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5-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时间发展情况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城市繁荣:集镇、夜市兴盛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呈现新特点一、商业的发展请阅读课本21页,完成下列表格:具体表现?表现:1.民族交往频繁;2.外商云集;3.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频繁原因:1.政治上的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3.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1.商业市镇的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商品化加强;4.白银广泛使用;5.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6.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了富甲天下的巨商“奇货可居”、“一字千金”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私商)电视剧《乔家大院》电视剧《大清徽商》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阅读教材并思考:从西周到唐城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二、城市的繁荣唐朝长安城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北宋汴京城周至唐朝宋朝市时间地点管理城市功能限时开闭打破限制县治设市,坊、市分开打破限制,分散城中受到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加强城镇职能秦—唐代经济功能政治、军事城镇为主明清工商业市镇港口城市唐宋规律总结经济功能增强宋?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1.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2.上农除末。——秦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汉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以上几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3、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2、思想上:法家强调抑商,和儒家的“重义轻利”观念1、根源:重农抑商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三、重农抑商政策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重视和鼓励商业重农抑商思想崛起(为什么?)战国时期:全面控制工商业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明清:重农抑商,闭关政策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历代的表现: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积极方面: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方面: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联,相辅相承;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4.货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5.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6.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二、城市的繁荣三、“重农抑商”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期:①②③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宋: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更广泛流通纸币。明清时期:新特点周秦至唐:①②③④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等明清: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产生原因:①②推行:①战国:商鞅变法。②汉初:限制商人的政策。③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松动。④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材料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现象?为何出现这种现象?现象:商业的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材料二: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材料三: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诸昆弟”。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私商的经济实力强大,成为商人的主体;商人以财富换取政治地位,与官府关系密切。
本文标题:5-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91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