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3古诗词三首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会写“德、鹊”等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重点)3.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词中的情景画面,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重难点)4.感受诗词句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目标孟浩然(689-740),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因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主要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苏(sū)轼(shì)(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sònɡ)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文豪,世称“三苏”。其诗词清新豪放,善用夸张和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金国,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归南宋。晚年遭谗落职。他的作品现存600多首,著有《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富有爱国热情。主要作品有《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dé鹊què蝉(鸣蝉)chán德(建德江)(喜鹊)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背景:《宿建德江》是一首书写旅途之思的诗。这首诗把写景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诗人孟浩然终生没有做官,青少年时代曾发奋读书,多次进长安谋求官职,想施展平生抱负,但都未实现。40岁那年,他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去长安考进士,仍然没有被录取。有一天,他应邀到好友王维家中玩,巧遇唐玄宗皇帝。王维把他推荐给皇上。玄宗让他当场献诗。孟浩然选择自己最好的诗句吟诵起来。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说自己没有才能,贤明的君主弃了我;身体不好,熟人也疏远了自己。不想得罪了玄宗,遭到怒斥并令他离京返乡。从此孟浩然求取功名的理想彻底破灭了,只好离开长安,南下吴越。这首诗正写于他的归途之中。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住宿在建德江移舟:划船靠岸。泊:停泊靠岸。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客:诗人自己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边,日落时分使我又增添一份新的哀愁。原野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俯身观看映照的月亮离我那么近。野旷:原野空旷。天低树:天低于树,天比树低。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诗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思考并交流“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日之夕矣,而自己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3.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思考并交流4.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移舟泊烟渚。“移舟“点出“江行”,“泊”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又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思考并交流5.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诗人由远及近描绘了一片辽远清旷的江色。思考并交流这片辽远清旷的江色,让诗人恍如置身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家乡之远。加之撩人的明月与人如此接近更勾起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和思乡之情。6.有人说上述两句诗不单写景更蕴涵“愁思”,你如何理解?思考并交流《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细细品读这两句诗,说说对“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体会。“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对偶这两行诗里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这两行诗,写出了夏天大雨的什么特点?来得急卷地风来忽吹散,(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我想说:卷地风吹来了。吹散了———,吹停了————,却吹来了———。这真让我——!(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动态多:翻、遮、跳、入、吹。景物多:云、雨、风、山、船、地、楼、水。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骤雨急来急去的景色变幻,表达了诗人对雨天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下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你们对课题有哪些了解?晚上作者在黄沙岭的一条小道上散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深夜时分,明月钻出云缝,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叫得格外欢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年成。黄沙岭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读出这种感受吗?一起体会一下。重要的是让读者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谁能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吗?词的上阙通过对惊鹊、鸣蝉和噪蛙的描绘,写出了乡村夏夜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并通过清风、明月、稻花,描写了乡村夏夜的幽美和静谧。整个上阙动静结合,表达了词人因景美、年丰而愈加欢快的心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只剩下天边闪烁的几颗星星,山的前面飘落点点雨滴。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七八个星星来暗示乌云布满天空。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旧时相识的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哪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思考:词人是怎样描写天上的“星”和“雨”的?下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七八个星”,言星之稀少。“两三点雨”,写雨点洒落的稀疏,暗含着静谧和清爽之意。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才还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洒下“两三点雨”。词人猝不及防,不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路转溪桥”,“旧时茅店”蓦然出现在眼前,这让词人匆忙中感到无比的欣喜。夜行黄沙道中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引起树枝摇曳;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它们仿佛在高兴地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乌云四起,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骤雨初来,雨滴已经洒向山前。熟悉的茅店就在社庙树林边,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喜出望外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通过对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星疏雨稀等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本文标题: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9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