中NH4+浓度增加,NH4Cl易结晶,但不利于提高溶液中NaCl的浓度。257.4.3氨母液II碳酸化•氨母液吸收氨和CO2后使NaCl和NH3转化为NaHCO3和NH4Cl,且NaHCO3结晶析出。化学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Q•1、碳酸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及适宜条件•碳酸化的化学平衡常数表示为:NaClHCONHClNHNaHCOK344326•工业上提高NaHCO3结晶量的方法:•(1)提高反应物浓度•碳酸化的总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综合考虑,NaCl↑,NaHCO3↑•工业生产氨母液中NaCl的浓度为3.5mol/l,且保证NH3/NaCl=1.04-1.12太高析出NH4HCO3•(2)增加反应压力•由化学反应式,P↑,NH3、CO2溶解度↑,溶液中NH3、CO2的浓度提高,NaHCO3量↑。•工业上一般控制CO2的分压为0.3MPa。27•(3)温度•对于气体的溶解过程,温度↓,溶液中NH3、CO2量↑,但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度↓,所以碳酸化时有一适宜温度,工业上控制碳酸化的温度为32℃左右。•2、NaHCO3结晶•在碳酸化溶液四种盐NH4HCO3、NH4Cl、NaCl和NaHCO3中,NaHCO3溶解度最小,先结晶出来。•结晶的过程:(1)过饱和溶液的形成;(2)晶核的生成;(3)结晶的成长阶段。•有时晶核的生长和结晶的成长阶段同时完成。28•3、碳酸化塔•碳酸化塔内进行的过程:吸收、结晶、冷却•碳酸化塔的要求:•(1)有足够的高度和容积•碳酸化液在塔内停留时间为1.5~2h,碳酸化塔的高度为24-26m,塔径为2~3m。•(2)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积•在塔内设置隔板,一般为28~35层。•(3)有足够的冷却面积•碳酸化反应放热,每吨纯碱移热2.16MJ,为了保证气体的吸收和NaHCO3结晶,需要降低温度。所以塔内必须设置冷却器。29图7-8:碳酸化塔结构示意此塔为直径2.5m,具有9圈冷却箱的碳酸化塔,碳酸化塔的材质为铸铁。由两部分组成:(1)塔上部吸收CO2。(2)中下部为冷却段,析出NaHCO3结晶。307.4.4重碱过滤•重碱过滤是将碳酸化后碱液中的碳酸氢钠结晶(重碱)与母液分离的过程。在过滤的同时进行洗涤,把重碱中残留的母液洗去;并进行脱水,使重碱含水量降低。•重碱过滤主要采用机械分离方法,以回转真空过滤器为多。317.4.5重碱煅烧•重碱煅烧是将过滤工序所得重碱,在煅烧炉内加热分解制成纯碱。•过滤后的纯碱组成:•NaHCO370~75%;NH4HCO33.0~3.5%;Na2CO36~8%;NaCl0.3~0.4%;H2O14~18%•1、分解反应•主反应:•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2NaHCO3(s)→NaCO3(s)+CO2↑+H2O↑+128kJ•副反应:NH4HCO3→NH3↑+CO2↑+H2O↑NH4Cl+NaHCO3→NaCl+CO2↑+H2O↑+NH3↑32•煅烧所得的炉气除CO2,H2O外,还有NH3,应进行回收。•一般经除尘、冷却、洗涤后,可得浓度超过90%CO2的气体,供碳酸化工序制碱用CO2的一部分来源。•2、分解速率33•式中:P-分解压力,kPa;T-分解温度,K。•由上式可知:•当T=101℃时,则碳酸氢钠的分解压力P=100kPa,NaHCO3可分解。但分解速度很漫,实际分解温度,工业上控制为200℃左右。•煅烧炉入口温度270℃,出口温度为175~190℃34作业•1、氨碱法制备纯碱的主要化学反应是什么?•2、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是什么?•3、联合制碱过程中如何除去原料盐中含有的Ca2+、Mg2+离子?•4、联合制碱过程中影响碳酸化反应的因素由哪些?
本文标题:第八讲--纯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4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