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重庆工程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专业课程学时:学时课程学分: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一.课程定位《经济学基础》是管理学院各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在传统的《经济学基础》(或《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之上,结合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和学生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能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问题。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经济学的各种概念原理、分析方法及推导过程。重点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的关系、各种市场情况的性质与特点、生产要素、以及各类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熟悉宏观经济中的变量及衡量、经济波动的解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一)知识目标1.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2.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3.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4.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5.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6.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7.掌握生产要素的价格原理及分配理论;8.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9.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运用与核算方法;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10.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1.掌握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方法。(二)技能目标1.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技能;2.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的技能;3.能对生产要使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的技能;4.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的技能;5.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的技能;6.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的技能。(三)素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勤等全面发展的,熟悉微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2.能够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熟知国家在不同经济时期所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3.能够帮助企业根据国家方针政策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4.能够有较好人文素质、诚实品质、富有责任心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教学时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遵循“经济理论生活化”的原则,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不脱离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联系,突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复杂的数学推导、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与社会经济现象相融合,强调经济学的实用性和与生活的贴近性,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四.课程内容设计和学时分配要求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课程终了时,要求学生在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后,能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生将逐步学习到完成此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并能在课程结束时完成该项目。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本课程的考核依据之一。具体的内容如下表:序号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学时分配1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帮助政府制定价格政策供求定理的内容能够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帮助政府确定不同价格政策102弹性理论运用能够运用弹性理论作图说明“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道理弹性的计算能够针对不同商品的弹性帮助企业制定不同价格策略63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分析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和均衡图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收入、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消费安排,实现效用最大化64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与市场理论应用能够运用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分析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和均衡图能够帮助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来分析企业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265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运用熟练掌握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来核算国民收入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不同核算方法来核算国民收入86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掌握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内容宏观经济政策内容结合实际通过论文形式来说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目前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16五.课程实施条件与建议1.教学条件经济现象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地方,学校的食堂、超市,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等各方面都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相关的经济数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据,为我们的调研提供准备;其次,教学案例的选取要注意时代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以提高学生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室以具备网络功能的多媒体教室为主。2.教师条件担任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相关专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能够运用企业案例、社会经济案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3.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高鸿业著,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教学方法与手段《经济学基础》课程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强调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将基本原理和方法讲明讲透。以问题为出发点,围绕问题探讨知识点,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既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教会学生用经济理论思考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大量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把教室演变为社会经济环境,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融入到经济现象中,把我们自己平时的角色平移到课堂,让学生重新以经济的方式来思考。最后,采用习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每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课堂讨论或社会调研的学习方法,通过收集、查寻、整理有关资料来检验、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并且教师应结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适当的习题训练,并对习题中的问题进行指导。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3)学生学习方法学生需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利用电脑,网络查找相关题目和资料,参与社会调研、课堂讨论,运用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演练法、启发法完成各模块的内容。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经济学基础》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采用理论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30%,期末项目考试70%,如下图。(一)平时考核(30%,总分30分,最高分30分,最低分0分)平时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考勤及课堂表现考核和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具体参照《管理学院学生课堂秩序管理办法》执行。(二)期末项目考试1.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题型主要为选择、计算、分析等,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应知应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2.考试内容应函盖教学进度计划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的内容,其中基础题占40%,中等题占50%,难度题占10%。3.考试时间19周-20周。课程总成绩平时考核30%期末项目考试70%专业教学内容标准体系文件(三)成绩认定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百分制)×0.3+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0.7;60分为合格标准。七.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参考书籍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梁小民著,《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董曲波,一口气读懂经济学,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黄曲波,趣味经济学100问,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2.参考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家网经济学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
本文标题:《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0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