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50个常考易错-20181121150343
1教育学50个常考易错题(单选)1、下列表述中,将教育视作一种方法的是()。A.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D.我今天听了一场关于愉快教育的学术报告答案:C。解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这些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如“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又一类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如“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中的“教育”;再一类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中的“教育”。相关知识链接: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谢弗勒的分类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单选)2、教育活动的诸多矛盾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A.教与学的矛盾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D.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我们认为,在教育活动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存在及其解决是教育活动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教育研究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说,这对矛盾才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此矛盾的存在才是教育者的存在、教育内容的存在之理由。相关知识链接:师生关系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诸多矛盾中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2(多选)3、下列属于原始教育特征的有()。A.教育没有阶级性B.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紧密地联系C.教育水平低D.教育具有强制性答案:ABC。解析:在原始社会里,教育一般跟诸如冠礼、祭祀、图腾崇拜等原始的宗教、仪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场所、教育者、书本教材,更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育活动主要是靠年长一代的言传身教。相关知识链接: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教育性质的平等性。教育的平等性主要是指在原始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相同的教育。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是整个原始社会成员共有的,人人都参加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没有剥削,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在教育中的平等性,决定了教育的无阶级性。第二,教育活动的原始性。其一,教育目的的原始性,即使年轻一代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以及学会生活的经验与技能。其二,教育内容的原始性,即仅仅是传授一些磨制和使用石器工具的简单经验以及一些社会习俗、礼仪和生活规范等。其三,教育过程的原始性,即没有专门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还同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事务、宗教、艺术等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单选)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答案:B。解析: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状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脱离。由于奴隶主阶级主要依靠对奴隶的占有权享有奴隶的全部劳动及其成果,他们并不关心生产,他要生活得更好,主要是靠占有更多的奴隶。这就决定了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进学校,在劳动中苦苦求生的奴隶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而且他们从事的劳动及技艺也同遭鄙视。相关知识链接:社会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内)近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内)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结合分离结合3(多选)5、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官学的是()A.西周的国学B.汉代太学C.唐朝国子监D.宋代书院【答案】ABC。解析:书院开始为私学,后来发展为半官半私性质,并独立于官学私学之外。相关知识链接:常见官学常见私学西周的国学、乡学六学二馆文翁兴学社学私塾家学蒙学(多选)6、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答案】ACD。解析:公益性免费性为近代教育的特征,而非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公共性和生产性、终身性、未来性、科学性和国际性。相关知识: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21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个性化。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公共性;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未来性;教育的国际性;教育的终身性。现代教育的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多选)7、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是()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教育体系制度化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4答案:ABCD。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第一,教育普及化的开始。近代社会,资产阶级为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要求教育权收归国家所有,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推行初等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伴随社会民主进程的加持和社会民主制度的逐渐完善,普及教育开始演变成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国家行为。第二,“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经过斗争,在法律上得以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机会均等已由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一个社会政治问题。第三,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第四,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民主化是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关知识链接:教育民主化的另一个版本: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要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民主化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等。(单选)8、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管理现代化C.人的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答案:C。解析: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若题干中无人的现代化,就选择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相关知识链接: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反映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多选)9、以下属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特点的是()A.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B.偏重文事,轻视武事5C.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D.我国分科课程的开端答案:ABC。解析:孔子教育内容是六经,偏重社会文事。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因此轻视武事。从他与学生樊迟的对话可以看出其轻视生产劳动。而我国分科课程的开端是西周时期的六艺。相关知识链接: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墨子①政治和道德;②科学技术;③文史;④思维能力(单选)10、墨子在教育学生时注意“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体现的教育原则是()。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全面发展D.量力施教答案:D。解析:墨子在论述量力时有两句经典的论述: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不可,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相关知识链接:墨子提出的四个重要的教育思想主动不扣必鸣创造述而又作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量力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单选)11、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A.人性如素丝B.人性无善无恶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说D.人性具有稳定性答案:C。解析:王夫之倡导人性的生成变化说。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得的。“性日生日成”。强调教育的作用:一是继善成性,使之为善;二是可变因失教形成的恶习。相关知识链接:人性论总结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分成上智下愚中人孟子性善论6荀子性恶论墨子人性素丝说道家自然人性论法家人性利己说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说王夫之性日生日成(单选)12、苏格拉底问答法分成三步,其中第三步是()A.讽刺B.助产术C.定义D.归纳【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分为讽刺、定义和助产术。题干给出了前提考查的是三步这个版本。所以选B。相关知识链接:关于产婆术的步骤,两位现当代的教育家给出了两个版本:袁振国《当代教育学》讽刺、定义、助产术吴式颖《外国教育史》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单选)13、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C.蒙台梭利D.维果茨基答案:A。解析: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最早承认游戏的价值,他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开发出“恩物”,并将其列入教育过程。相关知识补充:最早倡导寓学习于游戏的是柏拉图。而最早认可游戏价值的是福禄贝尔。除此之外,还需知道幼儿教育的两位重要人物是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其中蒙台梭利强调幼儿活动中自由活动的重要性。(单选)1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首倡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他的著作《论灵魂》将7灵魂分为营养的、感觉的、理性的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相关知识链接: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第一个将“德育、智育、体育”概念化并进行系统论述的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倡导美育的是:我国最早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体系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提出德智体美的是:我国最早提出五育并举的是:(多选)15、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其思想内容主要包含()。A.教育即“生活”、“成长”、和“经验改造”B.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C.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D.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答案】ABCD。解析: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做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相关知识链接:关于道德教育,赫尔巴特与杜威都有相关观点,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是: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而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论述是“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需加以区别。(单选)16、“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答案】B。解析:此观点为杜威的教育适应生活说。相关知识区分:斯宾塞:教育准备生活说杜威:教育适应生活说8陶行知:教育改造生活说格鲁斯:生活准备说(游戏论)(单选)17、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鼓楼幼稚园D.蒙养院【答案】B。解析:1903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即现在的湖北省实验幼儿园)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相关知识链接: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我国的第
本文标题:教育学50个常考易错-2018112115034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6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