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卷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卷[测试范围:第九章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别: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未与容器紧密接触)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2.有一个实心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N;当把物体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2NB.8NC.18ND.20N3.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A.热气球B.火箭C.飞艇D.孔明灯4.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A.一定小于4牛B.可能等于5牛C.一定等于4牛D.可能大于5牛5.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ρ水<ρ盐水),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体积的大小关系为()A.铝球大B.铜球大C.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6.小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现有一正方体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再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考虑液面变化。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物体的质量是25gB.物体的密度为3.5×103kg/m3C.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1ND.浮力的大小总是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变大7.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放入液体中,物体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A.甲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B.取出物体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C.取出物体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D.甲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和乙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一样8.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乙>p'丙>p'甲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9.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①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②木块的体积是1×10﹣3m3③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④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400Pa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10.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上线,宣告我国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从科学的角度看,当列车进站时,乘客需站在安全线外的原因是()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11.如图所示的标志线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人行道上的斑马线B.机动车道上的停车线C.地铁站台上的安全线D.银行柜台前的安全线12.如图所示是龙卷风发生时的场景。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实质就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对于高速旋转的气流()A.气流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B.气流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C.气流内外部的压强相等D.气流内部、外压强关系不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3.如图所示,将重8牛、体积为1×10﹣3米3的正方体一半浸入水中并保持静止,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小为牛,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牛;若剪断绳子,待正方体静止后,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为牛。(g取9.8N/kg)14.重为10牛的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牛;此时金属块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的。15.铁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6牛,铁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牛,当它下沉时,受到浮力的大小,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6.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60cm3,质量约为66g,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静止时李子将(填“漂浮”“悬浮”或“沉底”)。17.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只土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F甲F乙,ρ甲ρ乙;密度计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分别为G甲、G乙,则G甲G乙.(均选填“<”“=”或“>”)18.如图是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伞被风吹得向上翻起的情景,伞的上表面风速比下表面,上表面空气压强比下表面。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19.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的重力是N,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4)根据实验测出圆柱体的体积是m3,圆柱体的密度是kg/m3,盐水的密度是kg/m3。(5)若图丙中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圆柱体浸没后水未溢出,则放入圆柱体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Pa。20.(1)小柯进行了如图甲的实验,他用了A、B、C三段横截面积不同但相互连通的玻璃管,让自来水稳定流过玻璃管时,A、B、C相连的对应的三个竖直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如图所示。小柯根据玻璃管内的A、B、C三点水压推测:液体流动时,横截面积越大处,流速越(选填“大”或“小”)。(2)洗车时通常用到水枪(如图乙),为了增加水枪出水的冲击力,洗车工应将水枪的枪口直径调(填“大”或“小”)。(3)小柯查阅资料进行了理论证明,他在资料上查到了一个被称为“流量”的概念。“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流体体积,用字母Q表示。他思考,如果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匀速流动(如图丙),设流水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管道左端流到右端所用时间为t,则根据流量的定义可得出表达式Q=(用字母表示)。21.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1)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N;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N;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3)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4)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五、计算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2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求:(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2)合金块B的密度。23.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装满容器,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图丙,(1)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N?(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参考答案1.D;2.B;3.B;4.A;5.A;6.C;7.B;8.C;9.D;10.D;11.C;12.B;13.4.9;3.1;8;14.2;大;竖直向上;15.0.6;不变;变大;16.沉底;17.=;<;=;18.大;小;19.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丙、丁;5;4;4×10﹣4;1.25×103;1.1×103;400;20.小;小;vS;21.4;溢水杯未注满水;1;1;等于;保持不变;22.(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2N;(2)合金块B的密度为1.6×103kg/m3。23.(1)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0N;(2)该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本文标题: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检测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9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