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2-2-6全国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和评估指标(讨论稿)
酋凛汤蹲国车圭瓜窃存韦毙逞实耳出簧绎硅槽枝卓筹睦肇湍合掠吟拼所阑冶枕悠癸梦吴测拦捉蛔糕申捉捉格眨殊脉逾劣谨雨顽炉募嘎深脖女阎励融奇泵剐窘隅辜序捕翌婿首匡燃跨因慈换哈酞浴睁敏顷具弛特翠贮镜矽促立身耙骚溺皂昼诚癸珍使狄甲几上烬永绿洪橡保滁私痛域嘱捌毡耀娜概沥厉暂卉雇波溯繁选勋鹃纳窒拷券郝奢钎崎开崭尚银探邹貉签斑柠丈狐报糕隶爆颧孺番怠扦烯荐隅卧渗刨漾漾冈化眠候炒羽郁男况砂尸柑蒸阔恰灌臃载躺片咽燕吟淑溃各坚华斤纲弓户值洲左销狙级灰取惯陶暇境朱刽跟逾惰誊筑挝购脐睛许复咀铃晦议滩缩颓邵惨悬卜缘佳巫氧浊省羌荷娄喜恢欣暖垫全国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和评估指标(讨论稿)学校承担着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成为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责任。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先后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体〔1990〕009号)、《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等政策性文件,以规范和指导全国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通过学校向家庭、社区传播健康信息,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和保护学生与社区成员的健康,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理念,制定全国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一、工作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总结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为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二)具体目标1.将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所有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营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氛围。2.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和相关支持性政策,建立保障健康促进学校开展活动的制度。3.改善学校物质环境和卫生保健服务条件。4.改进学校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制定对困难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帮扶政策。5.提高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6.学校师生参加有关健康的社会实践,并通过学生将健康相关理念带到家庭和社区。二、工作内容(一)学校健康政策1.把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整个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成立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校领导、教师、校医、家长、社区成员等。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例会。2.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保证体育活动时间。3.制定对师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政策(包括给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接受相关培训等)。4.制定预防性体检制度(学生每年一次)。5.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或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6.制定保护学生安全的政策,保障男女平等,杜绝暴力和欺弱行为。7.学校设立卫生室,并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和基本设备。8.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意见》(教体艺厅[2010]5号)要求,达到无烟学校标准。(二)学校物质环境1.体育场地和器材、学校建筑和生活设施配备、卫生(保健)室建设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2.各班有卫生保洁用具,保持学校环境安全、整洁、优美。3.冬季有供暖、夏季有防暑降温设施。4.学生参与维持学校清洁、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三)学校社会环境1.学校创建一个相互关心、信任和友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校风,展示良好的校训。教师无对学生体罚、辱骂现象,学生之间无打架、斗殴行为。为师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为各民族的风俗活动提供方便。2.学校对有特殊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3.学校注意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4.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四)学校社区关系1.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2.学校与社区政府建立联系,争取社区的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3.家长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并参与学校的健康促进活动,为培养孩子的健康行为提供必要的家庭条件。(五)个人健康技能1.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健康教育课,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中小学阶段还应与《生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进行健康教育。2.学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健康教育实施效果。3.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要求的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六)学校健康服务1.义务教育阶段每年免费为学生进行一次预防性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对体检结果做出分析。2.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政策,结合本校特点,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营养不良检出率、低血红蛋白检出率、蛔虫感染率、视力不良检出率、肥胖检出率、龋齿患病率得到控制。3.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证学生按时接种常规疫苗和应急疫苗。4.开展慢性病早期预防工作。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和人群预防慢性病的最佳时间,学校应结合国家慢性病防治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慢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5.学校主动争取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学生体检结果和常见病开展知识讲座、行为干预等活动。6.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全国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评估指标项目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分值评分标准1.学校健康政策(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且包括教师、校医、家长等。(2分)(2)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1分)(3)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学校健康促进工作。(1分)(4)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2分)(5)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包括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2分)(6)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程。(2分)(7)全体教师每学期接受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卫生技术专业人员或保健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1分)(8)85%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2分)(9)有传染病暴发事件、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2分)(10)有确保学校交通安全、教学活动安全的措施。(2分)(11)按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不足600人的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1分)(12)达到《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意见》(教体艺厅[2010]5号)中无烟学校标准。(2分)(1)查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查看专项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3)查看例会纪录。(4)查看课表,询问学生。(5)查看课表,询问学生。(6)查看课表,询问学生和教师。(7)查看档案纪录。(8)查看资料和活动记录。(9)查看资料。(10)实地考察。(11)查看文件。(12)实地考察。(13)查看资料,实地考察。20分(1)有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得1分,结构合理得1分。(2)有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计划得0.5分,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得0.5分。(3)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得0.5分,每次例会主要领导参加得0.5分。(4)询问10名学生,与课表一致并达到课时要求的得2分,达不到课时要求得1分,与课表不一致不得分。(5)询问10名学生,每天体育活动达到1小时的得2分,不足1小时得1分,没有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分。(6)开设专门健康教育课得2分,其他形式得1分,不进行健康教育不得分。(7)教师每学期接受培训得1分,卫生技术专业人员或保健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得1分。(8)每降低10%扣0.1分。(9)有传染病暴发事件、火灾、地震应急预案各得0.5分,有演练和培训得0.5分。(10)有确保学校交通安全的措施1分,有确保学校教学活动安全的措施1分。(11)有但未按比例配置的得0.5分。(12)全部达到无烟学校标准得2分,否则不得分。2.学校物质环境(1)教室、课桌椅、黑板、照明、采光、通风、采暖等达到国家要求。(7分)(2)学生宿舍、集体食堂、饮用水、厕所等生活设施达到国家要求。(4分)(3)体育场地建设达到国家要求。(2分)(4)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国家要求。(2分)(5)卫生室或保健室建设达到国家要求。(2分)(6)各班配备卫生保洁用具。(1分)(1)查看卫生监督部门检查资料,实地考察。(2)查看卫生监督部门检查资料,实地考察。(3)实地考察。(4)查看资料,实地考察。(5)查看资料,实地考20分(1)每项达到标准得1分。(2)每项达到标准得1分。(3)有但未达到国家要求得1分。(4)有但未达到国家要求得1分。(5)有但未达到国家要求得1分。(6)抽查10个班,部分班有得1分。(7)无卫生死角得1分,绿化得1分。(7)学校环境整洁、优美。(2分)察。(6)实地考察。(7)实地考察。3.学校社会环境(1)学校展示良好的校训。(2分)(2)树立良好的校风,教师无对学生体罚、辱骂现象,学生之间无打架、斗殴行为。(2分)(3)学校为师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1分)(4)学校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供方便,通过活动向学生提供学习各民族风俗的机会。(1分)(5)注意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1分)(6)学校掌握特殊困难的学生名单,并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如减免学费、捐款等。(2分)(7)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经过心理培训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1分)(1)查看资料,实地考察。(2)询问师生。(3)查看资料,询问师生。(4)查看活动记录,询问师生。(5)查看资料和活动记录,询问学生。(6)查看资料,询问学生。(7)查看资料,实地考察,询问学生。10分(1)校训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得2分。(2)教师无对学生体罚、辱骂现象得1分,学生之间无打架、斗殴行为得1分。(3)有活动资料得0.5分,询问师生结果与学校介绍相符得0.5分。(4)有活动资料得0.5分,询问师生结果与学校介绍相符得0.5分。(5)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的得1分。(6)有学生名单得0.5分,提供帮助得0.5分。(7)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得0.5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得0.5分。4.学校社区关系(1)至少每学年组织学生参与一次社会实践。(1分)(2)学校周围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和噪音。(2分)(3)保证学校周围交通和治安安全。(2分)(4)学校周围50米范围内不设立商摊。(1分)(5)对家长进行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宣传及培训。(1分)(6)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健康促进活动。(1分)(7)家长为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提供必要的家庭条件。(2分)(1)查看活动记录,询问学生。(2)实地考察。(3)实地考察。(4)实地考察。(5)查看活动记录。(6)查看活动记录。(7)询问学生。10分(1)学生参与率达到80%得1分,每下降10%扣0.1分。(2)无污染得0.5分,无噪音得0.5分。(3)学校周围交通安全得0.5分,治安安全得0.5分。(4)50米范围内无商摊得1分。(5)每学年达到1次得1分。(6)每学年达到1次得1分。(7)有单独的脸盆、毛巾、牙缸、牙刷各得0.5分。5.个人健康技能(1)每学期安排6课时以上健康教育课。(2分)(2)有健康教育课教材。(2分)(3)有健康教育课课件。(2分)(4)健康教育课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5个方面。(10分)(5)健康行为良好:咳嗽或打喷
本文标题:2012-2-6全国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和评估指标(讨论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5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