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一建通信与广电资料重点集中复习必过
一、同频小区:区群小区数越多,同频小区的距离就越远,则抗同频干扰的性能就越好,D=根号下3*N*r,N:区群小区数,r:设小区的辐射半径。二、再生段,复用段,数字段,数字通道,1、再生段(RST):REG到REG(再生中继段),REG到ADM(分插复用器),REG到TM(终端复用器);2、复用段(MST):ADM到ADM,ADM到TM;3、数学段,TM到TM,跨越两个ADM;4、数字通道:相邻两个数学配线架(含等效设备)连接交换机或终端设备之间用以传输一种规定速率数字信号的全部装置。三、1、通信电源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接地系统,集中监控系统;2、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线路、燃油式发电机组、低压交流配电屏、交流不间断电源UPS、逆变器;3、直流供电系统:整流设备、蓄电池、直流配电屏、直流变换器DC/DC。四、单模光纤分类及特点,1、G.652(分ABCD四类)、G.652D光纤:满足CWDM,适用于城域工程中,误差低,色散小,性能稳定,有优越的偏振模色散系数,在1383nm处,衰减可达到0.32Db/km;2、G.653光纤:在1550nm处,色散为零,用在日本;3、G654光纤:在1550nm处,衰减最小,用在长途传输,如海底光缆;4、G.655光纤:分为ABC三类,为适于DWDM应用而开发;5、G657光纤:用在接入网工程中,对弯曲损耗不敏感,分为A和B两类,A和G652.D完全兼容,用在FTTH中。五、1、立柱垂直度:应不大于千分之一;2、电缆主走道: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水平走道、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走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千分之一,走线架应保持电气连通,就近接地至室内保护接地排,用35平方mm的黄绿多股铜芯电缆做地线。3、机架的安装:安装总体高度应和机房整体机架高度相符,机架底面积在600*300mm以下时,固定可用2颗底角螺栓,600*300mm及以上时,应用四颗;调整机架垂直度时在底角垫金属垫片,但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落;一列有多个机架时,应先安装列头首架,再依次安装其余机架,前后机架允许偏差为3mm。六、机盘安装的规定:1、安装前应核对机盘的型号是否与现场要求机盘的型号和性能相符;2、安装时按照设计中面板排列图进行,各种机盘准确无误的插装在相应位置;3、安插机盘前必须穿戴好防静电手环,手汗者要戴手套。七、设备通电检查:1、连通列保险,检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有无告警;2、连通机架告警保险,观察告警信号是否正常;3、连通机架总保险,观察有无异常情况;4、开启主电源开关,逐级接通分保险,观察各种可闻可视告警设施,有无异味、冒烟、打火等异常声音现象;5、电源开启后预热,如无任何异常现象,开启高压电源,加上高压电源后应保持不跳闸;6、在上述加电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各种信号灯、电表指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机检查,如个别机盘有问题,应换盘试验,确认故障原因。加电检查时,应戴好防静电手环,手环与机架接地点接触良好。八、设备割接:1、新安装的设备应进行测试,保证其满足入网的要求;2、布放好新旧设备之间的连接线;3、编制割接报告,报建设单位批准;4、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施工单位协助,按计划割接;5、新设备割接入网后应及时做好测试工作。九、拆除旧设备:1、拆除旧设备时,不得影响在用设备的正常运行;2、拆除设备时应遵循的顺序,先拆除备用电源后拆除主用电源,先拆除支路后拆除群路;先拆除线缆后拆除设备;先拆除设备后拆除走线架;先拆除电源线后拆除信号线。3、拆除设备时,应使用绝缘扳手或对板手进行绝缘处理,拆下的电缆端头及时做绝缘处理,防止短路;4、拆除缆线时应做好非拆除缆线的保护;在翻越槽道时应在下方垫保护垫,防止缆线外皮被割伤。5、对拆下的缆线两端应做绝缘防护和标识,按规格、型号、长度依次盘好,摆放到指定位置。6、拆除光缆时不得影响其他光缆的正常使用。十、设备搬迁、换装:1、搬迁换装在用设备,应编制详细的搬迁换装计划,报建设单位审批,申请好停电路的时间,提前做好的新机房的天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走线架和缆线的放等工作;2、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协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迁装旧设备在搬迁前应进行单机、通道等主要指标做好测试工作,并做好原如记录,迁装后应达到原有水平。十一、上塔作业的规定:1、当风力达到五级及以上时,禁止高空作业;2、风力达到四级时,禁止在塔上吊装天线作业;3、雷雨天气时,禁止上塔作业。十二、馈线布放的要求:1、馈线的路由走向、规格型号、接地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2、馈线在进入机房前,要有防水弯,防止雨水进行机房;3、馈线拐弯处应圆滑均匀,馈线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20倍其外径D(软馈线为10D);4、馈线防水弯的最低处应低于馈线窗口的下沿。十三、1、馈线防雷器的设置:在馈线与天线连接处,设备侧软跳线连接处,应安装防雷器;2、馈线接地: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屏蔽层可靠接地,一端采用铜线鼻子与室外走线架或接地排应可靠接地,一端用接地卡子卡住剥去外皮的屏蔽层(屏蔽网),连接处接触牢固并做防水处理,接地线端子指向机房或接地体入地方向,端子无直角弯和回弯,电缆与接地线的夹角应小于等于15度;馈线10米以内的做二处接处,10-60米的做三处接地,60米以上每增加20延米(含不足)增加一处接地,接地的位置在天线附近、馈线窗口附近(两处接地)和馈线中部垂直转水平处(三处接地)。十四、SDH设备测试:1、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信号、光发送端S参考点,光功率计),测试S参考点处的测试值,测试仪器为光功率计、图案发生器(图案发生器不是必须用的,只有当需要在输入端输信号时,输出端才有光时采用。2、发送信号波形(眼图):测试仪器是通信信号分析仪(高速示波器),(光发模块、光衰减器、滤波器、高速示波器);3、光接收机灵敏度和最小过载光功率:在1550nm区,当误码率达到10的负12次方时,被测设备输入端平均接收光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测试仪表是SDH传输分析仪(含图案发生器和误码检测仪)、光可变衰耗器、光功率计,(SDH传输设备发送端、光功率计、被测设备、SDH传输设备接受端);4、抖动测试:输入抖动容限及频偏、输出抖动(固有抖动)、SDH设备映射抖动和结合抖动、再生中继器的抖动转移特性。WDM(波分复用设备):1、波长转换器(OTU):平均发送光功率、发送信号波形(眼图)、光接收机灵敏度和最小过载光功率、输入抖动容限、抖动转移特性、中心频率与偏离(测试仪表为多波长计或光谱分析仪)、最小边模抑制比(最坏的发身条件下,平均光功率和最显著边模光盘功率之比较)、最大-20Db带宽(光谱分析仪);2、合波器OMU:测试仪表有偏振控制器、可调激光器光源、光功率计,测试项目是插入损耗及偏差、极化相关损耗;3、分波器ODU:测试仪表有偏振控制器、可调激光器光源、光功率计、光谱分析仪,测试项目是插入损耗及偏差、极化相关损耗、信道隔离度;4、光纤放大器OA测试:测试仪表为光功率计、光谱分析仪,测试项目有输入光功率范围、输出光功率范围、噪声系数(输入光信号信噪比减输出光信号信噪比);5、光监测信道OSC:测试项目是光监测信道光功率(用光功率计),光监测信道工作波长及偏差(光谱分析仪)。PTN测试:1、PDH、SDH接口性能测试;2、以太网接口性能测试: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和最小过载光功率、吞吐量(用以太网网络分析仪)、时延、过载丢包率、背靠背;3、ATM接口性能测试。十五、1、基站工程参数:站号、站名、配置、基站经纬度、天线的高度、增益系数、半功率角、方位角、俯抑角、基站的类型;2、天馈线电压驻波比,(根号下发射功率+根号下反射功率)/(根号下发射功率-根号下反射功率),大于1小于等于1.5(越小越好)。十六、光电缆线路路由复测的主要任务:1、根据设计核定光(电)缆、硅芯管的路由走向、敷设位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配套设施(含中继站址的安装地点);2、核定和丈量和种敷设方式的地面距离;3、核定穿越公路、铁路、桥梁、河流、湖泊、水库、其他管线设施及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技术措施;4、核定防雷、防腐、防白蚁、防强电地段长度、措施及实施的可能性;5、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数量;6、核定管道光电缆的占用管孔位置;7、根据环境条件,初步确定光电缆的接头位置、为光电缆的配盘、分屯、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8、补充修改施工图。十七、路由复测小组组织单位及完成的工作: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维护)、设计、监理单位参加,完成定线、测距、打标桩、划线、绘图、登记工作。登记工作的内容:完成各测量点长度的统计,局站位置、沿线土质、经济作物、河流、通信及其他设施,沟坎加固的范围、长度、累计数量,同时记录光电缆运输车辆、施工车辆进入的通路资料(沿途路由障碍分布及交通情况)。十八、光缆单盘检验:A、光缆外检查:1、光缆盘有无变形、护板有无损伤,各种随盘资料是否齐全;2、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的外皮有无损伤,光缆端头是否密封完好,光缆端别(AB端)标志是否正确明显;3、对经过检验的光缆应做好记录,并在缆盘上做好标识;4、光缆外观检查应请供应单位一起进行。B、光缆光电性能检验:1、光缆长度复测,应100%抽样,采用厂家标明的光纤折射率用OTDR测试光纤的长度,用厂家标明的扭绞系数计算单盘光缆的长度,一般规定光纤出厂时只允许出现正偏差,出现负偏差时应重点检查测量,得出光缆的实际长度。2、光缆单盘损耗测试:有OTDR法(后身散射法)进行测试,可加1-2千米的测试光纤(尾纤),以抵消ODTR的测试盲区,应做好记录;3、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检查光缆在运输等过程中,光纤有无压伤、断裂、轻微裂伤,同时还可观察光盘纤随长度的损耗分布是否均匀,光纤有无缺陷;4、光缆护层绝缘检查:除特殊要求外,施工现场一般不进行测量,对缆盘的外包装和外护层进行目视检查。十九、光缆的配盘原则:1、在光缆路由复测和单盘检验完成后,光缆敷设前进行;2、以整个工程统一考虑,以一个中继段为配置单元;3、靠近局站一侧光缆的单盘配置长度一般不小于1公里,并应用选配光纤参数好的光缆进行配置;4、光缆配盘时应按规定预留,避免光缆缆浪费;5、光缆单盘长度选配应理,应尽量以整盘配置,减少接头用量。二十、光缆端别要求:1、按设计要求顺序配置AB端,不宜倒置;2、在一般干线工程中,南北向的,北为A南为B,东西向的,东为A西为B;3、在城域网工程中,中心局一侧的为A,支局一侧的为B,分支光缆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二十一、光缆标石:1、直线标石;2、新增直线标石;3、普通接头标石;4、新增普通接头标石;5、排流线起止标石;6、障碍标石;7、拐角标石;8、特殊预留标石;9、监测点标石;10、硅芯管接头标石;11、硅芯管人孔标石;12、硅芯管手孔标石。二十二、水线标志牌的设置原则:根据设计要求或河流大小选择单杆或双杆,在水线光电缆敷设前,安装在设计确定的位置上。二十三、管孔先用的目的、总体原则:有利于穿放光电缆和维护方便,总体原则是先下后上,先侧后中,逐层使用,大对数电缆和干线光缆一般敷设在靠下靠边的管孔;管孔必须对应使用,在各人(手)孔之间的孔位应尽量保持不变。二十四、通信管道施工工序:1、划线定位;2、开掘路面、开挖管道沟槽;3、管道基础的制作;4、管道敷设;5、包封保护;6、人(手)孔的制作及沟槽回填。二十五、电压降法测电池内阻:R内=(E-U放)/I放,E:电池组开路电压,U放:放电时端电压,I放:放电电流;初放电电流应符合出厂技术说明书规定,如无规定时,铅酸蓄电池可采用以10小时放电率,放电3小时即可用电压降法测试电池的内阻。二十六、LTE项目初验测试项目:1、核心网的功能测试、2、性能测试;3、业务测试;4、网管测试;5、系统安全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二十七、光缆中继段测试的条件:1、光缆成端接续和室外光缆接续均已完成;2、光缆接头盒已安装好;3、预留光缆固定完成;4、直埋线路的所有动土项目均已完工。二十八、光缆中继段测试的项目及方法仪表,1、中继段光纤链路衰减系数和传输长度测试:在ODF架上用OTDR进行测试,链
本文标题:一建通信与广电资料重点集中复习必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9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