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第一节学校的形成与发展一、学校的产生(一)中国早期学校的产生◆成均之学:《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塾、庠、序、学”都是学校的名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pìyōng),诸侯曰泮宫(pàngōng)。”礼记·王制》。董仲舒:成均,五帝之学是也。盖以天道设教者,五帝也,故大学曰成均。以人道设教者,三王也,故大学曰辟廱。”亦作“辟雝”。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汉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清代国子监的中心建筑为辟雍,乾隆五十年建成。北面的彝伦堂是大礼堂,正中有皇帝来时用的讲座。彝伦堂后的敬一亭是祭酒、司业办公处。东西两面配庑形成四厅六堂,是博士、助教上课讲学的。还有琉璃牌楼、御书楼、射圃、御碑亭等。成贤街南边方家胡同还有190间的学舍是学生即监生的宿舍。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明、清时称成贤街)15号,与孔庙相邻◆西周的学校《大戴礼记·保傅》:周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解释: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均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西周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周礼》职官有师氏、保氏,“师氏,德行,大学之教也;保氏,艺仪,小学之教也。”(二)外国早期学校的产生1.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设立的宫廷学校,是用以教育当时的贵族子弟。此外,还有:职官学校:培养政府机关各级官吏的机构。文士学校:培养书写、计算、律令等人才的机构。僧侣学校:培养僧侣的机构。2.古印度最早的学校是吠陀学校,是婆罗门教兴办的宗教学校。(三)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2.社会生活间接经验的积累,需要传递给下一代。3.文字等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四)学校产生的意义1.开辟了人类教育新纪元。2.标志着教育成为一门专门化的事业,教育开展走向制度化。3.学校的产生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学校的发展(一)古代学校的发展中国古代学校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公元前770~前221)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从西周的“学术官守、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到官学式微,私学盛行。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各家各派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2.秦汉时期的学校发展秦朝:以法为师,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汉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举贤任能,设书馆经馆,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发展完善。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教育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官学时兴时废,私学艰难发展。隋唐时期:学校发展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科举制度出现。4.宋元明清时期:官学进一步发展,书院出现,重开自由讲学之风。蒙学得到发展。北宋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外国古代学校发展1.古希腊时期的学校发展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因而教育体制也彼此各异。(1)斯巴达教育:是国家控住的军事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勇的战士,教学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2)雅典教育:博雅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2.3.4.2.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大致在古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的时期。(1)教会学校(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行业学校、城市学校(3)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文科、法科、医科、神科。(二)现代社会学校的发展(P198,自学)三、现代社会学校的基本职能(P203)(一)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二)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三)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开展科学研究(五)提供社会服务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P205)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机构和组织体系,二是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二、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时间学制基本内容备注1958《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试验受“左”的影响急躁冒进、盲目发展文化大革命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改革”口号极端缩短大学和初高中学制;大加砍杀中专和技校;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取消成人教育、业余教育,阻碍终身教育的发展一种倒退行为1976重建和发展被破坏的学制系统延长中学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中专和技校,创办职业高中;恢复高等学校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扩大高等专科学校;恢复和重建很多院校、科系和专业;建立学位制度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恢复和重建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逐步完整(二)中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行学制层次划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业余大学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业余中学全日制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招收3—6、7岁幼儿三、部分国家学校制度(一)双轨制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双轨制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规定了不同的受教育权利。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制。(二)单轨制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梯的学制。美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单轨制,是在双轨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单轨制的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三)分支型学制指介于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分支型学制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在接受了共同的基础教育后再行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分支型学制的代表是前苏联、日本和中国。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2.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质量不断提高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4.高等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5.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本文标题:教育学原理-项贤明-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9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