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氧气制取和第三单元学生版
课前训练:(2017·兰州)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当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根据上述实验过程,推测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化学性质是____。(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气瓶中的液面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4)已知五氧化二磷能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色。(5)某实验小组重新设计实验并使用下图装置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相关问题。①该实验原理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任写一点)。实验突破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3、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结合图(一)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填写内容反应物化学方程式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高锰酸钾例:____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______氯酸钾(二氧化锰)____图(一)图(二)(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乙____;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两条);③若用图(二)所示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前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______证明气体已收集满;实验结束时要___,再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序号)。(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4.(2018·遂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___(填装置序号)收集。5.(2018天津)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___mL。6.(2018陕西)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1的实验:(1)填写下表:(2)步骤_____(填序号)的目的是证明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作用:(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4)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5)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6)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____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第三单元第一课:1.(2018·吉林长春)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2.(2018·云南昆明)500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018·江苏扬州)4、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A.铁B.氯化钠C.水D.硝酸钾3.(2018·甘肃兰州)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6.(2018•湖南邵阳)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H2B.FeC.CO2D.KCl7.(2018•湖南邵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B.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9、(2018·山东滨州)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10.(2018·海南)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汞B.氮气C.氧化铜D.金刚石11.(2018·湖北十堰)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D.某同学将密封良好的塑料零食包装袋从平原带到西藏后,发现塑料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中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12.(2018•湖南益阳)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13.(2018·湖北黄石)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间距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原子大小14.汨罗长乐甜酒,香醇扑鼻。我们能闻到甜酒香的原因是()[来源:学科网ZXXK]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1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16.(2018·山东济宁)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17.(4分)化学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花香入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由题14-1图推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3)由题14-2图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4)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N(NO2)3中N、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19.(2018·广东广州)(2分)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C70表示一个(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20.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21.(12分)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如图在试管中滤纸上A、B、C处各滴一滴无色酚酞溶液,再往试管口处脱脂棉上滴一些浓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了_______。(2)实验中常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是为了______。(3)实验时,如发现试管内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22、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一现象说明,B烧杯的作用是。(4)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2)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
本文标题:氧气制取和第三单元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3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