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第二单元位置第4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3、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培养空间观念。4、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能够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情节引入探究新知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晓红的位置。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说法:生1:晓红在第3组的第2个生2:晓红在从左数第3个,从下往上数第2个(板书:从左数……)生3:从右数第4个,从上往下数第4个……设计问题:师:晓红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学生回答:看的角度不同,看的位置不同……师:的确如此,那怎样才能简洁而准确地描述出晓红的位置呢,这就需要我们统一一个标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课件出示)晓红: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提问:同学们怎样理解这里的列与行。学生回答:竖排为列,横排为行,教师规范: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并指出那是列那是行。再引导学生指出哪是第1列,哪是第1行(出示课件),使学生明确:确定第几列通常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确定第几行通常从前往后数。明确第几列第几行的描述方法后,趁热打铁,问:你能用列和行描述出周明,小丽的位置吗?以巩固描述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熟悉的教室里的场景中确定同学的位置。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确定位置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洁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原动力。]2、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1)(出示课件)人物图渐变过渡到点子图,并让学生谈感受“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渐变”有利于学生体会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谈变化前后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同时深刻感受到简化的过程和优势]。(2)让学生在点子图中找出晓红的位置。说出是如何找到晓红的位置的。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说出熊民、李刚的位置。质疑:这些文字写起来有些麻烦“你能用更简洁的方法表示晓红的位置吗?”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交流想法,寻找方法中的共同点。成果形式有:第一种形式:3列2行第二种形式:3—2︱第三种形式:3.2第四种形式:3,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晓红的位置用(3,2)-----这种既简洁又准确的表示方法。指出:象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在数学上叫做数对,认识了数对我们就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了(板书:用数对)。齐读(3,2)。介绍(3,2)的意义:3表示第3列,2表示第2行。[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产生简洁地描述学生位置的迫切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指点子图上的圆点,让学生说位置。王艳的位置(3,4),赵强的位置(4,3)。提问:观察这两个位置上的数对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生1:都有数字3和4。生2:而且3和4的位置不一样。……教师引导总结:在两个数对里,数字相同,但顺序不同,所表示的位置也不同。[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就不一样,从而再次强调列在前,行在后](3)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提问:回过头来想一想,从最初介绍晓红的位置到第3列第2行再到数对(3,2)咱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让学生发现越来越简练,也可以说是化繁为简。(板书:化繁为简)[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化繁为简的的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4)用数对表示班级里的座位介绍班级中的第1列第1行,进行游戏。游戏一:学生想自己的座位可以用那个数对来表示?(3,2)表示什么意思……游戏二:师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起立,(3,1)(3,2)(3,3)(3,4)(3,5)发现了什么,你能利用这个规律也叫起来一列的同学吗?怎样能叫起来一行的同学?(课件出示(3,1)(3,2)(3,3)(3,4)(3,5))。[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游戏,既练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找位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洁性和和准确性。]活动2【讲授】实践应用深化认知1、用数对确定动物园里各场馆的位置谈话:(课件出示图中没有方格的动物园情景图。)你能用数对的知识介绍动物园里各场馆的位置吗?学生可能回答:生1:不能,需要画出列和行生2:需要画格子……出示带格子图的示意图。让学生尝试完成如下问题(1)用数对表示上面各场馆所在的位置。(2)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狮虎山(5,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观察大象馆和狮虎山位置的数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发现:大象馆、狮虎山在同一行上行数相同是4,但,列数不同有这样特点的还有哪些数对。[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对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及特点的理解。整个环节的设计,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知识链接:(课件出示)关于数学家笛卡尔如何发现数对。(板书:(X,Y))[设计意图:介绍笛卡尔,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生活,探究数学的热情。]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出示课件)方格图中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方格纸完成练习,引导学生分三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标出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第二层次:将图形向右平移后写出顶点位置,并找出同行上数对的特点,让学生发现第3行可用一个数对(x,3)来表示。第三层次:猜想三角形ABC向上平移后3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让学生发现第2列可用一个数对(2,y)来表示。[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要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合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活动4【活动】联系实际加深理解1、让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利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介绍:跳舞的老太太们、电影院座位,车位……2、教师搜集生活中的实例国际象棋: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也经常用到数对的知识。课件出示国际象棋的画面,并以此完成相关练习介绍地球:这是咱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为了确定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地理学家创造了经线和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叫纬线,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一张经纬网,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表示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了。这是咱们中华人名共和国地图,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是东经116.4°北纬39.9°交汇的地方。[设计意图:联系日常生活,形式多样、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地球上经线纬线知识的介绍,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广泛应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的巩固了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活动5【作业】总结知识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收集这方面的知识,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位置第4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2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