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硕士论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作者:杨娉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参考文献(44条)1.黄向阳德育原理2000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20003.魏贤超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20004.刘俊英青年道德建设论20015.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20036.张天宝主体性教育20017.李伯黍.岑国桢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19998.余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20039.吴鹏现时代学校德育的有效性2001(05)10.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2002(07)11.樊浩“德”-“育”生态论[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2.高德胜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2004(07)13.彭未名德育之为德育2004(06)1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200315.王健敏道德学习论200216.杨韶刚.郭本禹道德发展的理论200317.冯益谦中西德育方法比较200418.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199419.罗国杰伦理学198920.唐凯麟.邓名瑛中国伦理学名著提要200121.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198923.魏贤超道德教育的哲学200024.杨国荣伦理与存在20022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199726.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199327.鄯爱红品德论199928.何建华道德选择论200029.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200230.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2002(06)31.戴茂堂人性的结构与伦理学的诞生[期刊论文]-哲学研究2004(3)32.钱伟量道德意识的个休发生机制2000(04)33.邹渝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期刊论文]-道德与文明2004(5)34.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35.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199536.班华现代德育论200237.王南湜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期刊论文]-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38.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期刊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39.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0040.黑格尔小逻辑198041.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884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8743.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1999(3)44.班华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期刊论文]-教育研究2001(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蔡立彬以邓小平德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实践育人的德育模式-青年探索2005,(4)本文结合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德育理论为指导,大力探索实践育人的德育模式,包括塑造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科技文化素质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德育实践形式,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学位论文黎方军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刍论——科学发展观视角2005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经历着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是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如何,必将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发展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具体要求、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目标、途径和评价设想。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科学发展观与主体性德育模式:本章首先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揭示了传统高校德育的基本缺陷:目标定位的缺陷和操作模式的缺陷;然后指出高校德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本,并对主体性德育模式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目标:本章认为德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为本,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道德人格,即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由主体性道德意识和主体性道德能力构成。第三章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途径: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途径选择主要具有主体性、渗透性、互动性、自我性的特点;课程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服务类、咨询辅导类、大众传媒类和自我修养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常用途径。第四章关于评价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本章对主体性德育模式评价的原则、方法做了一些初步设想。3.期刊论文王萍霞.WANGPing-xia主体间性的闽界融合--试论高校交往德育模式的运行原则-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在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指导下,文章将交往引入德育研究的视阈中,认为高校德育是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精神交往,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尝试提出了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并着重阐述了模式运行的四个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平等对话原则;互动交融原则.4.期刊论文赵雪浅谈高等院校德育教学目标设计-法制与社会2010,(10)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目的性.德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必定是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这个目标我们认为就是德育教学目标.目标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评价为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反馈矫正为重点,并以此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获取最佳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5.学位论文李大畏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应用研究2006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就向高校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德育工作在现实中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改变高校德育的现状适应当代社会对高校德育的要求,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首先论述时代环境与思想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建构主体性德育的时代背景即开展主体性德育外在原因及内在动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开展主体性德育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然后从确立教育过程中角色定位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辩证统一的新价值观方面;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新任务观方面;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辩证统一的新功能观四个方面谈转变德育观念问题。明确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尊重对象的主体地位;培植对象的主体精神;开发对象的主体能力;塑造对象的主体人格。根据目的重建德育方法体系,指出在德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对德育评价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德育评价中不应从德育的结果来做出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德育过程本身并给出了德育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在所有应用问题的论述中,观念的转变在整个主体性德育模式应用中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6.期刊论文蔡立彬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德育创新-青年探索2006,(2)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德育工作实践,阐述了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地从德育理念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等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7.学位论文韩新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建构初探2007本文对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建构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高校德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西方主要德育模式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三部分论述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的发展,通过对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的反思,分析了目前我国德育模式的优劣,提出了高校德育模式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明确提出建构系统工程型德育模式,通过对构建系统工程型德育模式的理性思考,把系统工程的概念引进了大学德育,并提出了系统工程型德育这一新的理念,从系统工程视野对德育教育进行了研究。8.期刊论文秦赟.QINYun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高校德育个体价值的适度回归-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26(6)通过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扬弃,从而试图实现高校德育个体价值的适度回归,即通过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性、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营造发挥大学生潜能的和谐环境以及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德育模式,以期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学位论文王延广大学生个性德育模式研究2007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人才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21世纪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更要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个性。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不仅要承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职能,还要承担德育的职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指导方向,那就是在提高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大学生优良的个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多样化人才。本文在倡导大学生个性德育模式是在做好德育的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所存在的个性差异,有侧重、有方向地培养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具有优良个性的大学生,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投身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更容易自我实现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认识到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分析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在培养大学生个性上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进一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文中首先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提出高校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大学生个性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力求抓住问题的实质所在。第四部分,从更新德育观念、转变德育方式、革新德育内容、营造德育氛围和加强教师引导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了我国大学生个性的德育模式。10.期刊论文王照华.WANGZhao-hua对网络社会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6)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模式等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高校德育要积极探索,采取必要措施应对挑战,一是占领网络阵地,二是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三是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四是加强网络的监管,从而增强网络社会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引证文献(1条)1.宁德文.潘兴军新形势下青年军人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期刊论文]-武警学院学报2008(1)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e21188c-f57c-4410-aede-9e03009c3a1a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9148 .html