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1.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则杠杆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2.在图1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3.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4.一个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实际质量()A.小.B.大C.相等D.无法判定5.如图11.B.2所示杠杆,O是支点,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处加一个力F使杠杆平衡,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则这个力A.应沿MQ方向B.应沿MP方向C.应沿MN方向D.可沿任意方向6.甲、乙两台机器,甲做的功是乙做的功的2倍,而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的时间的2倍,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关系是A.P甲:P乙=4:1B.P甲:P乙=1:4.C.P甲:P乙=2:1;D.P甲:P乙=1:17.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费30s,第二次花费20s。则两次上楼过程中,学生所做的功A.第一次较大B.第二次较大C.两次一样大D.不知楼高不好判断8.甲用50N水平力推动一个重1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前进1m,所用时间为1s;乙匀速举高这个箱子1m,所用时间为2.4s.比较甲推箱子、乙举箱子所做的功W甲、W乙和做功的功率P甲、P乙,有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P乙C.W甲>W乙,P甲<P乙D.W甲<W乙,P甲>P乙9.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11.B.3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10.如图11.B.4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1.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为80%,当它完成1000J的总功时,所做的有用功为A.1000JB.800J图11.B.2图11.B.1OGBA图11.B.4ABC图11.B.3C.400JD.200J12.如图11.B.5所示物体重G=180N,若将物体匀速提高h=2m,需要用F=80N的拉力.则拉力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A.360J,75%B.480J,75%C.320J,88.9%D.480J,133%13.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A.杠杆最多.B.斜面最多.C.滑轮组最多.D.一样多.14.如图11.B.6所示,甲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0,3NB.0,5NC.2N,5ND.2N,3N二、填空题15.重400N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5s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2.5m,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则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功率______。16.如图11.B.7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每只滑轮重1N,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在2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J。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17.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当撬道钉用力______N恰能将道钉撬起,此时道钉受到的阻力为300N。(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18.一根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3,要使杠杆平衡,则动力和阻力之比为。这是一个杠杆。(省力、费力或等臂)19.一装置如图11.B.8所示,已知物体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不计滑轮重,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则拉力F=N。20.重300N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到阻力是物重0.02倍,若重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恰能以5m/s匀速运动,则在外力作用下1分钟内做功____J,此时外力做功的功率_____W。21.用11.B.9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量G=100N,拉力大小F=15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摩擦力f=N。22.如图11.B.10用三种方法把砂子运上三楼,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法所做有用功的大小均为_____J,其中一种方法做的总功最少,等于_____J。图11.B.5甲图11.B.6乙图11.B.7F图11.B.8F图11.B.10三、作图题23.如图11.B.11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如果虚线OO1是力F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示意图。24.物体M在杠杆AOBC作用下如图12位置静止,试在A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为支点)。25.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1.B.1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四、实验与设计题26.用一段细线将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吊起后,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27.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质量(g)钩码上升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11000.10.50.322000.10.90.3(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定滑轮的最少个数分别为:动滑轮为个;定滑轮为个。(2)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g=10N/kg)29.一根长1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只铅笔。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及导出计算这根细棒的质量的表达式。30.(1)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未挂钩码时,螺母A.B的作用是__________。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_______。(2)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值。(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814图11.B.9F1·OO1OCAB图11.B.11图11.B.12图11.B.13261.58在本次实验课的总结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实验中在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后,如果再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放手后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小明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华认为,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小兵认为,杠杆将逆时针转动。对于此,你的观点是杠杆将五、计算与应用31.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11.B.14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28所示。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1.5×10-2m3,共悬挂20个水泥块。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103kg/m3,g取10N/kg。(1)请指出图11.B.14中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是哪个?(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3)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24.如图:G人=600N,GA=100N,每个滑轮重G滑轮=20N,物块以速度v=1m/s上升.不计绳重与轴摩擦.求:(1)人拉绳的力F;(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3)天花板对滑轮B、C的拉力F滑B、F滑C.(4)人拉绳的速度v绳.26.如图所示,深4m的水底有一个高为1m,体积为0.02m3的重物A,求:(1)画出人所受力的示意图;(2)重700N的小雨匀速提升A时(A始终浸没在水中,不计水的阻力、绳重和摩擦),它对地面的压强是104Pa,已知小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10﹣2m2,则小雨拉绳子的力F=.(3)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重匀速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已知A与B的重力之比为5:3,求A的密度.2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物体A重为9×104N,密度为1.5×103kg/m3,把重物由水中缓慢提升1m,拉力的功率为2.5×103W(不计水的阻力,滑轮重和摩擦,物体不离开水面,g=10N/kg)求:(1)绳端移动多远?(2)需要多大的拉力?(3)需用多长时间?30.如图,一人利用滑轮组拉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若地面与物体的摩擦力为物体重力的0.4倍,不计绳子重及其他摩擦力,那么:(1)如果拉力为80N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2)如果人手拉绳子的自由端以0.3m/s的速度移动了5s,那么物体向前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图11.B.14【参考答案】单元测试B卷一、选择1.A2.D3.B4.B5.A6.B7.C8.D9.C10.A11.B12.B13.D14.A二、填空15.100;20W16.5;80%;17.15;18.3:5;19.5;20.1800;30;21.45;22.900;1125;三、作图23-25题略四、实验与设计26.(1)铁丝未折的一端向下坠(2)杠杆原理27.每级台阶的高(登楼高度);登楼时间;个人体重28.(1)1;1;(2)74.129.略30.(1)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调整钩码位置或改变钩码重(2)2;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有可能五、计算与应用31.(1)A、B为定滑轮,C为动滑轮(2)3.9×106N(3)2.34×107N
本文标题:苏科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1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