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测试题考试(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和3分,共39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为()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蒸发现象B扩散现象C升华现象D凝固现象5、初温相同的铜和铅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2B.2:1C.2:9D.9:2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9、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10.关于温度、热能、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1.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1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3、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B.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C.水扩散到了玻璃中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1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15、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16.(多选)关于物体的温度变化与吸、放热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可能会升高,也可能保持不变。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热了、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17.(多选)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B.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也越大。C.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D.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18.(多选)下列对于“热”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其中的“热”是指热量。B.摩擦生热,其中的“热”是指热量。C.今天天气真热,其中的“热”是指“内能”。D.暖气利用热水取暖,其中的热是指温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9、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20、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了。2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采用和两种方法。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2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或从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一直继续到时为止。2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26、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升高的有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的。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砂石的比热容0.92×103J/(kg·℃),其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28、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实验探究题2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0、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OC)31、一锅炉每天把3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C水=4.2×103J/(kg.OC)32、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升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33、初温相同的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多少?
本文标题: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测试题考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5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