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四篇发展要素第四篇发展要素第十一章人口与人力资源第十二章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第十三章技术进步与创新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自然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无限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着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首先,在某一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分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在相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从发展实践来看,自然资源的多寡与经济发展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相反,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停滞不前总结: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有效的制度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一)“荷兰病”二、“荷兰病”与资源诅咒论20世纪50年代,作为制成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这一发现导致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业,于是,天然气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显现繁荣景象。然而好景不长,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却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荷兰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theDutchdisease)。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两个理论:荷兰病和资源诅咒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戈登和内亚里在1982年提出来的。资源价格意外上涨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一国的要素向资源部门转移,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衰落,即资源转移效应;二是收入被转向国外消费品的进口和国内服务业繁荣,而这种情况对国内制造业发展不利,被称为是支出效应。“荷兰病”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用于所有“享受”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即一国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资源转移效应支出效应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二)资源诅咒论资源丰裕的挤出效应挤出教育挤出投资挤出创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就是往往资源贫乏的国家反而比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好,也就是说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化,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蔚然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叫作“资源诅咒论”。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通过挤出效应机制发挥作用的(一)自然资源的消耗问题三、自然资源的耗竭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消耗过度原因人口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地使用,提高了个人资源消耗的平均水平资源开采过程中落后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的无政府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悲观派提出了世界资源不足论、人类未来生活水平不可避免要大幅度下降论、现在消耗的资源就是掠夺子孙后代的财富论三个观点。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福格特和增长极限论者梅多斯悲观派他们认为,世界上的资源只存在分布不均匀或某一两种资源不足的问题,不存在也不会出现重要资源在总体上严重短缺和即将耗尽和枯竭的问题。因为供求规律将会调节资源的使用和替代,不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导致经济停滞问题乐观派关于资源消耗影响的两种观点中国的资源耗竭情况中国是世界上矿产品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但是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在3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人均占用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60%。一些矿产品长期处于供应紧张和短缺状态,从而使某些矿产的局部地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矿物资源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中国土地资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非农业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土地,每年因建厂、修路、扩大城市面积约失去0.5亿公顷可耕地。二是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地质退化等。据统计,目前耕地面积仅有18.45亿亩,就宜农土地而言,约有5.3亿亩。其中一等地仅占8.9%,二等地占22.5%,三等地占68.6%。土地资源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4。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大体在2000立方米左右,总体看来属于中度缺水。而且,水资源分布也极度不平衡。全国江河湖库水域污染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严重,四大海域尤其是近岸海域的污染加重。淡水资源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机制和对策•建立自然资源市场,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赋予自然资源价格的理论和方法,影响较大的有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价格法和补偿价格法市场机制•一是建立自然资源市场,健全自然资源产权转让机制;•二是通过宏观调控、产业政策,指导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费行为;•三是确定统一的资源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和安排资源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四是建立和健全具有权威性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机构;•五是制定自然资源开采和消费的有关法律;•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让全社会自觉树立起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政府监督和调控•一是制度和法律建设上的合作•二是技术和资金上的合作•三是发达国家应当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国际合作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可称其为自然资源属性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可称其为环境资源属性环境公共品属性:价值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些属性决定了环境问题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解决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经济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1.生命支持•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大气、河流、土壤肥力、森林和动植物多样性等。2.舒适服务的提供•环境也给家庭提供了舒适感,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类带来快乐和满足。3.自然资源的供给•环境为从事生产活动的厂商提供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4.废弃物的吸收•环境在一定限度里可以吸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但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污染。当前,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表明人类活动的废弃物已经超过了环境吸收和处理的能力。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从历史上看,不少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在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变轻,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这种变化趋势类似于库兹涅茨收入分配曲线,学界借助这一术语,把它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1991年,格罗斯曼和克鲁格论证了环境变化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倒U形关系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原因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在发展初期,规模效应超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恶化;在发展后期,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改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在发展初期,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对环境质量要求较低,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不高,对环境产品支付能力有限;在发展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对环境质量要求更好,于是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更高,支付的环境产品的能力也更高环境质量需求•在发展初期,环境监测技术落后,环境规制不严;发展后期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规制趋严环境规制•在发展早期,资源比较丰富,价格较低,因此使用成本较低,导致资源过度使用;发展后期,资源越来越稀缺,导致价格上升,使用成本上升,于是寻找替代品以节约资源使用市场机制•在发展初期,资本有限,投资减污资本较少;发展后期,资本丰富,投资减污资本更多减污投资三、环境退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发展中国家环境退化造成的危害包括7个方面:水污染和缺水、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土壤退化、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大气变化,这些环境退化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损失地区性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森林砍伐导致了洪水泛滥化石燃料排放出来的烟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温室效应”有可能会改变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海平面从而使沿海城市受到灭顶之灾,同时引起灾害性天气频频发生酸雨破坏了森林、湖泊,以及各国的艺术和建筑遗产,还使大片土地酸化工业废物正在消耗地球的臭氧保护层,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影响生物食物链的循环运转,并可能改变人体和生物的生理组织和结构,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化学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污染了水源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退化与人口•地球环境退化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人口增长快,就会加速自然资源的索取,有时为了生存,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环境退化与贫困•贫困是造成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穷人比富人更依赖于自然资源,越是贫困的地区,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度越高环境退化与国际贸易•自由贸易会增加市场失效的可能性,并使外部性在国家之间传递。穷国正成为富国转移污染的场所,即所谓的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恶化还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过去几十年中,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导致环境恶化加重造成环境退化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深层次原因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四、环境治理的对策思路1.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控制环境退化。建立资源市场,明确资源产权。2.制定有关的法律和政策,确保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监督和控制损害环境的行为3.建立公共研究机构或者资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4.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改善环境也非常重要环境—经济系统是由环境、经济和技术三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解决环境退化问题的思路,理应从“修复”三个子系统着手,重新建立起这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平衡关系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给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生存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能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们都
本文标题: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7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