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宝钢取向硅钢-创新与变革(绝密)(1)
创新与变革硅钢的实践与体会硅钢部07年7月宝钢分公司中心组学习汇报材料汇报内容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简介二、宝钢硅钢技术创新坎坷之路简要回顾三、产品验证的进展、问题与启示取向硅钢是指所有晶粒的特定方向都平行于钢板的轧制方向、含硅量3%以上的硅钢。晶粒尺寸3~12mm,是普通碳钢的数千倍。1、什么是取向硅钢?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CGO=7°~10°HiB=2°~4°2、取向硅钢的用途¾各种型号的输、配电变压器;¾HiB的优势在于变压器的体积小、节能、低噪音等。CGOHiB铁芯线圈磁力线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3、取向硅钢产品取向硅钢产品性能指标B8:800A/m的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CGO:1.80~1.86THiB:1.88~1.94TP1.7/50:50Hz、1.7T下每公斤铁芯的铁损。CGO:1.10~1.40W/kgHiB:0.95~1.20W/kg钢种宝钢NSCPosco一般取向硅钢CGOCGOCGO23Z110B23G110SGOHiBNSGOHiBHGO23ZDKH80B23R85高磁感取向硅钢NSC最高牌号宝钢最高牌号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技术流派确立时间特点产品应用厂家高温板坯加热技术1930年代加热温度约1350℃(1400℃)CGO级HiB级ArmcoNSC武钢中温板坯加热技术1970年代加热温度约1290℃CGO级VIZ武钢低温板坯加热技术1980年代加热温度约1150℃CGO级HiB级NSCPosco(AST)低温板坯加热生产取向硅钢代表了技术发展的方向。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4、取向硅钢技术流派5、取向硅钢的技术进步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6、取向硅钢生产厂家企业CGOHiB备注NSC○○高温+低温工艺TKES○○高温工艺AK○○高温工艺武钢○○高温+中温工艺Cogent○○高温工艺JFE○○高温工艺新利佩茨克○×中温工艺Viz○×中温工艺Allegheny○×高温工艺POSCO○○低温工艺ACESITA○○高温工艺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7、取向硅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工艺路线长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碳钢产品:热轧卷冷轧热镀锌(热卷后2个工序)取向硅钢:热轧卷常化1st冷轧中间退火2nd冷轧脱碳退火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热卷后7个工序)钢种CGONSGOHNGOIF钢DI材管线钢Mn控制范围为±30ppmMn精度一般为±500ppmAls控制范围为±15ppm;Al控制范围±130ppmAl控制范围±150ppmN控制范围为±5ppmN≤25ppmN≤40ppmS≤30ppm;部分S≤10ppmS≤150ppm,极少数S≤80ppm一般S≤50ppm,抗硫化氢管线钢S≤20ppm,SRT约1400℃,边裂严重。最低加热温度仅为1100℃加热温度一般≤1250℃粗轧容许温降≤100℃。粗轧容许温降≤160℃。粗轧容许温降150℃。粗轧温降约200℃。热轧参数控制高温终轧、低温卷取,层流冷却温降要求≥350℃,接近冷却能力极限。层流冷却温降要求一般≤300℃。化学成分控制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8、取向硅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工艺窗口窄钢种CGONSGOIF钢DI材连续炉退火温度高,一般超过≥1000℃,最高达1150℃。连续退火温度一般为800℃左右。APL常化温度的波动范围±5℃DCL退火温度精度±3℃;露点控制精度为±0.4℃。连续退火温度波动范围为±10℃;SACL露点±2℃。涂层配比和涂敷温度(≤5℃)的管理涂敷温度无严格的控制要求。罩式炉高温退火总时间约160h(约一周),温度最高达到1200℃左右,气氛管理十分严格。罩式炉退火温度一般≤800℃,退火时间一般≤50小时。退火参数控制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9、取向硅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工艺窗口窄(续)化学成分热轧工艺APLRCMDCLBAFFCL标准窗口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9、取向硅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工艺窗口窄(续)钢种CGONSGOHNGOIF钢DI材管线钢快分RH过程时间严格控制,分析速度要求≤5分钟现有分析速度均能满足要求转炉出钢回锰必须控制0.015%需要钢渣改质,并良好的保护浇铸需要有电磁搅拌,等轴晶比率≥60%一般无明确要求炼钢冷轧热轧批量生产(3000~5000吨)过程中,追求设备“零”故障。无时效轧制要求严格时效轧制制度无时效轧制要求带钢薄0.23mm,厚度精度高2%。/严格执行出钢合金化顺序一般无明确要求冶炼过程必须达到“时间、温度、成分”的“三命中”,且过程均一稳定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10、取向硅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过程控制严11、能生产取向硅钢意味着什么?工艺路线长¾一贯制水平提升¾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艺窗口窄¾工序能力提升¾计量技术水平提升¾操作水平提升过程控制严¾工序能力提升¾装备技术提升¾操作水平提升¾管理水平提升特殊技术¾装备水平提升¾驾驭新技术的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技术、操作水平世界一流一、取向硅钢的基本知识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1、为什么要搞取向硅钢;2、硅钢自主集成创新决策过程回顾;3、硅钢自主集成创新做法回顾;4、硅钢创新的几点体会;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1、为什么要搞取向硅钢取向硅钢是宝钢几代人的梦想,苦于找不到技术来源,一直未启动。取向硅钢的投入很大,市场容量并不大,公司为什么要下决心搞取向硅钢?¾保证国家电力发展的安全,不受制于人。(日本每吨一次提价1200美元)。¾是宝钢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的一个标志,¾宝钢技术进步的第二个发动机。硅钢的技术难度更高,硅钢做好了,汽车板等碳钢产品可以再上一个台阶。¾通过竞争,促进中国硅钢的技术进步(武钢)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2、硅钢自主集成创新决策过程简要回顾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1)多方寻求技术来源的艰辛历程¾2003年7月,赵总带队访问TK,正式提出硅钢技术合作问题,TK当时表示待研究后回答,事后正式复函,排除硅钢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理由是与N公司签订有捆绑式协议,TK在与其它厂家合作,必须征得N同意;¾2003.9艾总率团访问N公司,寻求硅钢技术合作。N社长表示,取向硅钢技术是N百年的技术结晶,不会轻易转让。并明确低温技术、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激光刻痕技术不转让。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¾2004年3月艾总率团访问了美国A、Al和英国CP。A、CP当时都表示对合作有兴趣,答应双方就具体谈合作方案开展协商:¾A在会谈中抛出的方案是:技术转让费2亿美元,且不含激光刻痕技术;技术具有不可分解性。¾英国CP的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宝钢为其提供无取向硅钢热轧卷,在会谈中CP的出价远低于市场价,供货没有谈出结果,所以一直不肯开始谈硅钢技术合作会谈,我们多次邀请,它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¾04.2俄罗斯V钢厂的大股东德高公司的副总裁访问宝钢,提出双方开展硅钢技术合作,答应回去报告董事会后正式开始,回去后就再没有消息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2)实验室设备引进也受到阻挠04年我们通过第三方与日本制造硅钢实验室设备的公司开始进行交流,并用较短的时间完成17台套试验设备的合同附件谈判和签字。这时N公司出面干预,致使实验室设备的公司退出合作。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3)04.12.31日公司作出硅钢工程自主集成创新的决定04.12.31日对宝钢的硅钢发展将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主要领导在指中听取了硅钢前期工作小组的汇报。综合技术来源的谈判情况,我们自己在近2年时间里对技术准备、人才准备、实验室研发、工程准备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公司正式作出硅钢工程自主集成的决定。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3、硅钢自主集成创新做法简要回顾(略)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4、硅钢创新的几点的认识和体会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1)硅钢的创新是一次系统的创新¾从工序上看:含盖了从炼钢、热轧、冷轧及后工序热处理的全工序;¾从创新过程看:含盖了从实验室研发、工程建设到大生产实现的全过程;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2)硅钢的创新是一次高起点的创新¾直接瞄准最高档次的产品(HiB);¾直接瞄准最新的工艺技术(低温工艺);¾选择了高温起步,向低温发展的技术路线,兼顾了稳健与先进。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3)硅钢的创新备受国际关注¾SMS:世界钢铁界都在关注着HILDEN发生了什么;¾东方专家:东方在时刻关注着宝钢的进展,对能否成功将信将疑;¾硅钢创新的成败事关宝钢在业内的声誉。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4)实验室先行,建成世界一流的硅钢实验室¾突破封锁建成全球最好的硅钢实验室之一;¾打通从炼钢到成品的全工序试验流程,并率先在实验室试制出高温、低温合格试样;¾实验室成为技术的发源地和人才培训的基地。¾为产品验证提供了条件和可能。¾实践将会证明,研发手段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5)自主完成一贯制技术方案¾从逻辑上讲,一贯制技术方案应先于工程方案完成,它是产线配置和设备功能确定的依据。在引进技术时,可以在工艺商和设备商之间短路,业主可能不清楚;对于自主开发的技术,业主必须自行完成,据此设备商才能进行产线和设备设计。¾宝钢在硅钢工程中自主完成了一贯制技术方案、产线预配置、设备功能需求书等,真正成为了技术的确定者和所有者,同时也是技术责任的承担者;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6)针对技术自主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策划,例如:¾前期的人才、技术资源、实验室建设、研发、技术路线策划等;¾设计阶段的产线预配置、设备功能需求、设备商组合策划等;¾生产准备阶段的产品验证方案、SV培训计划等。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7)在人才为我所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¾成熟人才引进;¾社会人才资源利用;¾新人培养。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8)跨部门团队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¾一贯制技术团队(研究院、炼钢厂、热轧厂、冷轧厂、制造部等);¾产线预设计团队(研究院、BSEE、五冷轧项目组等);¾技术谈判团队(五冷轧项目组、研究院、热轧厂、冷轧厂等)。¾开工责任团队(设备、工艺、操作、计划、L2)¾研发团队(硅钢部、研究院、炼钢、热轧、冷轧、制作部、设备部等)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9)组织形式创新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硅钢部体制优势:¾研发与生产结合更紧密:研发直接服务于工程和生产,解决了科研和需要两张皮的问题;¾一贯制方案的调整更便捷高效:一贯制技术和一贯制管理统一在一个部门,提高了变更一贯制方案的效率。这种优势在产品验证方案的确定和调整上充分显现出来;¾更关心市场和用户:作为对产品竞争力负责的部门,理所当然对市场、用户更加关心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10)高层领导重视和亲自参与是重大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¾集团、股份、宝钢分公司的主要领导在硅钢前期、工程、产品验证等各阶段都亲自参与,这是到目前为止硅钢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的最重要保证;¾创新过程有许多非常规的事项需要用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非有高层领导的亲自支持不可。二、硅钢技术创新的坎坷之路三、产品验证的进展、问题和启示(1)产品验证工作进展(2)产品验证暴露的问题(3)问题分析(4)取向硅钢的生产原则(1)产品验证工作进展1、产品验证的目的¾硅钢一贯制技术是宝钢自主开发,为了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提前暴露问题,所以需要在投产前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进行产品验证;¾通过验证,培养人才,锻炼队伍。¾硅钢机组投产前基本解决炼钢、热轧工序技术问题,力争做到具备稳定生产能力,到硅钢机组投产时,主要精力可移到后工序;¾后工序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进行验证,如APL(AL)、RCM(宝新)、实验室退火涂层等。2、产品验证总体思路(1)产品验证工作进展在集团、股份和分公司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公司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硅钢产品验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¾硅钢部加快完成了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和一贯制技术方案的输出;¾炼钢厂、热轧厂、制造部、研究院等验证工作相关单位,组成了以单位领导牵头的硅钢工作团队,提前完成验证所需的各项条件准备;¾NSGO的验证从计划的2007.4
本文标题:宝钢取向硅钢-创新与变革(绝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